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家长助考

家长必读:不妨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解放日报》:最近,关于高考作文的话题又火了起来,这源于一本叫《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的书。该书一直稳居当当等网上图书商城畅销榜前15位,书中搜集了近几年70多篇流传甚广的全国各地高考低分作文,因不入流而被冠以零分作文称号。有的文章展现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极大压力,甚至表达了他们对教育体制和社会现象的不满。

  厦门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写了《清明节思考》的作文,在网上引起争论。孩子认为纪念先烈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而不是一味扫墓。这篇被网友称之很有见解的作文被老师要求重写,否则就要得零分。

  同是作文,两种评价。网友褒扬,老师不屑。老师们认为,学生要善于写主旋律文章才能拿高分,抒发不满、抱怨、提意见等,都难登大雅之堂。今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是《在学海中游泳》,一位考生抱怨课业负担重,说出作业太多的无奈。这篇文章与其他学海中汲取知识、获得成长的文章相比,显得很另类,但句句真话,真情流露,最后没能获得高分,就是因为太实在地说出心里话。[延伸阅读:专家点评09年上海中考作文《在学海中游泳》][延伸阅读:2009年上海中考优秀作文在学海中游泳]

  眼下,不少家长对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感到困惑。如果教孩子抒发真情实感,作文不一定能得到老师赏识;如果根据老师口味来写,又怕长此以往孩子变得不敢说心里话。一位参与高考阅卷的高校老师说,现在的作文越来越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当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作文之路越走越窄。

  学生在作文中不敢说真话、不说心里话,其实和老师的教育思想有关。现在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应试之风,写文章要限制范围,对号入座,作文流于形式,充其量是个花架子,缺乏个性,人云亦云。诚然,写符合标准口味的文章,是最稳妥的做法,但一定程度上也压制了思想的飞扬。我们的语文教学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学生连说心里话的勇气也没有,很难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创新。

  为让学生拿高分,很多高中老师总结出了各类作文写作技巧。其实,教作文技巧,更应从写心里话开始。宋代的李涂曾精辟指出: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真,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只要写心里话,吐真情,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均可入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可论,文章完全可以成为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舞台。写生活、写心里话,作文就不会成为无米之炊。

  文章启迪思想。有位语文老师经常将一些学习上的敏感话题拿出来,让学生练笔。比如学校实行月考,你怎么看,老师张贴公布成绩排名,你赞成吗?学生们摆事实讲道理,思考争鸣,长期积累,文章更显思考之力。我们的教育者不妨多些肚量,多些包容,听孩子说说心里话,让作文真正成为表达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