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建于1949年10月,与共和国同龄。前身是贺龙元帅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军政大学音乐部”,是为适应解放大西北战略培养文艺干部应运而生。
1950年改称“西北艺术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1953年调整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
1956年学校音乐、美术两系分别建校,音乐系改建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
1957年学院整体搬迁至西安市南郊雁塔区长安中路现址。
1960年正式定名为西安音乐学院,至改革开放前一度更名陕西艺术学院。
1980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
198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7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9年1月成立了研究生。
2010年12月9日,成立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有专任教师32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1人、“百人计划”艺术人才1人、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三五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2人被遴选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科、艺术学理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6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254人 。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设有音乐教育学院、现代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系、管弦系、民乐系、声乐系、钢琴系、舞蹈系、视唱练耳教研室、基础部、艺术学理论研究室12个教学单位 。有10个本科专业、57个专业方向。
院系专业乐教育学院音乐教育系以本科为主,同时招收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 现代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学,文化产业管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系作曲、指挥等专业方向声乐系本科、研究生层次民族器乐系研究生、本科生、附属高中、附属初中四个层次管弦系18个专业方向钢琴系钢琴、手风琴、双排键舞蹈系舞蹈编导、芭蕾、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舞蹈理论等多个学科方向研究生部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截至2013年,学院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
?特色专业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音乐表演
?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交响乐队训练与表演课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截至2013年底,西安音乐学院共有2个国家级研究中心、2个省级研究中心。
国家级
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西安鼓乐学术馆
省级
赵季平工作室
西北民族音乐展览馆
科研成果学院注重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截至2013年有在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金奖、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与合唱银奖、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音乐作品50余套。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至2012年,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已达34.8万册(件、套),有电子文献5万册、各类工具书790种,其中音乐类261种。
学术期刊
学报《交响》创刊于1982年,是面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音乐学术季刊,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本标志由“乐”字为设计主体,构形似“金钟”,表现出音乐在人类文明中的源远流长;英文“music”变异分散,组合融入“乐”字其中,体现出民族风与国际化的接轨;标志中心“art”的首写字母“a”是英文第一字母,体现出学院立足传统,迎接挑战,创建一流音乐院校的雄心与魄力;千年古都的城墙纹饰远接周秦汉唐文化传承,近汇三秦热土地域精粹,诠释了学院“立幽幽秦中之根,沐绵绵八水之源,承雄雄长安之乐,颂欣欣天地人和”的人文积淀。体现出西音人扎根黄土地,放歌新时代,开拓创新,博采众长,在艺术上坚持传统与时代的交融、民族与世界的互动,可谓传音之源远,达院之任重。
本标志设计精美简洁、图案庄重圆满、色调和谐,形神统一、创意独特。深刻蕴涵着回眸历史、放眼未来、开拓创新、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理念。突出了西安音乐学院的历史特点和办学内涵。
校训明德教化 乐音至善
一是典出有据,历史文化色彩浓厚,分别引自《礼记?大学》、《荀子?王制》和《礼记?乐记》等古代典籍;二是内容完整,涵盖了大学的“德治”理念、教育的“教化”功能和大学教育所追求的“至善”境界,与“治世之音”??美妙的乐音统一在一起,色彩鲜明,内涵深邃,较为完美地体现了西安音乐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三是特色突出,彰显出学院作为音乐艺术高校的特点;四是反映了几代西音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打上了本院校园文化的烙印。作为“文化名片”,凝结着地处陕西的西安音乐学院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五是作为一种格言、箴言或座右铭,琅琅上口,便于传承与实践,对青年学子具有较好的引导训育作用。
校庆标志校庆标志主体图形元素是高低音谱号和数字“60”,通过创意变形处理,两者完美结合为“60”周年庆典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六十甲子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旋转上升的一个轮回,因此,设计上强调圆润柔美和旋转动感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红色寓意辉煌的历史和锦绣的前程,充分体现校庆“隆重热烈、特色鲜明、节俭实效”的喜庆气氛,赋予了校庆崭新的视觉形象。60周年校庆标志贺龙
朱丹
柯仲平
钟纪明
刘蒙天
夏康林
赵季平:中国著名作曲家,2009年12月16日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197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 曲系,现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屠冶九: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鲁日融:中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二胡演奏家,现任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饶余燕: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刘大冬:音乐教育家,指挥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高士杰:1958年起任教于西安音乐学院,曾任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现任音乐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纪溪坪:中国著名作曲家,学者,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吕继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甘肃天水人,海政文工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政府津贴。1982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于陶立玲教授,获学士学位。
夏滟洲:博士,教授,现任职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
白陆平: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程天健: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硕士生导师。
罗艺峰: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智慧:中国著名作曲家,1975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
徐良:战斗英雄。
党宁:2006年7月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曾参加过的主要比赛与成绩:2006年超级女声长沙唱区七强,百事新星大赛陕西赛区最佳人气奖,蒙牛随变炫舞大赛第三名。代表作品有《世界都亮了》,现所属橙天娱乐。
何璐:因演唱电视剧《金粉世家》的片尾曲“让她降落”走进千家万户, 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
毛妮卓玛:非同凡响全国十强,2011快乐女声成都50强。
樊博:新生代歌手,2012天籁之声亚军300万打造基金得主,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
风云学长:
作曲家:赵季平、纪溪坪、张豪夫、程大兆
歌唱家:吕继宏、和慧、杨洋、俞静、白萌、陈勇
指挥家:鲁日融、刘大冬、阎惠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