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家长助考

家长必读:青春期少年六大心理矛盾

中考网上整理了家长必读:家长必读:青少年时期的六大心理矛盾,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是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差不多每一个中学生都有着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她们幻想成为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其实她们中有些人并不努力学习,只想活出自己的样子,虽然她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她们追求的却是实现理想之后的各种荣誉和享受,而对于实现理想从现在开始,就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她们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之间的矛盾已经形成。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实现美好理想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强烈的享乐意识与缺乏劳动观念的矛盾;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注重“实用主义”,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大肆花钱,使中学生的消费欲望日益增强。根据抽样调查,绝大多数学生每天都要买零食吃,过生日的同学除了礼尚往来,还会摆酒席。男士当中有“烟君子”,也有“小酒鬼”:女士当中有不少讲究穿着打扮的人,有的还随身携带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尚服饰。但是,不少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还比较淡薄,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甚至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都不喜欢,可以说,对劳动持否定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很常见的。所以,老师应该教导学生,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用劳动获得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心理锁定与渴望理解的矛盾性。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许多与别人不同的其他心理特征。与此同时,由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逐渐丰富的经历,他们也开始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差异和心理上的不协调。她们愿意向“知己”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鄙视那些以导师式的口吻与她们交谈的人,不愿与这样的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她们也不愿意向长辈透露内心深处,封闭自己。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或者日记当作隐藏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的秘密。因为它们把内心的感觉隐藏起来,所以常常会产生孤独感。这种学生经常通过写日记,绘画,写作等等来表达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调查发现,中学生普遍认为教师“不了解自己”,“不太了解自己”,这是他们最需要得到他人理解的。要化解这种矛盾,就需要师生们要交朋友,要表达理解,要排忧解难,要让自己摆脱痛苦与孤独。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