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重点知识解题技巧_中考数学
初一
解答几何问题的步骤归纳如下:
步骤一:审题,见比例设未知数,一般最短线段为x。
步骤二:已知长度的线段和所求的线段用含x的式子表示。
步骤3:根据已知长度解出x。
步骤四:得到所需要的线段长度。
第一个。
初二年是一个分水岭,几何和代数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无法放松。这里卓小越带大家梳理一下本学期期末核心考点及解题秘籍。
三边(6-9分)
中心点。
三角形的边角计算,内外角之间的关系。
2.多边形内角和
三、三角形的三边。
解决问题的秘诀
本节内容主要采用选择填空的形式,熟记公式即可,计算时注意到需要分类讨论的情况。
正三角(20-34分)
中心点。
一、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别。
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解决问题的秘诀
此部分内容将在选择、填空、作图、解答等题目中出现,要记住全等是为找角或等边而用的方法,证明时一般先确定要证明什么,再来选择不同的方法。看到角平分线还记得辅助线,一竖直,二对称,才有了等边。
轴向对称(20-35)
中心点。
一、轴对称图形及其特性。
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三、最短路径问题。
四、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解决问题的秘诀
这个部分的内容可以在选择,填空,做图,解答题目来考查大家。看到垂直平分线时,记得把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两端连在一起,才有了等线段。最短路径记住是对称的。判断正三角形的一种方法:三边相等,两个角等于60,三个角等于60+等腰三角形。
整数乘法(8-24分)
中心点。
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除下等式。
两个单项式乘子、一个单项式乘子和一个多项式乘子和一个多项式乘子。
三、乘法公式:方差公式和全平方公式。
问题解答:整式乘法区期终考主要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学生对同底数幂对应公式、平差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与逆用。考试稍微难一点就会加整体法和换元法。对此,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公式,熟练运用!
因子分解(8-20分)
中心点:提公因式,套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问题解答:乍看之下,因式分解的期末分数并不像整式乘法那样高,但是,因式分解正是学习分式,执行分式基本操作的基础。各区期终考除了分别考察因式分解的三种方法:一提、二套、三十字三种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因式分解在分式运算中的应用!
分段(23-49分)
中心点:分式是无意义的,分式值为0,分式最简公分母,分式运算,分式方程,分式应用。
问题解决秘诀:从区内期末分数不难看出,分式是区内期末分数占很大比重的一道考题,单选,填空,大题都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对分式意义、值为0等的考察比较容易,而分式运算往往很容易失分。
小学。
期末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次寒假前的一次大型考试,题目基本上涵盖了九年级上下册所学的全部知识点,即使进度较快的学校也很可能会有三年的知识点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10-35分)
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是代数问题的基本题目,其它的知识点则是辅助形式。方程式的解通常是用简单的方法来考察的,后面的大题则是用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来考察的。
多功能交叉综合题(5-25分)
3类功能:一级功能,反比例功能,二级功能。经常研究一次和反比例结合的问题(中档题),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结合问题(代数压轴题)。
关于第二个函数的压轴问题,可以说是一道难关,谨记压轴题的小技巧,请注意第三个问题前一二个问题的启发性。
3.三角形的相似,圆切证明和相关计算(20-45分)
三角型的常考模式有:平移模式、旋转式模式、母子型模式、双竖直型模式、一号三等模式等。圆周的困难在于对切线的计算,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相似三角形、垂径定理、圆周角相关定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