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家长助考

关心孩子虽好,但有五大禁忌

关于家长必读:中考网整理:虽然关心孩子很好,但有五大禁忌,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著中考的临近,家长们比考生更关心中考,有人说中考外的“第二考场”。这场考试已经不仅仅是考生自己的事了,很大程度上还是家长的事。

切记不要期待太多。

许多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喜欢把“至少考550分”、“一定要去某某学校”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但却不知道这样做不但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孩子越来越悲观、焦虑,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特别是在高考临近时,比如中考前,还有家长会过多的期待,其实到了中考之前,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都已经是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所以,对于父母来说,首先要正确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接受孩子的现状,不要不切实际的要求,你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力而为!”

忌制造紧张的气氛。

为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一些父母故意创造出“第一级战备”的考前状态,如请假在家做“全职后勤”,规定晚上在家不开电视,规定孩子不能用手机玩电脑等等。事实上,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压抑,烦躁,「透不过气」。此外,学校的老师或者家长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墙上挂个倒计时表,每天让孩子看“离中考还有30天”,其实家长不妨想想,这样的行为类似于自己要去看牙医,居然在家里贴了个牌子,“离高考还有30天”“离高考有29天”“离牙医有28天”…为了减少损失,这是多么痛苦啊!

因此,明智之举是,父母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播。与此同时,尽量避免发生夫妻争吵、邻里矛盾等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忌打击儿童的自信心。

自信可以让考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在考试前,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鼓励、肯定,不要轻易的批评、指责。在孩子某个考试失利的时候,一味的责骂只会让孩子更没有自信,甚至自暴自弃,此时,家长最多与老师、孩子沟通,共同寻找失利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失利的阴影。

四是忌唠叨。

当孩子复习迎考的时候,有些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反复念叨“你要努力啊”、“你一定要考好啊!”等,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反反心理,加重思想负担。

五,忌攀爬。

有一些父母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孩子在做好事时会说:“你看,隔壁邻居二姨的三个舅舅的姑姑的孩子,多多好,成绩多高多高”。这句话最伤孩子的心,一旦孩子反驳了,父母就不会回答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