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全椒中学怎么样?全椒中学简介

安徽省全椒中学坐落于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的安徽省全椒县,学校是安徽省创办最早的6所中学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和滁州市重点中学。
学校始建于1902年,其前身是始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5年)的全椒学宫和明代嘉靖年间的望阳书院。1958年定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1961年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名。1978年,学校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99年12月通过安徽省教育厅评审,被命名为首批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00人,在校生3300余人。校园占地444亩,总建筑面积132900平方米

办学规模
截至到2015年5月,学校仅设高中部,共有66个教学班,在校生3300余人。
硬件设施
老校区
全椒中学老校区四周马路环绕,田野密布。原校园内有《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少年读书登临的明代建筑“奎光楼”(现更名为国光楼,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学校仿古风格的大门楼、实验楼与之呼应,校门口就是河滨公园,风景清幽宜人;校园里花木扶疏,凉亭、假山、喷泉、雕塑错落有致,最适合读书修身。
老校区四周襄水环绕,属原古学宫旧址,东南角至今仍矗立着敬梓先生少时常登临吟酒、赋诗的明代建筑——奎光楼,
“奎光楼”始建于明朝隆庆6年(即公元1572年),距今已有四百四十年,属古学宫建筑群。取意一为“非此重镇以锁之”,留住风水,多出人才;二乃是让学宫里的诸子朝夕见阁,时时警醒自己的德性,“尊德性即所以尊经者也”。屋脊两面镌刻有《中庸》中的“五细目”——“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化达天德”和《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样。民国元年,全椒得风气之先,改“奎光楼”为“国光楼”,以应共和新生,全中首任校长邱景章先生曾撰长联一副悬于“奎光楼”内(现仍存),名震当时,传诵至今。
此楼形、楼史、楼意已浸润全中数代学子,也早已成为全中学子最为眷念的文化情结。全中因此楼而历史厚重,此楼因全中而青春长存。
在全中校园内还存有 “仙苑”(宋代理学家朱熹手书)碑刻一副,“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戒石一方,都是全中悠久历史的见证,亦是椒陵人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见证。[1]
新校区
全椒中学新校区是全椒县政府引进台湾慈济慈善基金会共同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整个项目按照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配置,由东南大学规划设计,中铁建工集团承建,总投资达6亿元人民币。学校占地444亩,总建筑面积132900平方米,一期工程约为90000平方米,包括3栋教学楼、2栋行政楼、3栋实验楼、5栋宿舍楼和1栋餐厅楼、1栋图书馆以及运动场(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的足球场,完全符合国际比赛的场地要求)、道路、围墙、大门、景观等设施建设;宽敞明亮的84个教室(每幢教学楼一楼均有一阶梯报告厅)、设施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能同时容纳300多名学生上机(6个微机教室)的现代信息中心、配置逐渐齐全的音乐美术教室、高大气派的图书楼(内有一拥有1000多座位的大演出报告厅)等现代教育教学设施都已完工或配置到位。一个现代化、人文化、精品化、生态化的新校区已展现在世人面前。全椒县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全中的发展,学校已于2012年国庆期间举办全椒中学110周年校庆庆典,在校庆筹备工作中,县委政府斥资帮助该校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教学设施。
师资力量
全椒中学有教职工257人,课任教师242人,其中本科以上230人(含拥有研究生学历25人,2009年后进入该校的新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高级教师88人,中教一级教师88人。学校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吸引新的人才,采取多元措施,搭建有效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造就一支年龄结构优、敬业精神强、教育理念新、业务素质高的优秀教师队伍。任职教师中有100多人次受到国家级、省级、市级以上表彰或荣获省、市级“教坛新星”、“滁州市学科带头人、”“滁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师自编或参编教材、教参近10本,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学校还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

2015年高考全椒中学本科达线总人数达1142人。其中,应届本科达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011人,达线率87.8%。一本达线502人,达线率45.1%。
2016年高考全椒中学本科达线总人数1148人。应届本科达线总人数934人,达线率90%。应届一本达线总人数538人,达线率52%。理科最高分677分,文科最高分613分,600分以上101人。

全椒中考 滁州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