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_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

  考点检索:
  1.文学常识:课内重要作家作品及出处;作家国籍、朝代、代表作;论、说、铭等文体常识;作品体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情节,性格特点;课文涉及的重要文学常识等。
  2.名著导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及《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篇名,名著作者国别、朝代;名著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名著中主要人物及与之相关的重要情节,性格特点;推荐、评议名著;读名著感受,启示等。
  方法点拨:
  1.备考要点面结合,线索清晰。
  (1)点:一网打尽,重点突破,做到点点准。
  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其次,要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开复习。
  (2)线:缕成线,线索清
  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从宏观上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概要识记。让时间、国别、体裁穿针引线,将众多文学常识连成一体。
  (3)面:铺开面,分成块
  我们可将文学常识分成几块,形成小的系统来复习。如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分类,形成四个小系统,掌握这几块知识。

  2.名著阅读复习方法
  (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
  (2)读清内容梗概。
  (3)品味精彩片断。
  (4)把握人物形象。
  (5)注意小说作品的艺术构思及其主要特点。
  (6)阅读对作品的相关评析。
  试题探究:
  【例1】(2015,随州)下列作家、作品,体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讽刺小说
  B.席慕蓉--台湾作家--《贝壳》--散文
  C.契诃夫--《变色龙》--小说--小弗郎士
  D.郭沫若--《雷电颂》--历史剧--屈原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教材中文学常识的把握,难度较小。答题时,首先要紧扣题目中搭配错误的一项这一关键点,然后回忆学过的知识,将课文作者、作者生活的朝代、作者籍贯、课文体裁、课文中人物进行准确的一一对应,切不可张冠李戴。此题的C项中,课文《变色龙》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而小弗郎士则是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人物。所以答案应选C。
  【答案】C
  【例2】(2015,天津)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
  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
  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
  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简述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本题信息源在《西游记》第23回,细读故事结尾处的颂子,它为我们展示了第23回的章回内容,四位菩萨化成美女试验师徒取经决心、意志是否坚定,结合这些内容,回忆故事情节简述即可。通过对八戒无禅更有凡的描述,即可得出他对应的性格特征--意志不坚定、贪图女色和富贵。
  【答案】简述故事示例: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为试探唐僧师徒取经的决心,变为母女,假意招亲。唐僧、悟空和沙僧都不为财货、女色所动,只有八戒愿意入赘,最终受到惩罚。性格特点:取经意志不坚定,贪图女色和富贵。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标点符号中考预测

欢迎点击语文360网站(www.yuwen360.com), 查询中考相关信息。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