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下面这9招并勤加练习,作文水平才会提高
使用下面这9招并勤加练习,作文水平才会提高
经常有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憋来憋去也憋不出几个字来,
针对这样的情况,
使用下面这9招并勤加练习,
作文水平才会提高
一、写外貌不用有
说到写外貌,大多数同学的作文会写成类似的句子: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修改如下: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单写说
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可以提升细节描写的技巧。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如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
四、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当写作文时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
比如,写春天不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被别人用滥的成语。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学生可以尝试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因为这是我们最容易用到的词。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可以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
六、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是个不错的技巧,如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事情就给叙述完了,没有细节)。
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七、一秒钟的事写300字
也就是说,用300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
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某某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
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
八、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学生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
九、字数三四五
也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学生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这样的作文就会有语感,读起来也会舒服很多。
如: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
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这样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writing ability)是言语能力的一种。指个体的书面言语表达能力。关于其结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理解。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有人认为它包括写作思维、观察分析、选词选句、布局谋篇、模仿范文等能力;有人认为它包含审题、立意、搜集材料、选材和组材、语言表达和修改作文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