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中考作文写作提分指导:七招打造文化底蕴_中考语文

中考作文写作提分指导:七招打造文化底蕴

  所谓文化底蕴法,就是文章选材要体现文化的积淀,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或民间文化的存在方式,展示文化品质,体现文化精神。
  文化底蕴法通常有:引用诗词法、名人事例法、事件运用法、意象运用法、情景再现法、民俗底蕴法、名著改造法等。
  引用诗词法,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当代诗歌入文,营造一种诗香氛围。
  名人事例法,是指写作中将名人事例、精神品质、诗词歌赋等作为素材,来表达观点。由于名人事例的广泛性,因此,一个人物可以适应多个话题。
  事件运用法,是指将历史事件或有影响的个人事件当作写作素材。这些事件是时间沉淀的经典故事,容易引起阅卷者的共鸣。
  意象运用法,是指将诗词意象作为文章的象征性物象,贯穿文章始终。这些物象附带着千年文化的情感价值,能够增强文章的意蕴。
  情景再现法,是指用小说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事景、人景、情景,以及诗词意境,通过感性的描述和事件景象,表达自己的观点。
  民俗底蕴法,是直接描写民俗生活场景,通过民间生活方式的再现,传递关于文化的信息,从而表达自己对话题的看法。
  名著改造法,是直接借用古今中外的名著情节、人物,进行新的还原或创新,以新的文字世界表达自己的见解。
  不管哪种方法,均以文化材料作为核心素材,以文化精神作为核心价值,以文化语言作为追求,因此,在阅卷场上的高分作文中占了极大比例。
  名题精析
  原题回放根据要求作文。(50分)
  题目:陪伴
  要求:(1)有真情实感;(2)文体自定;(3)不得套写、抄袭;(4)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考题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指向性很强,且有一定的灵活性。陪伴让我们在人生或生活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而且可以相互扶持帮助。我们可以从对父母、朋友、老师感恩的角度写:父母陪伴我们成长,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朋友陪伴我们成长,使我们更加珍惜友情;老师陪伴我们成长,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写灯光的陪伴,看到灯光,就会想到老师,老师就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他们给我们以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灯光的陪伴下,老师的发丝间染上了白霜,而我们却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写书籍的陪伴,它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美好品德的陪伴,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内涵;还可以写传统美德,如谦虚、礼貌等;还可以写人和自然的相生相依而从体裁上看,可以写成记叙文、散文或议论文,甚至诗歌,不受约束,而且便于叙事,便于抒情,便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容易创新。
  佳作赏析
  陪伴
  河北一考生
  手臂轻扬,一曲激昂铿锵的《赛马》倾泻而出,声声激昂,音音铿锵。每当此时,仿佛置身于苍苍茫茫的草原,策马扬鞭,万马奔腾,多少英雄竞发,马蹄下腾起草叶与飞尘,蹄声隆隆如雷声震响。琴声为伴,轻拂二弦,又仿佛走进那一段段激昂的岁月,一个个豪杰恍若与我为伴。
  琴声激昂,马蹄声急,千里大漠奔袭,六天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皋兰山下开始了一场生死决战。残阳如血,亮闪闪的军刀高高举起,斩尽匈奴,还我大汉太平。一声怒吼,万余铁骑向匈奴冲去。尘土遮天蔽日,地下尽是横陈的尸体,鲜血与泥土装点了大漠塞北。北风冽冽,军旗飒飒作响。霍去病环视周围将士,一万精兵仅余三千,这位铮铮铁汉不禁湿润了双眼,仰天长啸: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琴声铿锵,马蹄声碎,你与五十勇士被胸中的怒火焚烧,眼中布满血丝。誓杀逆贼,为耿大人报仇!呐喊声打破了夜的沉静,此去深入金营,生死未卜,有谁与我同去?如星的目光扫过全场。誓杀逆贼!生死勿顾。五十双愤怒的眼睛足以融化千军万马。生死勿顾,誓杀逆贼!上马!马蹄踏破夜的黑寂。五十勇士深入敌营,当敌人惊恐时,已俘虏张国安于马上,从容退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琴声婉转,马蹄轻扬,千骑飞扬如风般卷过山冈。为首之人如何狂放,左牵黄狗,右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恰少年,风华正茂。劲风起,吹起帽子,一缕华发,斑驳了两鬓,是岁月消磨了青春,还是磨难消磨了少年时的志向?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看门前流水还可东流,我怎可以岁月为由消磨斗志呢?弓如满月,弦如雷鸣,看我射虎雄姿,可否是当年孙仲谋?

  手臂轻顿,一曲而终,可我仍沉浸在曲中。有你陪伴,我还寂寞吗?有你陪伴,怎会寂寞?
  精彩析评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的考场佳作,本文凸显了历史知识的丰厚、诗词意蕴的丰满。文章联想丰富,借一曲《赛马》联想开去,并从中撷取了三个与马蹄声有关的场景表达主题陪伴。马蹄声急中霍去病带兵抗击匈奴,马蹄声碎中辛弃疾金戈铁马,誓杀逆贼,马蹄轻扬中苏轼挽弓射猛虎,可见文章视角开阔,心绪在琴声与历史场景中游走,让作品浸润着厚厚的历史文化的意蕴,彰显了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此外,文章还大量引用古诗文名句,渲染了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氛,衬托出人物的英勇。
  这篇文章因厚实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为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满分作文。
  真题精练
  中考真题(2015河北)作文。(5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____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4)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思路点拨
  这一次,我没有______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作前首先需要仔细审题,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题目给了我们限定:这一次说明要记叙一件事情,可以写成记叙文;我限定了故事的主人公,即自己;没有是尤其需要我们把握住的,命题者显然是让考生就成长中的一件事做自我的肯定或否定,具体是肯定还是否定,还要看我们如何补题。在具体写作时,学生们其实会有一些灵活的选择。如可以写书信体,写给父母,写给老师,写给远方的朋友,讲述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如这次我没有忘记你们的嘱托。还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一件事情,如这次我没有让汗水白流。另外,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写自己的一次失败,如这一次,我没有鼓起勇气这一次,我没有达到目标等。在写作时,要详细说出自己没有的原因、过程、结果等。

中考复习: 中考作文写作提分指导:六个角度谈创新

欢迎点击语文360网站(www.yuwen360.com), 查询中考相关信息。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