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家长助考

【家长课堂】家长对孩子如何巧说“不”

  孩子哭着闹着要东西时,是给还是不给?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依旧困扰着很多家长。孩子虽小脾气却很大,稍不如意就乱发一通,怎养才能改掉这些坏毛病呢?很多父母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孩子霸道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们想想,你有没有经常和你的孩子说不?不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如何巧妙地表达呢?不妨试试下面这几位家长的方法。

  改说Yes

  上小学一年级的琪琪平时就喜欢吃糖,每次跟着爸爸去商场时都会闹着买糖吃。为此,爸爸干脆一次买上十多包放在家里,省得每次去商场都买糖。这下可好,琪琪只要一放学回家就吵着要吃糖。久而久之,琪琪再要糖吃时,爸爸便没好气地说:你就知道吃糖,吃饭之前不要吃。可孩子并不罢休,仍然在吵闹。

  比起爸爸的做法,妈妈则高明得多。她跟琪琪的爸爸说;孩子再吵着要糖吃时,你可以改说好,等吃完饭后再吃糖,现在我们先吃饭吧。这样你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也会不吵了。于是,爸爸按照妈妈的办法去做,琪琪还真的不再吵了。

  表达你的感受

  陆女士在教育孩子时很注意表达否定意愿的方法。一次,孩子因为等吃饭等得不耐烦了,便不停地敲打桌子。一边敲打一边大嚷:快拿饭来!快拿饭来!这时,陆女士感到很烦,但她并没有训斥孩子,更没有打孩子,而是用一种平和的口吻告诉孩子:你这样敲打会损坏桌子,这让我很伤心,能停止吗?

  当时孩子虽不一定会马上懂这个道理,但他会慢慢学会在意身边人的感受。慢慢他就会改掉这个毛病的。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范先生的儿子很喜欢体育运动,无论是在客厅里还是在卧室里,总是拿着篮球拍来拍去,咚、咚的声音搞得家里人很烦。于是,范先生就对儿子说:你不要在屋里玩球行不行?可是,儿子对他的话并没有听进去,依旧是拿着球在屋里拍着玩。盛怒之下,范先生上去就给孩子一记耳光。这次算是起到终止孩子行为的目的,但孩子毕竟天性就好玩,下次仍然拿着球在屋里拍。

  对此,范先生曾一度陷入了苦恼之中。但静下心来思考之后,他换了一种教育孩子方法,不是再说:你不要在屋里玩球行不行?了,而是改说为什么不到室外玩球呢?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使孩子感觉到自己有选择权利。孩子很聪明,他很快领悟了爸爸的言外之意,于是拿着球出去玩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