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2019年文言文(三)
中考语文2019年文言文(三)察 chá
“察”是形声字,小篆从“宀”部(表示覆盖),祭声(古音相近)。表示仔细观察。
①细看,观察。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梁惠王上》)
②详审,细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考察,审查。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③考察和推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④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
文言文简介: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平常的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