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帮孩子进行学习布局
小学生进入初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会听课,不会记笔记,不会做错事。小学知识比较简单,偶尔听一只耳朵就能听懂,没有形成听课记笔记的习惯。中学的知识比较连贯有逻辑,一点不明白,一点连不上,导致不会做题。所以,在小学阶段,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练习听力和坐姿技巧,比如听完一个故事,让孩子复述一遍,学习钢琴等乐器,不是为了成为音乐家,而是为了让孩子坐好,静下来。
小学阶段的意识可以培养孩子记笔记的习惯。我认为许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他们做笔记。我认为有必要锻炼他们的孩子。多做笔记,慢慢知道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
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改变思维习惯,二是积累文科知识。
改变思维习惯,中学和小学最大的区别就是理科以字母为主,而小学生总是把字母当成一个特定的整数,不考虑一般情况就给出特例。数字的范围不可能从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和实数,要改变这种思维习惯需要很长时间。文科知识的积累在高一也是至关重要的,理科学习任务比较轻,思考量也小。要做好中英文的词汇积累和阅读,一科两科是不可能征服世界的。尤其是小学里很多聪明的男生,语文和英语都是弱项。初三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记忆太大,不牢固,不扎实。再加上物理化学难度越来越大,初三只能应付,很容易丧失斗志。初一时间充裕,要储备一些文科知识。
父母是做什么的?
督促认真完成作业,监督课堂笔记安排,及时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关于初二:初中最关键的时期,今年完成了60%的内容。
做好文科积累,提炼理科学习方法和思路。文科的积累是需要日积月累的,长期坚持很重要。英语,尤其是阅读量,需要三年达到15万字。如果有余力学习,可以考虑从初二开始读初三的文章。如果你能从初三开始阅读高一高二的文章,你就能轻松地参加中考。语文课外阅读的积累也很重要。多读,多写,多背,这是很常见的做法。当阅读和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很容易做到。积累和培养兴趣爱好是需要时间的。理科数学知识难度开始增加,物理开始学,让很多孩子不舒服。更重要的是让随时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知识点方面,60%的数学知识点都是初二完成的,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保证。问题是从基础知识上找切入点。高一高二,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