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现象】化学老师总结的初中80个实验现象_中考化学
一、镁片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烟,同时产生白色物质。
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散热。
三、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散发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
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猛烈燃烧,射出热量,产生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和管壁中的液滴的产生。
六、氢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7.氢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火焰,并产生大量热量。
在试管中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物质,并在试管口产生液滴。
9.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黑色氧化铜变成有光泽的金属微粒,石灰水变成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焰并散热。
11.将盐酸滴入含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产生气泡。
十二、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并在试管口形成液滴。
13.钠的氯气燃烧:剧烈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14.点燃燃烧的氢,并用干冷烧杯盖盖住火焰:产生淡蓝色火焰,并在烧杯的壁上产生液滴。
15.将硝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滴入含氯离子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加用硝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滴入含SO42-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17.带锈钉被放入盛稀硫酸的试管内并加热:锈钉逐渐溶解,溶液呈淡黄色,并有气体产生。
十八、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过无色KI溶液,使其产生一种棕色物质。
20.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三氯化铁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装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反应激烈,放出大量热量。
22.用硫酸铜溶液浸泡一颗干净的钉子:钉子表面粘有红色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在硝酸汞溶液中插入铜片:铜片表面附有银白色物质。
24.将浓碳酸钠溶液注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25.在氯气中烧制细铜丝后加入水:产生棕色烟尘,加水后产生绿色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氯混合气体:爆炸是快速反应。
27.红磷在氯中燃烧:产生白色烟尘。
28.氯气与湿色布条接触: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带有刺激性黄色气味气体。
30.将氯化钠(固态)和硫酸(浓液)的混合物加热:产生雾和刺激性气味。
31.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溴化钠溶液,然后加入稀硝酸: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2.将硝酸银溶液滴入碘化钾溶液,然后加入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产生一种蓝色溶液。
34.铜丝在硫蒸汽中燃烧:铜丝变红后会产生一种黑色物质。
35.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产生大量的热,产生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用蒸发皿盖住火焰):火焰呈淡蓝色(在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用冷烧杯盖住火焰):火焰呈淡蓝色,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烧杯壁产生液滴)。
38.将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混合在收集瓶中:瓶壁为黄色粉末状。
39.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然后加热回到原来的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在反应完成后,在溶液冷却时加水: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装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是黄色的,产生一种淡黄色的物质。
43.将钠放入水中:反应非常激烈,钠浮在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解成小球,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44.在含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入一滴水,将带状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使生成的气体流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浊。
46.氨遇氯化氢:大量白色烟雾的产生。
47.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8.加热装有固态氯化铵的试管:试管口形成白色晶体。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内空间部分呈褐色,而硝酸则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由红褐色气体产生,反应激烈。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部产生无色气体,上升的气体呈红褐色。
52.向水玻璃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由白色胶状物形成沉淀。
53.将硫酸镁溶液加入氢氧化铁中:胶体变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胶体混浊。
55.将着火的镁条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收集瓶中:剧烈燃烧,并有黑色物质附着在收集瓶的内壁上。
56.将氨水滴入硫酸铝溶液:产生蓬松的白色絮状物。
57.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立即变成灰绿色,一会儿又变成红褐色沉淀。
58.将KSCN溶液滴入含Fe3+的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将氯水溶液滴入硫化钠溶液:溶液变浊。2+2=2Cl2-+S。
60.将少量肥皂液添加自然水中:泡沫逐渐减少,并出现沉淀。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把冷烧杯放在火焰上:火焰呈淡蓝色,烧杯的内部壁产生液滴。
62.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液滴在容器内壁产生)。
63.加热(170℃)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并将产生的气体注入溴水,并将其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变淡。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很亮,有黑烟产生,热量释放。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很亮,有浓烟产生,热量释放。
66.苯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会褪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会逐渐变浅,直至消失。
70.有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溴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呈油状,呈褐色。
71.在适当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倒入少量甲苯,使其振荡,紫色褪去。
72.将金属钠放入装有乙醇的试管中:放入气体。
73.含有少量酚类物质的试管中滴入过多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74.在装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使溶液呈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发生反应:干净的试管内壁上有一层镜面般明亮的物质。
76.乙醛在加热至沸腾时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会产生红色沉淀。
77.在适宜条件下的乙醇与醋酸反应: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芳香。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黄。
79.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呈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