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家长心理调适
在学习方面。
平时适度“压”考前适度“冷”考前孩子的学习。
儿童在最后几十天内取得巨大成绩突破的可能性较小,在最后应考期间,父母从言语上适度“冷淡”儿童的学习,避免过度关注,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状态。如儿童学习晚,应及时提醒,避免儿童出现疲劳学习状态。儿童复习功课时,不建议父母陪读,尽量避免多次出入儿童室,一次送奶,一次送水果,极易打乱儿童复习思绪。
二、家庭环境不要过于紧张。
有的父母临中考时,家里电视也关掉了,走路也要踮起脚尖…这样的小心让孩子们都很紧张。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然,快乐的家庭气氛。过分关注往往会事与愿违。
不要搞特例。曾经家里有一位考生,整个家庭的气氛都不同了,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专心复习,别的我来。”过度谨慎,与往日生活形成很大反差,会加重儿童的心理压力。
别鼓励孩子早起。有些小孩习惯晚上11点睡觉,不想让他睡到9点,破坏了生物钟,反而导致小孩失眠。
三、营造中考环境,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硬环境:模拟考场。
软环境:态度,习惯,时间控制等等。
高考考的不只是学习成绩,更是考察孩子的心理、身体素质等,家长在孩子复习时应起到督促的作用,由于学习压力大,加上课桌久坐,视野空间活动空间狭窄,孩子容易烦躁发脾气,此时家长应提醒孩子外出适当娱乐,多做些运动,以户外简单的运动为主,半小时为宜。
第二,心理因素。
一、保持情绪稳定。
高考即将来临,家长们开始收集和整理各种中考信息,并对中考的各种动态做出反应,但是一定要冷静,不要听到一些不确定的信息就匆匆忙忙地告诉孩子,更不要把一些小道消息、口头议论传给孩子,以免造成孩子不必要的心理恐惧和紧张。
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
在平时的学习中,孩子的成绩已经显示出来,备考阶段父母不宜给孩子硬设定过高的分数目标,应多给孩子鼓励和安慰,言简意赅,语调平和,把信心传递给孩子,反复叮嘱只能增加父母和孩子双方的焦虑。
三、陪伴儿童减压。
带着孩子学习,陪着孩子去公园、广场、郊外散散步,安静的环境和开阔的视野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心灵,舒缓压力,让孩子意识到,中考其实只是人生的一个短暂过程,并非人生的终点。正确对待中考,理性地看待中考,能防止孩子因压力过大而产生考试焦虑。
四、父母要有积极的心态。
为了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支持他的,不能急于求成和他“谈心”,不必强迫孩子说话,只需默默地陪伴他,同时,多给孩子信任和自由的空间,要孩子有积极的心态,父母要以身作则,才能感染孩子。对于情绪良好、性格开朗、乐观的父母,对孩子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这也说明了乐观积极心态的作用。
第三,饮食方面。
一、营养辅助性药物不能乱用。
营养成分摄入过多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影响儿童正常的生理代谢,辅助性药物服用更需谨慎,其副作用比较明显,极易造成儿童身体不适,因此中考“营养恶补”要适度,建议平时多与新鲜水果和蔬菜搭配,有助于考生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也有助于消化,药补不如食补,食物中营养摄取相对安全可靠。
二、逐步调整饮食。
饮食不能突如其来的改变,有些父母知道营养很重要,复习考试时做很多好吃的给孩子吃,这很可能会得不偿失,因为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是长期形成的,代谢特点与之相适应,突然的进食或进食减量,都可能导致机体代谢暂时的不适应。
要注意科学营养,多吃素食搭配。
多做些清淡而有营养的食物,少吃油腻而生冷的食物,少喝生水和散装冷饮,少吃雪糕、冰淇淋等易引起肠胃不适的食物。
四、尽量不带考生外出用餐。
确需外出就餐的,应选择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量化等级高、干净卫生的餐饮服务单位。请勿在街头小卖部购买食品,在流动小卖部用餐。
5.在家用餐时,要注意食品的新鲜、干净,避免食用腐烂食品。烹调切配时应注意生、熟分开,避免生食与熟食交叉污染;不要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的可疑食品;不要食用高风险食品,如生食和熟食。
请关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天推出中考知识点、考试技巧。
协助您迎接2020年的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