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好孩子是培养出来的
习惯的养成往往从第一次开始,第一次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教育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重视并抓住每一个第一次的教育时期,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丁赛从小到大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自从她会爬开始,我每次都不会主动抱她起来,而是鼓励她大赛赛不怕!快爬起来!真棒!有了第一次的标准,以后不管摔得多么厉害,女儿都能很快爬起来,还会拍拍小手和衣服上的灰尘,然后追上我接着走。
女儿一天天长大,自己抢着上手干事情的意识日益强烈,尽管看似在添乱,但作为母亲必须珍惜她对第一次的主动。后来的吃饭、穿袜子、戴帽子,甚至擦皮鞋什么事情她都抢过来要求自己做。她第一次的结果几乎都需要我们返工或清扫战场,花的时间会多于直接代办。可是假如不给她这个第一次的机会,无异于剥夺了女儿学习、实践的权利从而压制了她的进取意识。
一次,带她去修皮鞋。我让她坐在鞋匠给顾客准备的凳子上。不料,女儿只是歪坐着凳子的一小边儿,拍着空出的一大块,妈妈坐这!看着我满意的神态,修鞋师傅也夸赞这样小就心疼人,真是好孩子!女儿听到夸奖干脆站起来踮着一只脚拼命推着我坐下这是孩子第一次表现出的心疼人意识,也是第一次听到心疼人,真是好孩子!的评价。以后,再让她为别人做什么事,一提心疼人,她就很开心地去做。长大后,她的内心深处不时涌出的心疼姥姥,心疼爸爸妈妈,心疼她认为值得关心的人。
丁赛的个子比较高,每次出去玩,我都鼓励她自己走,别让大人抱。她跟着我的时候特别顺溜,但若只跟老丁在一起就会耍赖,双脚不肯着地。一次,我们三人一起下了公共汽车,她习惯性地拉住爸爸的手摇晃着爸爸我故意蹲下问:大赛赛是想让爸爸抱吗?涨红了脸的女儿,仿佛思忖片刻,不太情愿地说:爸爸领着我。看着女儿的童稚,老丁立刻意识到孩子第一次表现出来的意志力弥足珍贵,不失时机地加油:大赛赛走路特别快,既不让妈妈抱,也不让爸爸抱,真棒!得到赞赏,女儿的小脚迈得更快了。
记得美国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绳索,要每天给它缠上新的一圈。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只有绳索的第一次捆绑严格到位,以后每天缠上的新绳索才不会偏离脱散。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道理不讲不明,但不能随随便便讲,不能生硬地灌,不能居高临下地训,只有正式地、润物细无声地滋润,才能丝丝入心田,扣扣紧相连,让孩子从心底里认头:学生当然可以玩,但必须以学为主;人生当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学习永远是生命中最大的事情等道理。这个孩子遂养成了寒暑假读书学习,大年三十读书学习,旅游探亲活动的间隙读书学习,赴世界各地参加国际经济研讨会议的飞行途中也读书学习的好习惯。
30年和女儿的相伴生活历程,我与老丁都格外留意对孩子第一次的正面指导,用道理、用要求、用鼓励,也用智慧。把握住女儿的第一次,为的是不给她留下走向岔道的缝隙。因为人生实在短暂,面临的关隘狭口数都数不清,哪里有时间允许女儿再重头来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