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方法总结_中考物理

概念学习基础物理。

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掌握了它们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学习物理概念有五种方法:

1、分类。

把学过的概念分类,找出它们的异同。初中物理的概念可以分为四类:

①一个概念的物理量是功、热等几个物理量的乘积;

概念是速度、密度、压力、功率、效率等几个物理量的比值;

③反应物质的概念性质,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

④概念没有定义,只是描述性的,比如力、沸点、温度。

2.比较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两个可逆的物理量。

比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升华、有用功、额外功。

3.比较法。

对于概念中用词相同的相似相关概念,可以利用比较学习的方法,找出异同,建立内在联系。

比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力,功与功,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放大等。

4.分类方法。

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分组和比较,便于形成知识体系。

例如:

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动力、压力。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4)熔化、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和升华。

⑤串联、并联、混合连接。

⑥路径、短路、开路。

⑦能量,机械能,函数,势能。

5.要点法。

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来学习。例如,由于地球引力而产生的垂直向上的重力称为重力。在这个概念中,地球垂直向下的吸引力是关键词,值得反复回忆和理解。

2.

公式学习物理的关键。

每个配方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个字母都有特定的含义,需要理解:

例如,在p=F/S中,S指两个物体完全接触的公共区域。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objectgh适用范围较小,只适用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规则固体物体产生的压力。

面对每个公式都不能机械记忆其等价关系,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习物理的效率。

1.根据公式,考虑物理概念。对于=m/V,v=s/t,p=F/s,W=Fs,我们可以记住,一个物体每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物质的密度。

2.根据公式记单位,记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单位率。

3、根据公式对公式进行变形,多此类训练有利于拓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根据公式写出影响物理量的因素。比如从f=F,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粗糙度,两者成正比。或者,从p=F/S,可以记录影响压力的因素,本质上是积或比的物理量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5.通过公式思考实验。

公式是实验的原则。从公式中思考要测量的物理量,从测量的物理量中思考需要的实验设备,再思考实验过程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定期学习物理的关键。

物理规律是人们经过长期努力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结论,必须深入理解和加强。为了帮助记忆,我们用公式总结如下:

1.弹簧平衡原理:弹性极限是条件,伸长缩短是关键。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面:外力可以拉或压。

2.惯性定律:不受外力是条件,保持直线或静止,平衡效果为零,相当于不受外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不应因浮力而沉到底,液体的重量要排出,液体要乘以gV。

4.工作原理:任何机器都不省功,但总功有额外之和,所以对事物做功是有用的,机械绳称摩擦量。

5.杠杆平衡条件:静止和转动均匀,力乘以力臂的乘积相等,支点受力时画出力线,制作力臂是关键。

6.反射定律:三条线共面,有两个角等。成像为虚像,对称轴和物像镜凹面适用。

7.折射定律:两种介质密度不同,三条线共面角度不同,密度大、中、小,垂直入射非常特殊。

8.欧姆定律:同一导体处于同一状态,电压和电阻不变,电阻导体是本征的,材料长度和厚度不变。

9.焦耳定律:通电的导体发热,I等于电阻乘以时间,所有的电能都变成热量,经常使用纯电阻。

10.串联电路:有一个串联电流电路,电流无处不在。总电阻和总电压之和的比例关系属于电阻。

11.并联电路:各处并联电压,主电流支路和。总反转等于每次反转之和,逆关系属于阻力。

12.安培定律:通电的导体产生磁性,电流方向决定磁场。右手握住螺旋管,四个手指指向大拇指的北面。

13.滑动摩擦力:压力粗糙成正比,滑动大于滚动,匀速直线或静止,根据平衡力计算。

14.大气压:高温高湿,夏季高于阴天和冬季,海拔2000以内,上升12,下降1。

15.物体的起伏:与浮力和重力相比,物体也可以与液体紧密度相比。小东西飘来飘去等等。,大的东西液体多,密度大就会沉。

16.决定阻力的因素:温度必须取决于材料,长度与截面成正比,伸长和压缩是特殊的,要区分四重关系。

17.决定蒸发速度的因素:蒸发吸热,需要制冷。速度有三个因素:高低温接触面,气流晃风扇。

18.影响沸点的因素:沸点要吸热,沸点取决于气压,高山气体沸点低,高压锅内温度高。

19.晶体熔化:吸热升温至熔点,熔化温度不变。熔点温度状态,固态、液态或共存状态。

4.

仪器是学习物理的工具。

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熟悉物理学中的各种仪器是观察实验的基础。如果你能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你就能学好物理。

1.概述:根据需要选择设备,最小值为0小时,仔细记住使用规则,准确记录和评估。

2.刻度:水平放置,零对齐,划线接近垂直视线。

3.弹簧秤:匀速垂直读数,用力平衡代替,调零观察最小值,不超范围使用。

4.体温计:热胀冷缩的原理是接触范围不脱离,体温特殊,使用前要甩。

5.天平:将天平零点水平放置,刻印指针对着中心,将物体的右法码放在左边,始终将右板加到天平上。

6.平面镜:物体像相等,镜面对称,物体运动像包含2倍。

7.凸透镜:在双焦距处看到尺寸,在双焦距处看到虚正,实像近像变大。图像越大,图像距离就越大。实像倒,虚像正,物距反变。

8.杠杆:匀速旋转或站立,力度和臂积相等,支点支撑在支架上,调节螺母水平衡。最小力臂大,支点力点连线垂直。

9.滑轮:滑轮上的力必须相等,轴上的力是滑轮上的力的两倍。省力要付出距离的代价,滑轮离轴的距离是两倍。

10.天车:固定不动,不随物移动。支点轴在圆心,力臂等于半径,不改变方向省力一半。

11.动滑轮:活动滑动支点在滑轮上,垂直省力一半。效率计算要按重量计算,距离要在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度过。

12.电压表:内阻大的电流突然并联到被测两端。如果串联到电路上,有几个V米,无数个A米。

13.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电阻,有效部位清晰,无效不通或短路,滑板接伏。

5.

结合生活学习物理的好方法。

物理现象与生命和周围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