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阳中学 阳江市两阳中学
办学以来,上级领导对我校的发展给予了殷切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期间,原副省长卢钟鹤、原教育厅厅长许任之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省委书记李长春曾先后视察学校,勉励学校师生要以振兴历史名校为已任,加快两中的发展。同时,阳江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教育局领导经常到校视察指导工作,给予了学校发展以极大的鼓舞和悉心的指导。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学校确立了“德为先,生为本,师为重”的办学理念,遵循“规范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弘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教师成功,学生成才”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和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培养目标。全校师生群策群力,锐意改革,发扬“爱国荣校、自强不息”的两中人精神,秉承“爱国,好学,律己,为善”的校训,努力形成“文明有礼,教学相长”的校风、“爱生勤教,严谨创新”的教风和“尊师力学,求真奋进”的学风,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走特色办学和科研兴校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学校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认可,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市委市政府对两中的发展高度重视,并根据全市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和两中壮大发展的迫切需要,于2010年启动了迁扩建两中的计划。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南一北,把两中打造成市一中的竞争对手”的战略构思,经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商议,深入研究,最后确定共青湖畔作为两中新校校址。新两中占地约300亩,总投资约2.99亿元,并按75个教学班、在校生4200人、全员寄宿的规模进行规划。迁建工程于2011年12月顺利奠基兴建。在新两中的建设过程中,魏宏广、邱志勇等市领导经常莅临建筑现场进行调研协调和督促指导,并多次召开工程建设协调工作会议和现场办公会议,保证了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并圆满竣工。2013年12月,新广东两阳中学落成,学校实现整体搬迁。
新校园建筑面积约71600平方米,由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等16幢主体建筑组成,实验室、探究室等现代化教学专用场室齐全,室内设施设备先进;学校建有功能强大的千兆校园网,有高标准的计算机室3间,计算机和数字语音双功能室3间,电脑440多台;建有三层图书馆大楼,藏书10万多册;艺术楼功能室齐备,建有14个画室、2个展厅,40多个琴房,20多台钢琴;建有全市高中唯一一间视频课堂录播室。现在,新校园依山就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势,校园古朴雅致,书香浓郁,既有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积蕴,又不失现代气息。
学校现共有65个教学班,学生37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07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98人,中级职称教师125人,其中研究生17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省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教师、名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的教师60多人。教师师德高尚,教研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每年均有一大批优秀课例和优秀教研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校办学质量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办学业绩不断攀升,2013至2016年高考,我校总上线人数分别是1176人、1138人、1131人、1165人。近几年,我校为各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其中黄齐成、杨子奇两位同学考上清华大学,徐文固同学考上中国人民大学,黄晓光、蓝博仁等21名同学考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杨述悦等近100名同学被中山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江南大学等著名学府录取。
在未来几年,学校发展的总的奋斗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规范化、有特色的品牌学校,跻身市内一流、省内有影响的名校行列。学校将坚持“德为先、生为本、师为重”的教育理念,坚持“规范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弘校”的办学定位,开拓创新,谋求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百年名校的复兴之梦,为阳江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现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标兵单位、广东省贯彻和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阳江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