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40秒批改一篇作文,阅卷老师的给分点究竟是什么

流程1:看篇幅。

首先,作到作文,作为评价老师,首先大致看文章的篇幅,如果篇幅首先不符合标准,你的作文分数肯定不高。因为老师觉得你什么也没说,所以说不出来。

流程2:看标题。

其次,看标题,如果是规定的标题,这个环节就会省去,如果是自己的主题,如果你的文章标题新颖有意义的话,现在你作文的第一印象就是文章。

流程3:看问题。

接下来,老师的眼睛在第一段找什么?找你有什么问题吗?看看开头是否有魅力。如果开头写了很长时间,没有问题,结束后,你就掉进了两种文章。这时,老师还不认为你有问题。他还会继续看。当然,如果最初的问题做得很好,而且有魅力的部分,ok,你还在一种文章中。

流程4:看结局。

再下来,老师会继续往下看吗?no,这时,老师很快就会把目光投向文章的最后,最后一段再次提出问题,总结,升华,独立成段,很好。如果最初最后不错的话,恭喜你。你的作文至少在两种文章中。如果你最后拉杂写,抒情不足,只是为了堆字数,你最初没有问题,老师的评价已经进入10秒倒计时。也许是三种文章,四种文章。

流程5:看阶段。

最后,看了开头和结尾,现在开始看正文了吗?no,还没有。这时,老师大致看整个卷子,看你的段落情况,如果段落清晰,错误,你又给自己加分了。如果没有阶段性的话,中途写了很多,老师的印象是条理不太清楚,文章的构造有问题。

流程6:看正文。

一般来说,在这个时候,作文是好是坏,老师心中的预判分数出来了,然后开始看你的正文。记住叙事文,生动细腻,抓住人物特征,运用修辞手法的讨论论文,逻辑清晰,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你的作文是类型的文章。关于减分的数量,看看你的文章能否投入老师。这有主观因素,但差别不大。

那么,这就是整篇作文的评价过程。记住规则。得分越高,老师看的时间越长。

评分老师评分的六个标准。

标准1:标题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与主题的关系。

作文如果是自制标题,制作主题的第一原则是切题,即符合主题和话题,其次是简洁、新颖、文才。

标准2: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段最好是主题。

主题形式多样,可以点出完整的主题(或者主题、标题),也可以点出主题的关键词,可以稍微改变主题,但是可以保留关键词。

例如,作文《你我走的日子》的开头: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我原本平静的心,起了涟漪。我想起了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的日子,想起了祖父和我一起度过的快乐日子。

如果第一段很长,那么主题的最佳位置就在这段的最后一句。第一个问题有时会感到肤浅,段落中的问题很难让老师看到,最后一个句子有前面的铺垫,容易引人注目,是问题的最佳位置。

有些叙事文(特别是小说类)的开头没有问题,但最后一定要点。

作文《风景线》的第一段,母亲下岗了。虽然没有问题,但是最后的问题是

人们常说,世上有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那就是母爱。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最美的风景线的话,那不是别的,而是母爱!

当然,主题不仅可以在文章的最后,还可以在文章的中间,使文章一直处于主题的状态。

标准3:文章最好分为五到六段。

第一段和最后段短,两三行即可,中间段长,七八行好。

老师不喜欢头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孕妇的肚子式分段,也不喜欢两三行做满天星式分段。

第一段短才能迅速进入问题,最后段短才能强调主旨的中间七八行段落是因为这样长的段落能够比较完整地说明事情的段落。

当然也不能绝对化。在写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在中间的两个大段落之间插入一两个过渡词,单独分成段落,有时会给人灵活流畅的感觉。

标准4:篇幅最好超过规定字数200字。

例如,主题要求在600字以上,考生不仅要写600字,还要写1、200字以上,直观地说,在答题卡上写600字以下的4~8行。

作文字数没有达到下划线的情况下,减分绝对不仅仅是50字,字数刚达到下划线的情况下,挤牙膏,收集字数的感觉也会超过下划线的1、200字,给人内容充实的感觉。

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在答题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写得太长会花费很多宝贵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前面的答案,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充满活力,没有旋转馀地的压迫感。

标准5:在题材上写下自己的真实经验。

例如,东莞的考生写了发生在欧洲某个国家的故事,写了发生在祖国西北边境的故事,写了几千年前发生在某个朝代的故事,写了职场上某个大学生遭遇的挫折,感觉这个故事是从哪个杂志上抄写的。

作文主题的资料也不要模仿。因为只能证明作者文思不足。

中考作文的选择其实很简单,基本上要以我为中心,以我的活动为半径画圆,强调作为中学生我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觉。

当然,我写的并不意味着我经历的一切都可以写,也不是本地写的,而是取舍、变形、重组写的。

考生可以把我不同时空的言行写在一件事上,省略某个环节,放大某个细节,也可以把同学的见闻嫁给我。

这不是假的。因为写作(不包括新闻报道)从来源于生活,但比生活高。经过艺术加工的文章,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作品主题更加深刻。

标准6:文章的构思要明确正确。

考试纲要和评分标准对立意义有明确的要求,但对立意义没有限制,只是要求考生感情真挚,写下自己独特而真实的体验。

这意味着只要是真的就能写吗?不,中考毕竟是选拔性的考试,作文要以赞美生活中真正的善美、宣传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为基调。

利用中考作文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对教育制度的鄙视、对父母老师朋友的厌恶等不良感情,或者在文章中为自己追求刺激、享受、逃避责任的行为辩护的话,得分会

关注中考网的微信号公众号码。

每天推出中考知识点、考试技术。

欢迎2020年的中考!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