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中考变化政策
中考网整理出福建省2021年中考政策的变化,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近日,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考中招改革和高考招生评价育人导向工作的通知》,对中考中招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
·通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取得毕业证书。
该通知指出,在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除了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以外,所有科目都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现场操作考试,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也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物理学、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与艺术、信息技术学科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E为不合格),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可由各设区市按合格、不合格的标准分别确定。全部科目(含实验操作)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及以上,初中生才能毕业。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应改变题型相对固定的题型形式,加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
该通知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以等级形式呈现的,具体的等级划分方法由各设区市教育局确定。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详实,过程完整,是初中生毕业的必备条件。各地区应对初中生毕业提出最低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求或明确毕业的基本条件。
从2021年起,各地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招录取的依据之一,并积极探索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和内容,以量化积分或等级奖励分的方式,将学生在中招录取时的成绩计入总分。
::普通高中面向农村初中的优质定向生名额。
与没有选择生源的城区初中有差距。
该通知要求,要统筹考虑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科学制定普通高中一次招生计划并一次性下达。
对优质普通高中,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以不低于50%的比例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办法,对农村初中和没有择校的城区初中,实行定向招生。各地区要进一步合理确定定向生的降分幅度,并实行动态调整,保证农村每一所初中和薄弱初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升入优质高中。
设区市域内跨县(市)招生,严格按要求控制。着重指出,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通过设立奖励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不得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初中一年级学生的中考成绩低于所在设区市规定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特殊类型招生一律纳入自主招生范围。
该通知提出,从2021年起,所有地区和学校将原普通高校保送生、体育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全部纳入自主招生范围。招生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考察,严禁将学业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特别要重视对数学等基础学科成绩突出的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鼓励面向农村地区的“梦想班”等自主招生项目。
高考期间,对考生的自主招生必须在中考结束后进行,并安排在第一批录取;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达到所在设区市规定的普通高中投档控制分数线。
●清理中考招生录取中的加分项目和分值。
该通知要求,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梳理本地区高考加分政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其中,归侨、侨眷、侨眷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以及少数民族考生的中考加分,要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的《福建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做相应调整,准确确定加分的范围、对象、条件、年限和适用的学校范围等。
对其他加分项目进行统一清理规范,没有省级及以上政策依据的,一律取消加分,原则上在2021年(初中生毕业年)开始执行;对因特殊情况暂时难以取消的,应设定明确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加分分值原则上每年降低,至迟在2026年全面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