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家长助考

对复习缺乏科学的统筹,从而导致学科的不均衡

对复习缺乏科学的统筹,从而导致学科的不均衡

初三学生面临能否考上理想中学的挑战。由于担心目标不能实现,加之父母、老师等多方面的外在压力,一些同学不能以正常的心态迎接考试,患上“中考病”,影响各阶段的冲刺复习和中考的发挥。

压迫症:考前成绩不理想,时间越来越紧,总觉得好多知识点未掌握,怎么能应对中考呢?越想越急,背上沉重的包袱,压抑、烦躁,吃不好、休息不好。

愧疚症:对一些同学来说,中考是回报亲人、老师多年来关爱的好机会,于是担心考不出好成绩,对不起亲人、老师。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旦学习上遇到困难挫折,就可能导致学生内心的愧疚感,影响中考备考。

畏言症:即害怕考不出好成绩让别人笑话。比如,“我要是考不上重点高中而某某考上了,大家都会嘲笑我。”这种心理上的失衡,使得学生异常郁闷焦躁,甚至产生逃避的念头。

失调症:对复习缺乏科学的统筹,从而导致学科的不均衡;缺乏合理的学习、休息安排,从而导致精力上的失衡。以牺牲吃饭、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学习,只会大大影响复习效率。

对患上“中考病”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地看待和面对中考。

鼓足信心,放下包袱:考前有紧迫感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被它压得茫然不知所措,失去科学的复习策略。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没事的,我能行!不就是中考么,怕什么!

沟通交流,加强理解:与家长(微博)、老师交流,他们会理解你,会给你更多的安慰,会让你知道:你努力了,他们很满意!尽力是不会落下遗憾和愧疚的。

豁达乐观,接受失败:只有拥有包容失败的心态,才更易于成功。你应该这样想,我走的是自己的路,这跟别人有什么相干呢?况且成功之路千万条,我还有好多方面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呢!

科学统筹,调节状态:可以制定中短期计划,科学地安排好学习、休息,以充沛的精力,提高复习效率,应对中考。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介: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高中、中专、技校等。其中以报考高中为主。中考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2018年4月3日,江西从2018年初一新生起,将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学科成绩来源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