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桦甸四中

桦甸四中坐落在北国金城——桦甸市,1960年创建时为初级中学,1972年过渡为完全中学,1978年经省政府批准,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80年撤消初中部,成为高级中学,改名为桦甸县高级中学。1987年桦甸县撤县设市,恢复名称为桦甸市第四中学,2004年跻身于39所省级示范校行列。

简介

几代人的共同奋斗,近半个世纪的深厚积淀,使桦甸四中形成了“团结、进取、拼搏、向上”的校风、“为人生的成功做准备”的校训和“乐学、善学、勤学、博学”的学风,凝聚了以“奉献、钻研、创新、团队”为核心的四中精神,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桦甸四中
桦甸四中(10张)
教学质量

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位居地区前列,高考升学率、重点高校录取率一直位居外五县同类校榜首。
春风沐浴,桃李芬芳。成为重点高中以来,学校有2000余名毕业生考入复旦、同济等全国重点大学。其中考入清华大学8人,北京大学17人,中国人民大学14人,中国科技大学17人。大批优秀人才成为社会各界的栋梁。
学校规模

建校之初只有8个教学班,学生400人,25名教工。占地22116平方米,校舍面积4780平方米。经过45年的发展,已有67个教学班, 3370名在校生,211名教职员工。校园面积63100平方米,校舍面积29925平方米。

办学条件

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的物质基础。2001年以来,先后实现了计算机教学和理化生教学实验设施的高标准配置,装备了先进的多功能专用教室和多媒体电教室,校园网络完善。电化教学手段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002年晋升为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2003年9月,学校和吉林市教育学院中学部联合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全市300名教师和教研员参加,充分展示了该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收到良好效果。
发展

2004年,为了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创办省示范性高中,市委、市政府决定为该校移地建设新校区。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奋斗,使新校区如期交付使用,学校实现整体迁移。新校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动场能够容纳400米环形跑道,建有标准的宿舍楼和学生食堂。“新三室”实验仪器、体育器材等能满足教学需要。新建图书馆总面积2300多平方米,含藏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12万3千余册图书和丰富的电教软件及音像资料,能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建筑规模、藏书数量、管理机制方面,图书馆走在了吉林地区同类学校的前列。
近些年来,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秀,高考、会考成绩显著,在教师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开办学生业余党校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20多项省市级荣誉,先后被评为“吉林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吉林省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吉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桦甸市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
教学成果

2003年高考,10人突破600分大关,4人进入吉林省前15名,地区前10名,8人进入地区前20名。徐祯元、绳皓文、吴桐考入清华大学,李加生、孙伟考入北京大学。在省内和地区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年11月21日,吉林市教育局在该校召开地区高三教学工作会议,该校在会上介绍了经验,与会人员阅读了该校的教学管理业务档案,并观摩了10节教学公开课。2005年高考,有138人突破600分,张俏、蒋庆喜成为地区外五县文理高考状元。2004年,省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组对该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学校2005年顺利跻身于39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2012年高考,文理全面开花。共有五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本校学生刘玄松,刘玄育哥俩考入清华大学。

桦甸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