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页 > 中考网 > 备考经验

如何应对青春期少年暴躁脾气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如何应对青春期坏脾气的信息,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以前我在关于青少年生理发育的文章里也讲过青春期性格和脾气变化的原因,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断的问,问类似的问题。为了让家长更直观的理解这类问题,我不妨换个角度来说。

首先看一些家长的抱怨。

投诉一:孩子在幼儿时期和童年时期脾气都很好,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就让我觉得怪怪的,容易发脾气,看不懂他(她)。

投诉二:孩子上小学,脾气比较温和。为什么他进入初中后完全变了?几分钟前,我心情很好想和你聊聊,但是几分钟后,我的心情突然变得很糟糕,有时甚至会声嘶力竭地尖叫。怎么回事?

投诉三:我家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经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敲门或者直接闯进去,他(她)就会发脾气。他怎么能像疯狗一样?

投诉四:孩子现在14、15岁,越来越不讲理了。如果他或她提出要求,你拒绝或不同意,他或她会很痛苦。有时候他的话很难听,脸色也很难看,真的让我受不了。

投诉五:孩子什么都乐意说,学习就别提了。他一说起这件事,就会生你的气,好像他(她)在为我学习。为了让他好好学习,我好好演讲了3600元,却完全不理你。说多了会生气说我好管闲事。你认为我不应该负责吗?

二、青少年脾气不好的原因分析。

父母仍然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的孩子。父母如何面对童年的孩子?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我应该像个尽职尽责的保姆。这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家长完全不知道。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走向独立的过程。独立的意义在于,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手和大脑做自己的事。如果父母什么事都愿意帮孩子,结果就惨了。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但是因为父母过于勤快,孩子逐渐失去独立的本能,变得懒惰。

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听过一句话,越懒的人呆着,吃的越多,越馋。这不是我编的,而是我们的祖先通过生活一代又一代总结出来的哲学。小时候孩子偷懒的时候,想想。过了青春期,不是懒吗?一个人不愿意付出最少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所以,孩子偷懒的时候,你让他这样那样,他自然会很有耐心。因为在青少年眼里,这些小事都应该由爸爸妈妈来做,好像一切都与他或她无关。

(2)父母对问题简单粗暴的处理容易导致青少年情绪对立。有传统观念的父母往往下意识地要求青少年服从。我的话是圣旨。如果你不服从,我会很生气。如果父母仔细考虑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你会发现他们往往会责备孩子,有时候你的责备可能是有道理的。比如,当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聊天、或者沉醉于小说世界时,你突然粗暴地打断他们的孩子,或者无理地拒绝他们继续。再照看一下孩子,一定要找你麻烦。当你不停地说话时,孩子们会粗鲁地面对你。

父母对问题的处理简单粗暴,往往会让孩子原本很好的心情很快变得阴云密布,然后就会有风波。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绪,只要父母的情绪不好,孩子的情绪就会马上变差,这种负面情绪在彼此的情绪对立中不断强化。长期以来,只要父母对孩子简单粗暴,青少年就会粗暴地面对对方。试想这种亲子关系,教育呢?我想,即使是面对面的陌生人。不知道我说这些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在问自己作为家长?你会以什么态度和心情面对孩子?

(三)父母缺乏修养,使孩子逐渐失去与父母沟通的兴趣。当今社会,很多父母几乎因为社会同化而迷失自我。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同时又不愿意学习。结果脑子空空如也,只剩下铜臭味和对名利的追求。再看孩子,他们是随着时代的步伐成长的。一方面,他们享受着父母辛勤劳动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经不起风雨的挫折。在溺爱中长大的青少年就像温室里的兰芝。如果他们受到一点刺激,心理上就会受不了,很容易生气,觉得全世界对他都不公平。所以,涉及到父母的修养。什么是修养?是你的气质,知识,控制情绪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养育孩子的能力。

父母很少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也不愿意用脑子思考,不愿意用笔写字,所以常常觉得脑子空空的。无论什么时候面对自己的孩子,只要张嘴说话,都是空话,空洞的说教,甚至是一些不着边际的套话。青少年很容易不喜欢,因为这些话他们已经听了很多遍了,一点都不感兴趣。其实父母说的话并不能从心底唤醒孩子的自尊、自立、自强的感情。追风往往会让父母看起来特别俗气。没有个性的父母,恰恰是孩子看不起父母最重要的,因为在这种氛围下,孩子渴望看到的是正义、公平、责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