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东港三中 东港市第三中学

东港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83年,是辽宁省示范高中,辽宁省级特色学校,东港市第三中学是一所普通高级中学。学校整体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东港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创建于1983年的普通高中,几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创造了让二、三类学苗出一流成绩的辉煌业绩。
学校目前拥有70个教学班,5300余名学生。占地61000平方米,拥有省级一流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电教图书楼、高标准体育馆和科技楼,是一所环境优雅、设施完备、管理严格、师资精良在丹东地区颇有影响的高级中学。 东港市第三中学作为一所建校27年的普通高中。自建校以来三中一直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创造了让二、三类学苗出一流成绩的辉煌业绩。连续20年,高考成绩稳居丹东地区前5名,高考升学率从2001年的76.4%增至2009年98%,2002年王涛同学被复旦大学录取,2005年于凤麟同学以619分名列东港市第15名。2009年600分以上人数达三人----王萌和于振洋、杨雨。 学校目前拥有76个教学班,480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292人,本科学历占93%,省级骨干1人,丹东市级骨干24人,研究生学历达70人。学校占地61000平方米,拥有省级一流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电教图书楼、高标准体育馆和科技楼,是一所环境优雅、设施完备、管理严格、师资精良在丹东地区颇有影响的高级中学。

办学理念
德育为首位,校风为灵魂,质量为生命,教学为中心,办学行为为重心,教育科研为先导,队伍建设为关键的教育理念。力争创办规范化、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高中。培养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高中生。坚持创建两个工程——信心工程:建立打掉自卑、不甘人后、以弱胜强的信心工程;形象工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语言行为美,仪表心灵美,物质环境美,人际关系美的行象工程。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依法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把三中建成书声朗朗的校园、团结和睦的家园、清新优美的花园、丰富多彩的乐园。以一流的教育思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感恩。领导率先垂范,提出“教师向班子看齐,班子向校长看齐”,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秉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健全的人格”的宗旨。提出“学校无小事使事都育人”的工作思路。坚持德育从“心”开始,注重以情感投入为前提,以机制激励为牵动,以制度制约为保障,以体验教育为载体,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入手,以学生需要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德育的时效性,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充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三中有一支思想正、业务精、素质高、作风硬的德育队伍。学校领导率先垂范,提出“一名领导就是一个典范;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首先做到,针对学苗差的现状,上至领导下至群众坚持“走近学生,无私奉献”。每天学校都有三名领导全天在校值班,全面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管理。只要有学生在,就有他们的身影,每天学生是踏着老师的脚印上学,老师是踏着学生的脚印回家……在三中老师的心中:学校工作重于一切,学生利益高于一切。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能让家长失望,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人。正是三中人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一批批学生在这里健康成长,走向成功。
德育工作

了使每一位教师不仅胜任德育工作,而且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定期对班主任、年轻教师及其他教师进行礼仪与礼貌、爱心与孝心、集体与个人、平等与公平、尊重与付出、换位思考与身体力行、求同存异与相互支持、严而有度与身心和谐等专题培训,丰富了教师们的德育方法,夯实了他们中知识基础,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为使德育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东港三中结合该校实际与学生特点,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学生奖惩规定》、《创建“十无”校园标准》、《塑造健全人格六条要求》、《学生行为规则与奖惩规定》等规章,从日常生活到学习规范学生。改变以往德育工作单纯说教而代之以“入情入理、循循善诱、由表及里、主动接受”的唤醒唤起式教育,营造“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教育氛围,老师从细微入手,使德育工作具体化、生活化。从“送给他人一个微笑,拾起地上一张纸,帮他人做一件事,参加好每一个活动到珍惜每一分钟,做好每一道题,上好每一节课,把握好每一次考试,” 结合每天自问的十个问题,从而使德育由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成为一种需要。

学校一方面通过《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十几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同时配以深入细致的教育及全方位的督促监督,使德育工作入情、入理、到位。高一新生两个月后,基本上保证其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纠正,步入正轨,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高一上学期主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高一下学期和高二年级则侧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巩固与智能的培养。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实际全面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领导分年级管理,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教学工作按既定方针高效运行。
从去年开始,学校开设了别具一格的“德育第二课堂”,由学校主管德育的领导每周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以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阐明深刻道理,达到“让故事说话”的教育目的。东港三中始终坚持以先进典型带动人,用优秀舆论引导人,在三中随处可见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条幅,橱窗里张贴着光荣榜,学校每年都表奖高考突出的学生、品学兼优的学生,进步幅度大的学生,优秀自费生……从而每个学生在这里找回了自信,打准了立足点,收获不同的成功。学校还坚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身心。每逢重大节日,学校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展示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关注特困生
特困生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九四年开始,学校成立特困生基金,保证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每月由团员青年捐款解决特困生伙食费,学校适当减免特困生学杂费,发动社会在爱心团体给部分特困生资助,至今共资助特困生一千余名,捐款20余万元,减免学杂费40余万元。三中非常关注特困生,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在精神上给予激励和安慰,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以爱心教育为牵动,让全校学生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社会,使爱心传递下去。
教育战略

东港三中在教学上勇于创新,立足实际,制定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教育战略。即“知识传授上放慢进度,知识结构上放缓坡度,知识层次上降低难度,知识掌握上讲究精度,知识积累上强调厚度”。在教学中注重两个层面:一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二是分类推进,保证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每次考试后,学校都要开展学法交流与指导活动。身教重于言教,基于这种认识,三中领导率先垂范,每天都能深入到学生和老师中间教研、听课,掌握第一手资料。校领导深入每个教研组,参与全校教研,每位领导一学期听课不得少于80节。各教研组每学期都要推荐一节公开课、一节示范课、年青教师每学期都要准备一节汇报课,充分保证教师师资水平的提高,由于三中每年的学苗都是东港地区350名以外的考生,加之几年扩招,学生不平参差不齐,因而抓优等生冒尖,保中等生的大幅度提高,促学困生的转化成为学校教学的重头戏。对高三学生,突出抓好首轮复习的质量,坚持“精选、精讲、精炼、精学、精考,保证”不浪费学生精力,不浪费学生时间,不浪费教学课时,使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为了使年轻教师尽快成熟,三中相继出台了《东港三中业务培训办法》和《年轻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具体意见》,保证对年轻教师传、帮、带的措施的具体落实,要求年轻教师要拜师,每人有一本习题集,每次听课要有心得和反思。三中特别注重集体备课,主张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如正在进行的三教一课活动即(三教:教学设计、教学故事、教学反思;一课:创新课)将各备课组的集体研究成果和教师的业务素质充分显示出来,从而形成一套完全符合三中实际的教学体系。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下,三中还结合学苗实际,实行弹性标准,对不同层次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

东港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