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合肥一中共建班中考自主招生简章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合肥一中共建班中考自主招生简章
一、合肥一中共建班介绍
2014年合肥高升学校被合肥市教育局批准为安徽省合肥市市级示范高中学校,同时经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报省教育厅备案,合肥高升学校与合肥一中建立共建学校,由合肥一中与合肥高升学校共同组建共建班;在安徽省内招收品学兼优、成绩优秀、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应届初三毕业生;着眼于北大、清华等C9大学高端学生的培养。
合肥一中共建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优质的师资队伍、独立的课程设置,让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越的教学环境;更多地接受老师的个别辅导、答疑,个别的交流、作业面批。针对性地教育教学为合肥一中共建班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及优质的条件。合肥一中共建班学生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作文大赛、小高考(90多所高校自主招生)、高考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小高考(985等自主招生)率达50%,211大学达线率86%,一本达线率100%。
二、砥砺奋进,方得始终
(一)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发展的生命线;
2014年我校高升班一本达线率100%,实验班二本达线率100%;
2015年我校高升班一本达线率97%,二本达线率100%;实验班(现为合肥一中共建班)一本达线率76%二本达线率93%,本科达线率100%;
2016年高升班一本达线率100%,实验班(现为合肥一中共建班)一本达线率80.11%,二本达线率100%。
2017年高升班一本达线率100%,合肥一中共建班一本达线率85%,本科达线率100%。
(二)学科竞赛方面,我校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学科竞赛获一二三等奖达100多人次,先后共夺得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省级一二三等奖、化学省一等奖、物理省二等奖、生物省二、三等奖、信息学省三等奖的好成绩;另我校多名学生通过北京大学博雅计划、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浙江大学等985大学自主招生。
(三)高考方面,2017年葛廿彪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刘生同学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杨雪松、陆锦涛、朱壮壮、闫瑞林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李伟岸、李梦洋、潘琼怡被浙江大学录取,王茹被同济大学录取,韩雪峰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马姮、李龙龙被天津大学录取,潘金鑫被中山大学录取,杨俊皓、徐永乐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张一民被厦门大学录取,路翔、周攀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闫稳、许容美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张婉茹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王育才被中国海军航空兵学院(飞行员录取),李杨被中国民航大学录取等等。
三、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2018年我校在全省继续通过自主招生招收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自主招生人数150人。欢迎安徽省内优秀应届毕业生积极报名。自主招生工作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程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四、招生对象
(一)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参加2018年安徽省统一招生考试的中考应届优秀毕业生。
1、高升班:计划50人(全省)(培养目标:北大、清华、港大、浙大、中科大等C9大学),要求平时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年级排名1%以内)身体健康;
2、合肥一中共建班:计划100人(全省)(培养目标:985、双一流等重点高校),要求平时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年级排名5%以内)身体健康的;
(二)具有各类特长及创新潜质的优秀初中生均可申请,申请学生应至少具备以下特质之一,并提供相关证明:
(1)(学科竞赛类)具有各学科竞赛突出特长的学生;
(2)(研究创作类)在科技发明、文学创作、创意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3)(突出才能类)在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
温馨提示:安徽中考成绩文化课裸分(不包含体育和实验分)700分及以上者,可直接带上户口本、准考证、分数条到合肥一中共建学校招生办公室报名(不需填报其他学校志愿方可直接报名,否则一概不予录取)。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将直接送到合肥一中校本部就读。
五、报名方式
推荐表填写要求(见附件)
1、请按照推荐表上要求填写申请材料,未按要求填写者视为无效申请。
2、材料寄送要求:
1)寄送材料应包括:签字盖章后的推荐表;
2)尽量使用A4纸幅面,首页为推荐表,不加封面,简易装订;
3)请使用快递方式邮寄材料,并需在报名截止前确保材料寄达;
4)交表时带上各类证书复印件于5月31日前邮寄到合肥一中共建学校合肥新城高升学校招生办公室卢校长收。
5)材料接收后不予退回。
3、材料邮寄地址:合肥市肥东经开区临泉东路与临湖路交口合肥一中共建学校合肥新城高升学校招生办公室卢校长收
六、报名时间:2018年3月15日开始咨询电话:18656356266卢校长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简介:
合肥市第一中学(Hefei No.1 Middle School)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重点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学校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前身是庐州中学堂;全国解放后更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新中国成立后曾名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1952年秋,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
截至2011年12月,该校占地面积216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97500平方米,有75个教学班,学生六千余人,教职员工500余人。
安徽省合肥市简介: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 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中国最爱阅读城市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誉。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29位。2018年9月,被授牌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 2018中国内地城市综合排名1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