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陕西省 >>西安市 >>长安区 >>西安邮电学院
西安邮电学院
电话 : 029-85383168
地址 : 中国西安长安南路563号
中考网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长安区
高考网 : 陕西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西安邮电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陕西省邮电人员培训班,195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院,文革期间逼迫下马,1980年恢复筹建,1986年正式招生,原直属邮电部管理,1999年改为信息产业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建,以陕西省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西安邮电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理、管、经、文、法相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 1991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1997 年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2000 年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信息产业部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3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使用, 2004 年开始研究生教育,实现了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的双突破。学院于 1998 年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2006 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
学院根植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座落在西安市南郊文化区,分新老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 1220 亩。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现已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
截至 2006 年 7 月,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高职生等共计 14404 人。现有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控制系、经济管理系、信息与管理工程系、经济与贸易系、应用数学与应用物理系、外语系、社会科学系等 10 个系,以及体育部、信息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机构。有 34 个本科专业, 3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1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经济学等 3 个学科,先后于 2000 年和 2001 年被信息产业部和陕西省评为省部级重点学科。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 ASIC 设计中心、软件工程实验室、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仿真实验室、邮政信息网络实验室等 5 个实验室,于 2000 年被信息产业部评为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主办的《西安邮电学院学报》及与其它邮电高校联合主办的《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 20 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作为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 APT )和东盟( ASEAN )培训任务的高校,我院先后为亚太和东盟 13 个国家培养了多批电信领域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我院是国际电联( ITU-T )中国互联网培训中心之一,还与美国思科公司( CISCO )、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 NT )及国内的华为公司、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著名企业建立了科研和人才培训方面的密切联系。
建院以来,我院人才辈出,遍及华夏,已为国家培养了 3 万多名各类高级人才,成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高级专门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毕业生大多在通信运营企业、制造企业及高校和科研机构就业,都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不少人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一些还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薛涛海、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胡济生、陕西省邮政局局长王宝成、新疆自治区邮政局局长阿不来提、广东卫星通信公司总经理董建良、山西省电信公司副总经理元建兴等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为国家的通信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院成为省内外广大考生竞相报考、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学校。历年来,我院在多数省份招生录取分数均在当地一本分数线之上。 1999 年在网大首次主持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院综合指标名列全国千余所高校第 191 位, 2001 年上升到第 125 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人民邮电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及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多家媒体多次报道过我院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成就。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教育部党组成员田淑兰,中共陕西省委常委、教工委书记郭永平,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等领导同志,于
办学历史

西北邮电学校、西安邮电学校时期

西安邮电学校

1950年初,国家进入全面经济恢复时期,为了迅速发展人民邮电事业,急需培养邮电业务管理和技术人才,西北邮电管理局创办了陕西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和甘肃省邮电人员训练班。

1952年4月1日,西北邮电管理局决定,将陕西、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合并,正式成立西北邮电学校。

1953年6月1日,邮电部将西北邮电学校改名为西安邮电学校。

西安邮政学校时期

1955年5月1日,邮电部将西安邮电学校改名为西安邮政学校,正式列入国家中专学校系列,并抽调干部组建西安报务学校。

1958年5月1日,邮电部决定撤销西安报务学校,并入西安邮政学校,增设电信专业,将校名改为西安邮电学校。

1953年到1958年,西邮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一所以邮电管理为主,兼容电信技术专业的邮电中专,为西北邮电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接办了小寨邮电局、临潼邮电局作为实习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西安邮电学院时期

西安邮电学院

1959年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西安邮电学院正式成立。开设的专业有线电通信工程、无线电通信工程、物理师资等专业。同年9月7日,第一批本科生200名入学。学院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土洋结合、自制设备、开展工业生产,先后建立金工、电工、有线、无线四个车间,生产有屋脊滤波器,氖灯小交换器等产品,创产值40余万元,同时学院还大搞科研评比,先后完成科研项目102个,其中热敏电阻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2000年5月22日,学院长安新校区征地签约仪式举行。同年10月10日,学院与长安政府签订了建校合同,新西邮的建设提上了日程。2002年5月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杜平同志任党委书记,田东平同志任副院长,主持工作。

2003年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近4000名新生入住新校区。2004年下半年院主体迁移至长安校区办公。

2003年7月,国务院委员会审核批准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西安邮电学院的办学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4年学院开始招生研究生。

2006年学院以优异成绩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2007年荣获省级“依法治校示校”称号。

西安邮电大学时期

2012年3月29日,中国教育部教发函[2012]54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置西安邮电大学的函”批准西安邮电学院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 ?

2012年5月6日,西安邮电学院正式更名“西安邮电大学”挂牌仪式在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北门举行 ? 。

2016年7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邮政局签约共建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12月20日,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

2017年5月,西安邮电大学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联合成立陕西高校“长安联盟”。 ?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2018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36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60余人次。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教学团队14个。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8月,学校有5个部级实验室,5个省级科研中心,19个校级研究机构。

西安邮电大学科研基地  名 称 审批部门 审批时间 1 信息产业部ASIC设计中心 信息产业部 2000 2 信息产业部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 信息产业部 2000 3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软件工程实验室 信息产业部 2000 4 信息产业部邮政信息网络实验室 信息产业部 2000 5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仿真实验室 信息产业部 2000 6 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08 7 陕西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陕西省教育厅 2009 8 陕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支持中心 陕西省工业 和信息化厅 2009 9 陕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研究中心 陕西省工业 和信息化厅 2010 10 西安现代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陕西省社科联 资料: 序号 校级科研机构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范九伦 通信与信息工程 学院 2 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 赵季红 通信与信息工程 学院 3 电子工程研究所 陈 明 电子工程学院 4 软件工程研究所 王忠民 计算机学院 5 综合自动化研究所 王文庆 自动化学院 6 企业发展研究所 陇小渝 管理工程学院 7 邮政科学研究所 樊相宇 管理工程学院 8 产业经济研究所 张 鸿 经济与管理学院 9 电路与系统设计研究所 徐东明 深亚公司 10 信息与计算科学研究所 徐建刚 理学院 11 人文科学研究所 张学广 人文社科学院 12 体育科学研究所 李 静 体育部 13 信息产业经济系统仿真实验室 张 利 经济与管理学院 14 市场调查策划中心 张 鸿 经济与管理学院 15 商业智能研究所 周晓辉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移动互联网研究所 张鹏 通信与信息工程 学院 17 图像信息处理研究所 刘颖 通信与信息工程 学院 18 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袁小陆 外语系 19 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 惠小强 理学院? 科研成果

至2012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2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2009-2012学校科研项目到位经费1965.10万元,高职人员人均3 .88万元。该校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1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41篇,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科研成果2项获发明专利,20项获省部级奖,13项获厅局级奖,8项得以推广,科研产值达1000万。

2018年,学校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虎符TePA”成为在信息安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第一个国际标准。研发的GPU芯片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为陕西省“十三五”重大产业化项目。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0余项;全校教职工共发表论文15000余篇,其中,被SCI、EI 收录论文30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00余项,出版教材、著作等400余部 ?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学校图书馆藏纸质图书近150万册,涵盖了通信、信息、计算机、经济、管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政治等相关学科。馆藏中外文电子图书28万余册。通过联采、自购、自建等方式,建立了16种中文文献资源数据库、5种外文文献资源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道琼斯全球资讯教育平台、智联起点考试网、北京国道标准专题库、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IEL)数据库、北京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Link)数据库、中宏经济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数据库以及西安邮电大学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数据库、西安邮电大学教工论文数据库、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数据库3种自建数据库。 ?

学术期刊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原《西安邮电学院学报》)是西安邮电大学(原西安邮电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贯彻党的“双百”方针,遵守有关法规政策,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坚持学术性和应用性的办刊宗旨。为满足学校师生和通信业科研,管理人员的学术交流需求,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刊登信息与通信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信息经济与管理、信息产业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校训: 爱国 求是 奋进

爱国 ---- 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全体师生员工以为祖国贡献全部力量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为华夏的重新崛起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为报效社会主义祖国刻苦学习、净化心灵、完善自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美满幸福,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贡献全部的聪明才智,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求是 ---- 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西安邮电大学

养成严谨、踏实、认真扎实的科学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苟且、不粉饰。以不不屈不挠的精神,执着地探索真理,追求真知。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避艰险,勇往直前,对待科学技术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百折不回,为科学 献身。学要有所成,事在有所为,奋力攀登科学高峰。

奋进 ---- 勤奋好学,奋发进取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信息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西北,服务全国。以本科教育为主,创造条件开展研究生教育,优化结构、加强管理、稳步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以工为主,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理、管、经、文、法相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全国知名、西部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歌

西安邮电大学校歌

作词:不详

作曲:夏正华

我们的歌声啊,歌声多豪迈

我们的青春,青春闪光彩

我们的脚步啊,脚步多坚定

我们追赶着新时代

追赶着新时代。

桃李满天下,学科创品牌

我们为信息产业开创未来,开创未来

这里的学子啊,学子最勤奋

这里的特色,特色最现代

这里的今天,今天多美好

这里的明天,这里的明天

明天更灿烂。

开发大西北,信息通四海

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社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各类社团共有42个,呈现出“缤纷社团、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全省高校活动比赛中,大批社团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英语俱乐部等一批优秀社团获得“省级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学校社团包含体育、科技、社科、文艺、综合五大类别。社团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第二课堂,更是新时期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组织。

??社团名单 :DIY电脑俱乐部、MT音乐俱乐部、军事爱好者协会、网络俱乐部、书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异度空间、动漫社、图管会 、羽毛球协会、魔术爱好者协会、英语俱乐部、乒乓球协会、影视爱好者协会、辩论社、排球协会、拉丁舞社、绿色环保协会、轮滑社、地理协会、法律爱好者协会、体育论坛、人文社、爱心阵地、炫武武道社、哲学社、戏剧社、棋类协会、历史协会、篮球协会、网球俱乐部、马列理论读书社、精武体育会、足球协会、零距离协会、精英实践社、花式篮球协会、心理爱好者协会、阳光社、YOB街舞社、创业协会、文学社

文艺活动

西安邮电大学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在加强学校对外文化交流、提高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文艺活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华彩乐章音乐节》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全校以及社会上形成了相当的影响。红五月大合唱比赛更是得到了各院系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学校军乐团受到其他高校以及社会上的邀请进行表演,受好评。

体育活动

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具有单独招收田径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竞走、中长跑是学校传统优势项目。曾为中国、陕西省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学校田径高水平运动队在全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六项,第二名四项;第三名三项。

曾2人次4破亚洲纪录,1人2破全国纪录,2人次5破全国大学生纪录,7人次14破陕西省大学生纪录。

学校各代表队在陕西省大学生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高水平运动队为学校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促使广大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之中,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我部精心设计、策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 2011年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体育局、共青团陕西省委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优秀单位。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杨更社 校长 范九伦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苏华 党委副书记 张新柱 纪委书记 孙冰红 副校长 贾明远、安增旺、巩稼民 总会计师 冯智纲? 历任领导

彭洪志西北邮电学校校长;

扬振五 西安邮电学校校长;

吴振兴西安邮电学校校长 1954.9-1955.5;

杨?西安邮电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于江 西安邮电学院党委书记 ;

史云峰西安邮电学院校长;

马国新 西安邮电学院党委书记;

邓震垠西安邮电学院校长;

韩曾贵 西安邮电学院党委书记;

张义俊西安邮电学院党委书记;

何锁柱 西安邮电学院校长;

杜平西安邮电学院党委书记;

田东平西安邮电学院校长;

董小龙西安邮电大学党委书记;

卢建军西安邮电大学校长。

卢建军西安邮电大学党委书记

兼任西安邮电大学校长。 ?

知名校友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薛涛海;

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胡济生;

陕西省邮政局局长王宝成;

新疆自治区邮政局局长阿不来提;

广东卫星通信公司总经理董建良;

山西省电信公司副总经理元建兴;

陕西省渭南市委书记李明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李文博,石油钻井泥浆泵智能控制系统的专利获得者。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西安思源职业学院

西安阿斯顿英语学校

陕西海荣技术学校

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陕西省民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西安工业学院附属中学

陕西省烹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周至县职教中心

西安贯通外国语培训学校

西安爱华女子培训学院

西安体育职业学校

西安外事服务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