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要点总结_中考化学

1.常见物质的通称、名称、化学式。

二.酸、碱、盐容易泄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碱反应。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3.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4.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是是弱碱。

5.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6.使指示剂变色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或碱,也许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水溶液或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的水溶液或纯碱的水溶液)。

7.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有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钙。

3.推断问题中的特殊知识。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碳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紫黑固体是高锰酸钾紫红固体是红磷。

4.能使石水混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带火星木条复活的气体是氧气。

6.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物质有氢、一氧化碳、木炭。

7.人体中最多、地壳中最多、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水。

8.红褐色沉淀为Fe(OH)3。

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或CuCO3。

10.不溶于水,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和BaSO4。

%20%20%20%20%20%。

11.白色沉淀溶于酸,但气泡释放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的可能是不溶性碱。

12.固体和酸混合气泡释放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跃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化学变化: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产生的两种物质是甲烷燃烧。

15.在碱和盐中,除了三价铁(红色或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固体为白色,溶液为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金属氧化物和还原剂反应。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择试剂燃烧的产物必须是固体的,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因此选择红磷②最后测定结果小的原因: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有反应的装置的气密性差,最后剩下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到室温的导气管中还剩下一部分水。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⑧输气管只引入一点②根据酒精灯火焰调节试管高度③试管口应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在管道口放入小棉⑤氯酸钾制氧时,不得混入可燃物。否则,发生爆炸⑥排水法收集氧时,气泡均匀出现时开始收集⑦上排空法收集氧时,管道伸入集气瓶底部用排水法收集氧结束时,首先将管道从槽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实验室制作。

①选择的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选择碳酸钙和稀盐酸,稀硫酸和浓盐酸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延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择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单。

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和氢还原氧化铜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氢都要监督纯度②加热前选择一氧化碳和氢,赶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加入一氧化碳和氢冷却,防止铜被氧化④不同点,一氧化碳装置有尾气处理装置。

%20%20%20%20%20%。

一氧化碳有毒,防止环境污染,防止中毒,可以燃烧。

5.电解水实验:①直流电②生成物体积比为氢:氧=2:1。

③生成物质量比为氢:氧=1:8④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氢、氧两个要素构成。

6.白磷保存:浸水,起火点低(40℃),空气容易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放入小烧杯称量,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易湿解。

8.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不断搅拌。

5.一些重要的活动探索。

1.质量遵守恒定律的探索:镁条燃烧时质量低于原估值的原因:①一部分产品白烟流失到空气中②一部分物质粘在穴位上。

2.粗盐的纯化。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