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中考物理】题型及解题方法,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全都有_中考物理

选择问题。

1.基本选择问题。

考点:各物理量的单位和符号、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现象、折射现象的区别、凸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内能变化的途径、摩擦力的增大和减小的途径和方法、压力的增大和减小的途径、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常见物体的质量、温度和长度的估算、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简单电路的识别、家庭电路安全用电、家用电器功率的估算、电流热效应的应用、电和磁。

解题战略:平时学习重视基础知识和各知识点细节,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的能力。

2.轴压性的选择。

考试点:压力浮力综合计算、动态回路、故障回路、图像总结关系式。

解题战略:平时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础,还要重视细节,了解各问题背后最本质的原因和各知识点的关系。

实验答案。

1.测量性实验。

直接测量实验。

考试点::考试点:

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4)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5)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6)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

7)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

8)用电能表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解题战略:平时要记住通常的实验器材和设备的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读数时要看量程和分数值,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量程和分数值适当的测量工具。

间接直接测量实验。

考试点::考试点:

1)用刻度尺、秒表测量平均值。

2)用天平、量筒测量物质密度。

3)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

5)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力。

解题策略:对于这类实验,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分析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结论。

2.设计实验。

考试点::考试点:

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影响液压强度的因素。

3)弹簧伸长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4)平面镜成像特征。

5)凸镜成像规律。

6)杠杆平衡条件。

7)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8)电力与电阻、电流的关系。

9)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这样的实验,首先确定实验目的,寻找自我变量、变量和不变量,实验过程控制不变量、自我变量、测量和观察记录的变量,组织语言,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伪证性实验。

考试点::考试点: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影响压力强度的因素。

3)串联电路的特点。

4)平面镜成像特征。

解题战略:对于这样的实验,首先要重视平时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积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改变主题所说的自变量,得出与主题不同的结果。

4.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考试点:声音现象、光现象、热现象、电磁现象。

解题战略:根据主题中记述的现象、照片和表格,确定变量和变量,组织语言即可。

5.寻找实验问题并改进。

考试点::考试点:

1)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

2)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3)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4)影响电力大小的因素。

问题解决策略:首先确定实验目的,然后确定不变量、自变量和变量,分析问题中的实验过程是否混合这些量,平时复习时,重视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法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

计算问题。

1.电学综合计算。

考试点:简单电路的识别、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法则、电力、电力、焦耳法则的基本公式的应用。

问题解决策略:首先识别电路串并联,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相关公式解决。

2.力学综合计算。

测试点:滑轮组、功率、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问题解决策略:首先确定滑轮组绳的段数,然后根据功率、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相关公式代入已知条件进行解决。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