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8年建阳区高中招生计划
福建省南平市2018年建阳区高中招生计划
三、高中招生
1.2018年我区高中招生1700名。
2.建阳一中招生16个班共800名(含建阳一中科技教育实验班50名,统招生350名,定向生400名);建阳二中招生10个班共500名;建阳麻沙中学招生4个班共200名;建阳外国语学校招生4个班共200名(另招收外地考生100名)。
建阳外国语学校(民办)高中收费按学年收取,收费标准如下:高中学生最高收费标准8500元/生年(南政价〔2017〕30号),严格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收费规定。
3.根据省、南平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减少初中学校择校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继续推行优质高中学校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做法。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从建阳一中800名招生计划中划出50%的名额,作为定向分配指标,共400名。根据2011年10月31日建阳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水吉中学定向生名额比例比其他乡镇中学提高5%。
2018年定向生分配名额见附件2。
4.为适应形势要求,充分发挥建阳一中作为“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更好地彰显建阳一中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人才,2018年继续举办建阳一中“科技教育实验班”。该实验班于2018年中考之前提前招生,招生对象为2018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计划招生人数50名(含面向农村定向5名)。报名考试以自愿为主,由建阳一中组织考试,提前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必须参加2018年中考,中考成绩总分若低于建阳一中2018年统招分数线20分的,取消建阳一中科技实验班的录取资格,但符合定向生资格的考生 仍可参加建阳一中定向生录取。
5.高中录取投档分数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原始分数,加上物理学科100分中的60%;化学学科满分75分,按原始分折算成百分制后的40%(具体计算方法:考试成绩=原始分÷75%×40%);等级学科奖励加分和政策照顾加分。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公办高中为320分。
6.为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公办高中不得录取外地报名和考试的考生。普通高中(含民办)学校招收的学生,学籍不允许寄存到其它高中学校。
福建省南平市剑津中学简介:
南平市剑津中学,南平市一所公办初级中学。于1902年创办,其前身为流芳和淑馨男女两校合并而成。男校于1902年由萌为廉先生在南平绿竹岭创办培元书院。女校起源于1902年,由樟湖女塾迁移至南平马祖坊民屋内开学。南平剑津中学也称南平第二中学,原为南平二中,省级示范学校。学校依山而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初中七、八、九三个年级,42个教学班,学生2000余人,教师几百余人,中考成绩优秀。校训“志存高远”。办学理念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校本课程,开设33门 43 个教学班。学校已连续十二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
福建省南平市简介:
南平,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市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介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幅员面积2.63万平方千米,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 革命战争年代,福建省委曾经几度驻在闽北,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
南平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2016年,户籍人口321.26万(常住人口266万);2016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7.74亿元。境内山峰耸峙,低山广布,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局部山区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等便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太极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曾涌现出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拥有一级至三级旅游资源实体180多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
南平拥有合福高铁、鹰厦铁路、外福铁路、横南铁路,205国道、316国道过境;还有武夷山机场,闽江干流、建溪、富屯溪等航线及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