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资讯

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

 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坐落在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是全旗惟一的一所蒙古族完全中学,创办于1981年9月,前身是鄂托克旗第三中学。1999年调整学校布局,撤消原玛拉迪中学和敖勒召其镇中学,并入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 。受条件限制,校址几度变迁,建校初期先后在鄂托克旗吉拉工作委员会旧址和当时鄂前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借用校舍。1985年迁至现址。

  现有教学班18个,其中高中班6个,初中班12个,学生总数569名,教职工134名。其中专任教师89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名,本科学历的61名,有专科学历的23名。高中教师合格率达79.3%,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具有高级教师资格的有27名,中级教师资格的有38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30名。学校占地面积68074平米,建筑面积13000平米,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学校布局合理,建筑富有民族特色,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硬化、绿化、美化面积达25860平米,藏书32000册,每年订阅近100种报刊。

  建校以来,在“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以民族情感教育促进德育教育,以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学习兴趣;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让学校成为教师快乐创业的舞台;”为办学理念,以“传授科学知识,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任务,以“打造内蒙古西部精品学校”为目标 ,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如今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走在全市第一方阵。2013年高考,有69名学生参加高考,上本科一线3名,本科二线18名,6名学生考入艺术、体育类本科,本科升学率达到39.1%。2013年中考,有3名学生考入内师大附中,其中查娜同学总分成绩获全市中考第二名,数学平均成绩列全市第一名。,在2008——2012五年中三次获全市中考状元。2009年,从我校初中毕业的哈斯乌云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内师大附中民族班文科考入北大的第一人。

  学校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设校本课程。现有马文化、博克、蒙古象棋、博格西特日、羊拐文化、书法、手工、民乐和舞蹈等30多个拓展性课程。组织编写了24.6万字的《鄂尔多斯蒙古族风俗》,并开设了课程。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残疾人体育训练、女子排球训练是我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特色。2002——2008年,残疾学生莫日格吉乐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多次获金、银牌。2011年5月,在全区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校运动员获得6枚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2005年,学校女子排球队获全区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第四名,2010年,全市初中生排球赛第二名,2011年,全市初中学生排球比赛中男、女排球队均获第一名,2012年,男队获第三名,女队获第二名。2013年,在全市蒙古族中学第十届“腾格尔-蒙古人”杯中学生技能比赛中,高中组、初中组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2009年,在内蒙古电视台主办的“阿尔寨”杯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大赛中获总分第一名。建校以来,为国家和各省市队输送了数十名运动健将,并培养多名艺术人才。

  学校2007—2010四年里,三次获得“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后还被评为市级“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先进集体”、 “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绿色学校”、“普通高中教学先进学校”、“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学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二等奖”、“群体工作先进集体”和区级“十五期间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贯彻体育卫生条例先进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等荣誉。

  随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延续30年的不平凡发展历程,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突出办学特色,依靠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教学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学校办成全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精品学校,培养更多的民族人才,为鄂托克前旗的文化、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鄂尔多斯中考

2017年中考信息不断变化,www.yuwen360.com 语文360网提供的中考成绩查询查分、录取分数线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招生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