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干货 |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习题技巧_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机械。

密度测定,常考。

测量液体密度的一般步骤。

首先用天平测量被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把烧杯里的液体往量筒里倒一些,测量它的体积V;

再用天平测一测烧杯内剩余液量与烧杯总质量的m2;

那么被测液体的密度是:液=(m1-m2)/V。

特殊说明:如果用天平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向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量烧杯和待测液体之间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由于烧杯上会沾有部分液体,导致测量的体积过小,密度值过大。

测量固体密度的通用步骤。

首先用天平测量待测固体的质量m;

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测量其体积V1;

用细线将待测物体固定在水量筒内,并测量出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那么测量的固体密度是:固=m/V2-V1。

特殊说明: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应在步骤三用细线将被测物体绑紧后,再用细铁条将被测物体压入水中。

二是使用天平时的一些特殊情况。

砝码磨损时,其量值偏大;砝码锈蚀时,其量值偏小;

(2)如果游码没有归零,那么测量值就偏大;

(3)天平没有调整平衡,当指针偏右时:就是测量值太小;当指针偏左时,就是测量值太大。

三、用秤的技巧。

放置: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或水平台上。

2)拨号:将游码拨号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调整:调整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调整原则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当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心线;当指针移动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心线两端摆动的幅度是否相同。

测量:将被测物体置于天平左盘内,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内加减重砝码(加重原则:先大后小),调整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平衡。

读数:被测物的质量=右盘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占比例。

注:左码右物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相应比例。

接收:称量完毕后,取下被测物体,用镊子将重量箱放回重量箱。

判断空球和实球的方法(以铁球为例)

对比密度法

实践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球的密度。球体=m球/V球,若球=铁,则球为实心,若球为铁,则球为空。

容积比较法

实际操作中,首先计算出与球质量相同的固体铁球的体积,V铁=m球/铁。如果V球=V铁,那么这个球就是实心的;如果V铁,那个球就是空心的。

比较法质量

其具体方法是:首先计算出与球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质量,m铁=铁xV球,若m铁=m球,则球为实心,若m铁=m球,则球为空心。

使用秤和容器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空容器中的质量分数m1。

用天平测量容器装满水后所产生的总质量m2。

(3)将容器内所有的水倒掉,灌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容器内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3。

(4)则待测液体中的水=m/V容量=(m3-m1/m2-m1)。(V=m2-m1/水)

6.两种物质混合后平均密度的计算公式为:m-m-V混合=m-mm-V混合=(m1+m2)/(V1+V2)。

第七,在求混合物含量问题中,必须抓住m总=m1+m2,V总=V1+V2,列方程求解。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技巧。

(1)选定参照物。

(2)观察对比对象和参考对象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3)如果位置有变化,则表明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处于运动状态;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表明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

九、换算单位的技巧。

(1)将较大的单位化成较小的单位,用原来的数字乘以其单位转换率。

例如:m3转换成dm3。

m3=4.6x103=4.6x103dm3

(2)将较小的单位化成较大的单位,用原始数值除以其单位转换率。

例如:23cm=?m23cm=23/100=0.23m=2.3x10-1m

十,平均速度的一些特殊求法。

(1)不同速度下,平均速度V=2V1V2/V1+V2经过两段相同路程;

(2)速度V=(V1+V2)/2,同一时期以不同速度运行两次。

(3)过桥问题,总长=行车里程+桥长。也就是说,平均速度=路程/总时间=车长+桥长/总时间。

基于数值判断刻度尺分度值的一种技巧。

具体地说:数字后面的单位代表小数点前的那个数字,从幼年时的数点后开始退缩,退缩到数字的倒数第二位,倒数第二位是什么,这个数字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例如:256.346m使用的刻度尺分度为1cm。用来测量34.567dm的刻度尺分度为1mm。

十二、解释惯性现象的步骤。

首先要看两个物体最初是在哪一种运动状态。

再来看一下,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有什么变化。

(3)由于惯性,另一物体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

))因此会出现哪些情况。

例如:拍打衣服上的尘埃:衣服和尘埃原来是静止的,在用手拍打衣服之后,衣服由静止变为运动,尘埃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因此从衣服上分离出来。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辨析技巧。

要注意的是:两种力都作用于一些物体。交互作用力的两种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平衡力的两种作用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

十四、弹簧测力计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当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力计两头受力,但测力计示数仅指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

弹簧的伸长是指各部分都在伸长,如果弹簧断了,除去断了的部分,其余部分受相同尺寸的力而伸长的长度比原来的短,因此测量值偏小。

(3)将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测力计的示数代表物体的自重与测力计的自重之和,物体的自重=测力计的示数-。

判断液体表面是否上升和下降的技巧。

第一种情况

一、从水中捞起物体入船具有下列特征:

若物有水:则水在上。

若物如水,则水面不变,如物如水。

从船上向水中投掷物品时具有下列特征:

若有水则:则水面下降。

若物如水,则水面不变,如物如水。

第二种情况

冰块浮在液面上,当冰块完全融化时,其变化具有如下特征:

如果物性液体:那么液面就会上升。

如物=液体:则液体的表面不变。

三、物性液体:则液面下降。

判断一个物体有哪一种能力的技巧。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动能,关键是看它是否在运动。

判断物体是否有重力势能,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考面的高度。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在于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