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技巧——教你怎么样做实验题_中考化学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做好化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边肖收集的初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供大家学习。

第一,思维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比如选择合适的实验路线和方法;使用的药品和器械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想想相关物质的制备、纯化、吸收和储存。例如制备空气中容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时。)和易受潮的物质,通常在装置的末端连接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思考实验的类型以及如何合理组装仪器,将实验与课本实验进行对比关联。例如,在气体的制备和处理方面,实验的操作程序和设备的连接顺序一般可以概括为:气体产生、杂质去除和干燥,主要的实验尾气处理。

二、仪器连接的顺序。

1、使用的仪器是否合适,给定的仪器是否充分使用或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比如产生有毒气体和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中是否有尾气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比如:是否遵循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不应先干燥后用水溶液清洗。

4.仪器之间的连接顺序是否正确。比如洗空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当干燥管去除杂质时,它就进出。

第三,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照产气、除杂、干燥实验的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实验仪器。

2.监督气密性。整套仪器连接好后,先监督设备的气密性,再装药。监督气密性的方法取决于设备。

3、装载药物进行实验操作。

例:实验室制氧常以氯酸钾为原料,二氧化锰为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含义,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尝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氯酸钾分解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并说明实验程序和主要操作步骤。

分析:要证明氯酸钾分解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必须确定两个质量,一个是加入反应器的二氧化锰质量,另一个是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添加到反应器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在添加之前测量,而反应后的质量只能通过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分离二氧化锰来测量。所以整个实验都是针对如何解决二氧化锰的分离。

根据所学知识,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分离。

(1)用天平称取w1gKCLO3和w2gMnO2,混合均匀,放入大试管中;

(2)组装制氧装置,加热至无气体释放;

(3)大试管冷却后,取出剩余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搅拌使KCL溶解;

(4)取一张滤纸,对折,去掉多余部分,称其质量为w3;

(5)用滤纸制成过滤器,将(3)中制成的液体过滤,过滤后用清水洗涤不溶物;

(6)取出滤纸,仔细干燥并称重。滤纸和从滤纸滤出的不溶物的质量为w4。

(7)将滤液蒸发至干,称其质量为w5;

(8)将收集的氧气转化为w6;

(9)比较质量之间的关系,如果W5+W6=W1,W4-W3=W2,证明氯酸钾分解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变化。

注意:这个题目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设计,但也需要综合考虑。认为只要证明w4-w3=w2,任务就完成了,但由于溶质和滤渣的性质没有得到验证,需要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证明滤渣确实是MnO2。其实可能有错误,就是可能是w4-w3。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