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中考复习

初中化学20个化学易错字及7组易混淆名词 _中考化学

  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一些化学术语用错别字,造成很多无谓的失分.化学姐还记得当年初中有次考试把石蕊写成了石芯被老师课堂上特别点名了,好丧脸的说~现将学生容易出现的这些情况总结如下,容易写错别字的同学可得特别注意咯:
  化学中20个易错字:
  1.化学反应或反应物中的应字写成映。
  2.生成物或反应后生成了中的成字写成存或层。
  3.过滤中的滤字右边部分写成虚。
  4.活性炭或炭黑或木炭或焦炭中的炭字写成碳。
  5.吸附作用中的附字写成复或付或副。
  6.酸碱指示剂中的剂字写成温度计中的计。
  7.石蕊试液中的蕊字写成芯。
  8.酚酞试液中的酚酞字写成酚肽。
  9.酒精灯或燃料酒精中的酒字写成洒。
  10.水槽中的槽字写成糟。
  11.导管中的导字写成到或倒。
  12.爆炸极限中的爆字写成暴。
  13.化石燃料天然气中的然字写成燃。
  14.溶解.过滤.蒸发中的溶字写成容或熔。
  15.溶液的酸碱性中的碱字写成咸。
  16.酸碱中和反应中的和字写成合。
  17.饱和溶液中的和字写成合。
  18.元素中的元字写成原子的原。
  19.化合反应中的合字写成和。
  20.置换反应中的置字写成质或直。
  最易混淆化学名词
  在学习初中化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思相近的词,如果不能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往往就会用错,甚至是张冠李戴,下面就一些常用易混淆名词进行辨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学习。
  1.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外在表现。化学变化是一个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酒精燃烧,表述了化学变化──燃烧;酒精能燃烧,表述了酒精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描述的基础上加一些表示能力的字眼,如易、能、会、可以、难等。

  练习: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
  B.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面包发霉
  C.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2.燃烧、点燃、加热和高温
  燃烧:是反应现象,不是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和高温则是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和高温的目的都是提供反应物所需能量,促使反应发生。点燃是物质直接接触火焰并使其燃烧。加热是物质未直接接触热源而吸收到热量,温度一般不超过500℃,在实验室中,一般用酒精灯提供加热条件。高温一般是指800℃以上,一般的火焰无法达到的温度,在实验室时一般用酒精喷灯提供高温条件。一般只有在固体与固体及固体分解时使用。所以,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点燃、加热、高温要有所区别。
  练习:下列化学反应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氧化铜+氢气铜+水 氧化铜+碳铜+二氧化碳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烟和雾的区别
  烟:是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它属于固体,如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雾:是大量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它属于液体。比如,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发现在瓶口上方出现白雾,这些白雾就是盐酸的小液滴。
  4.气味和味道的区别
  气味是用鼻子闻出来的,味道是用嘴尝出来的。
  5. 焰和 光的区别
  焰:是可燃性气体,熔沸点低、易气化的可燃性固体、液体燃烧时形成的,如氢气、甲烷酒精、硫等。光:是木炭、镁条等高沸点难气化的可燃物燃烧时,温度达不到气化的条件,因此只会发光,不可能产生火焰。如: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发出白光。
  6.浑浊和混浊的区别
  浑浊:是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混浊:是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白色沉淀。
  7. 碳和 炭
  碳:是指碳元素,是一个与化学的元素密切相关的概念,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时使用,如:二氧化碳,碳化物,碳酸等。
  炭:是指无恒定组成及性质的含碳的具体物质。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煤炭等,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