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同一件事,我说了十遍,孩子就是听不进,但换了同学说,孩子就接受了。昨日,一位署名醋妈妈的家长通过电子邮件,向记者道出苦恼,她醋意十足地感叹:孩子究竟怎么了?
醋妈妈的女儿在汉口一所中学读初二。孩子长大了,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女儿和自己越来越疏远,同女儿说话时,孩子也越来越不耐烦。但一旦接到同学的电话,女儿的口气立马变得温和起来,有说有笑。不知何时起,我同学说的成了女儿的口头禅。
一次,醋妈妈打听到一本教辅对初二学生很实用,她给女儿买了一本,却被女儿束之高阁。几天后,女儿欢喜地从学校拿回了同样一本教辅,我们班说这本书蛮好。
上个月月考时,女儿英语考砸了,醋妈妈安慰了一下午也不管用,无奈之下,她拨通了孩子同学的电话。一刻钟的通话后,女儿雨过天晴。同样的话,家长说和同学讲,分量轻重不一样。
孩子上小学时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现在长大了,又迷信起同学的话。唉,家长不好当啊!醋妈妈说,前天,她在办公室抱怨这事,没想到一下子引起了共鸣。一位家长还说:孩子的笑脸都给了同学,回家就板着脸面对家长。想到自己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如今自己的十句话还抵不过同学的一句话,家长们都有点心酸。
对此,省实验中学心理高级教师耿喜玲说,这种情况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片断。人都喜欢和同龄人接触,因为有共同语言、容易产生共鸣。而到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面对家长,他们有压力,和同学在一起他们更轻松快乐,更容易彼此依赖。因此,家长不必太忧心,在交流中应反省自己的交流方式,少说教、指责,多体谅孩子,相信孩子会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