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中山市华侨中学

    中山市华侨中学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华文教育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1954年,归侨陈茂垣先生首倡建校;1979年,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先生牵头鼎力复校;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华集团总裁蔡冠深先生接任校董会董事长。学校占地310余亩,八千多名师生员工,是中山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学校坚持“名校+侨校”发展战略,打侨牌,铸品牌,用先进华侨文化引领,办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华侨中学,培养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国际视野、世界胸怀的世界侨中人。

 

中文名:中山市华侨中学

外文名:Zhongshan Overseas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

简称:中山侨中

校训:自强不息,敢争第一

创办时间: 1954年

类别:公立完全中学

现任校长:高毅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中山市

主要院系:初中部、高中部

主要奖项:广东省一级学校

              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华文教育基地

              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教育部现代技术实验学校

              联合国EPD教育实验学校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发展历程

1954年9月,檀香山归侨陈茂垣牵头发动华侨捐资创办,校址位于石岐元兴街1号,时称“石岐市华侨中学”。1959年1月,创办于沙涌上塘村的中山县华侨中学并入该校,统称“中山县华侨中学”。“文革”期间,学校一度停办,校名曾先后改名为“中山县红旗中学”、“中山县红卫中学”、“中山县第三中学”。 1979年12月,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带头捐出巨款,奔走海内外,发起复校运动。新校舍于1982年3月建成开幕,复名为“中山县华侨中学”,后更名为中山市华侨中学。2000年9月,高中部新校区建成开学。2006年8月,中山侨中英才学校落成典礼。2007年12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继任校董会董事长。2008年3月,蔡冠深对外交流基金会成立,学校发展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11月,学校被确定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2013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2014年12月,建校六十周年,著名科学家、华人获诺贝尔奖第一人杨振宁教授继2009年后第二次莅校演讲。

 

学校文化

办学理念

一切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办学目标

办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华侨中学

育人目标

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和谐创新、国际视野、世界胸怀

校徽

校徽设计由海洋、海鸥及太阳组成,形似海上日出、海鸥飞翔,寓示华侨中学扬帆济海、行健不息、传播中华文化的意念。校徽呈现蓝、黄、红三种颜色,构成华侨文化三原色。蓝色代表蔚蓝的大海,象征华侨的进取精神;黄色代表黄土地,“继承炎黄脉,不改中国心”是华人华侨共同的心声;红色代表中国红,华侨滚烫的血液里澎湃的依然是中华的声音。

校训

自强不息,敢争第一

校风

勤奋、守纪、合作、创新

教风

严谨、求实、团结、进取

学风

乐学、善思、明辩、笃行

校歌

《让世界走进侨中》(2012版新校歌)

60周年校庆宣传片

《甲子风华侨通天下》

校庆日

每年12月第一个星期日

 

一、侨校特色  文化引领

1954年,归侨陈茂垣先生首倡建校;1979年,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先生牵头鼎力复校;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华集团总裁蔡冠深博士接任校董会董事长。学校占地310余亩,八千多名师生员工,拥有高中部和初中部两个校区,是中山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学校坚持“侨校+名校”发展战略,打侨牌,铸品牌,用先进的华侨文化引领,办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华侨中学。广大校董、校友出钱、出心、出力、出时间,把办好侨中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设立了蔡继有高考中考奖、蔡冠深对外交流基金、校董教育基金、艺术教育基金、钟明昆维修绿化基金、林树棠助学基金、校友奖教奖学助学基金、曾玉桥奖教奖学助学基金、刘锐谦教师专业发展基金和朱锡源班主任专业发展基金、廖皓炜教师健康基金、焦嫣珊奖教助学基金等十七项基金,为侨中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华侨文化是我校与生俱来的、天然而成的最核心的学校文化。基于此,我校全方位构建“侨资•侨色•侨味”这一华侨文化体系,彰显侨校特色。《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广东教育》、《学校品牌》等报刊杂志多次刊文推广我校办学经验。

 

二、诸多荣誉  彰显实力

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华文教育基地;省绿色学校、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省校园安全文明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省红十字模范校、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健康促进示范学校;教育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教育实验学校;学校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状,被确立为省教育系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示范联系点;校党委获评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先进党委;校团委获评省五四红旗团委。

三、名师辈出  实力雄厚

成立名师和名班主任工作室,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设立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发展三大基金,助推教师成名成家。现有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省骨干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名教师1人,省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特级教师4人;省师德标兵1人,南粤优秀教师9人,省名师培养对象1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人,市教育名师6人,高级教师206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185人。2016年,有61位教师获评中山市优秀教师,全市最多。科研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两次荣获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两次荣获省侨资办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和谐发展教育模式下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荣获教育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四、环境优美  设备一流

学校拥有初高中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齐全,图书资料丰富。有全国一流的中学图书馆,教室与功能室全部使用现代化教学平台,教室和宿舍全部安装空调,有400米塑胶跑道标准运动场。高中部状元林、桂园等多个园林名树林立,清幽怡人;现有教学楼4座,宿舍楼3座,饭堂2座,综合楼一座。教学、生活设施均按高规格设置;饭堂是中山市第一批达标的省A级食堂,被评为市中小学规范化食堂,学校获评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初中部原址重建,校园建筑具有“穿西装,戴斗笠”的陈嘉庚式建筑特色,极具华侨风情。

五、创新德育 打造品牌

学校制定了“一高”(理想前途教育,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一实”(习惯养成教育,着眼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一特”(华侨文化教育,着眼学生华侨精神特质的培养)的德育新思路。开展“四讲一课”(华侨文化大讲堂、名师讲堂、校友讲堂、学生讲堂和主题班会课)。举办国际文化节、女生节、创客节、体艺节“四大节日”。打造了“世界公民教育”和“女生教育优先”两大德育特色品牌。培养了大批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和谐创新、国际视野、世界胸怀的世界侨中人。国务院妇儿工委、省妇联、省妇儿工委等部门领导、专家莅校调研女生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赞扬我校培养“ECE”(刚健、关爱、进取)女生的经验和做法是全省乃至全国女性教育工作的成功典范。

六、特色课程 提升素养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文化,立足校本,建立以“侨”文化为主题、以“桥”型结构为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教育”、“本土情怀教育”和“国际视野教育”三大模块),将课程基础与课程特色融合一起,因需组合,因势调整,充分发挥课程统领作用,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中山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