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总结 | 基础物理知识总结_中考物理
比较识别和判断。
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考物相比,位置的变化是运动,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通信卫星,月亮在云中穿过,龟兔赛跑,选择参考物时尽量选择主题中出现的物体。
2.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主要区别:是否相同。
3.运动物体的动能变化:首先看质量是否变化,然后看速度。例如,儿童的均匀速度不会从滑梯上滑动。洒水车在水平地面上均匀洒水的动能减少。
重力势能的变化:首先看质量是否变化,然后看与土地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如果飞机在某个高度投掷时重力减小,人爬山时重力增大。
机械能源的变化: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滚动、踏板不加速下坡、摆动、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减速、等速运动、蹦极。
4.判断哪个杠杆:只看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先画画,判断哪个臂更长,使用的力更小。
5.判断物态变化:根据开始和后来的状态判断。白气、出汗、流水、雾、露水均液化,霜、雪凝结。
6.音乐的三个特征(要素)是音调、声音度(音量)和音色(音品)的声音的高低叫声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声音的大小叫声度,声音度与振幅和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的男低音歌手唱声音,女高音为他唱声音:女高音调的高音度小,男低音调的低音度大。不同的声音因声音而异。不同的物体发音不同的是给热水瓶装水等音调。
常见的物理测量工具。
1.长度:尺(尺、卷尺)(特殊测量方法:棉线、滚轮、尺间接测量)
2.液体或固体体积:量筒、量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
3.质量:天平(实验室)、电子秤、棒秤、秤(日常生活)、弹簧测量仪间接测量。
4.时间:秒钟,钟。
5.速度:速度计(汽车上)、平均速度:尺(皮尺)、钟(秒表)
6.温度:液体温度计(实验室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寒热表(测量气温)
7.力(重力、拉力、摩擦力、浮力):弹簧力计。
8.液体密度:密度计天平、量筒或弹簧测量仪、量筒。
9.固体密度: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10.液体压力: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即托里分解实验和无液气压计)
11.电流:电流表电压:电压表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或欧姆表。
电力:电力表电力:伏安法或电力表、秒表。
12.直接测量型实验有10种基本仪器、仪表:钟表(或停止仪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量仪、电流计、电压计、变阻器、电能计。要求学生根据测量范围选择适当的测量程度和精确度的最小分数值,正确操作和阅读数量,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在测量各种仪器之前,必须认真观察使用的仪器零刻度线的位置(零)、最小分数值和测量范围等。
13.掌握四个重要实验:
①测量密度:原理=m/V,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注意实验程序的前后顺序,尽量减少误差。
②测量机械效率:原理:=W有/W总,器材:简单的机械装置(滑轮组、斜面等)、弹簧测量仪、绳索,测量时,均匀速度垂直拉动弹簧测量仪,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动滑轮的重量、摩擦和物体本身的重量。同一个滑轮组,提高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③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电力:原理:电阻R=U/I,电力P=UI设备: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要求画电路图,连接实物,选择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小灯泡不亮时,可以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析电路故障,知道灯泡在不同的电压下,测定的电阻值不同是因为温度变化。知道测定小灯泡的电力和测定值的电阻值要求多次测定意义,知道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只有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时(缺少测量工具),如何利用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测量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