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陕西省 >>西安市 >>雁塔区 >>西安财经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电话 : 029-85252189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小寨东路64号
中考网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雁塔区
高考网 : 陕西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西安财经学院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由陕西省主管,以经济和管理类学科为主,经、管、文、法、理、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古都西安,与驰名中外的盛唐人文名胜大雁塔和壮丽典雅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毗邻,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历史积淀丰厚。学院占地面积1579亩,校舍建筑面积52.45万平方米,藏书151万册,中外文期刊1634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629万元。
学校设有经济、管理、会计、统计、信息、文法、政治与行政7个二级学院和研究生、公共外语、体育3个教学部。拥有统计学、企业管理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5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开设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24个本科专业,涉及一级学科14个,拥有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财政学、经济法学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统计学、金融学、法学3个省级名牌专业。目前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353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860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329人,近百名外籍专家和国内著名统计学家、经济学家、人文学家受聘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拥有西安统计研究院、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陕西省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西部农村公共经济研究中心、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中心3个校级科研基地。建有中央与陕西省共同资助建设的金融与证券投资实训中心、财税信息化管理实训中心、企业策划与设计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大学物理实验室等22个实验室(实训中心)和102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2-2006年,我校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885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625篇,权威期刊发表及EI、SCI、ISTP收录学术论文50篇;出版专著、教材133部,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1项,有33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统计与信息论坛》,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比利时、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5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布莱德福大学、格拉摩根大学、美国库克大学、拓玛斯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完成了比利时弗拉芒政府资助的发展合作项目、“联合国P-44项目”、“欧盟在华投资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
学校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万名经济管理人才,积淀了较为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西安财经学院在国家教委组织的2007年度评估中以18个A 1个B(共19个指标) 获得优秀,与我们基本同时完成评估的交大获19个A,师大18A1B,此这次评估的结果对我们发展中的西安财经学院是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我校正以此为契机坚定走自己特色的办学道路,西安财经学院必将成为我国的财经院校重镇。
办学历史
合并前 学院历史沿革图

原西北贸易学校

1952年,西北贸易学校成立。

1954年8月,西北贸易学校更名为陕西省西安商业学校。

1958年6月,更名为西安商业学校。

1972年7月,更名为陕西省商贸学校。

1985年1月,更名为陕西商业专科学校。

原陕西财经学校

西安财经学院校园风景

1960年5月,陕西财经学校成立。

1964年5月,更名为陕西省财政会计学校。

1972年8月,更名为陕西省财经学校。

1986年1月,更名为陕西财政专科学校。

原西安基础大学

1978年12月,西安基础大学成立。

1988年6月,更名为陕西工商学院。

原西安统计学院

1984年9月,西安统计学院成立。[1]

合并后

1996年5月,经教育部门同意,陕西商业专科学校、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

200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

201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协议,共建西安财经学院。[2]

2017年11月1日,陕西省教育厅根据有关要求,依据陕西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察评议意见,拟向教育部申报西安财经学院更名“西安财经大学”,并进行公示。[3]

2018年11月30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2018年12月,教育部同意“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4]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国家、省部级专家39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
省级教学名师:于璐瑶、尚宇梅、胡碧、康萍、陈晓莉、薛小荣、丁巨涛、铁卫、张瑞年、刘小冬、周作斌、王佐仁。[5]

省级教学团队

序号 年度 名称 负责人 1 2007年 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 胡碧 2 2008年 统计学专业教学团队 王佐仁 3 2009年 经济学教学团队 胡健 4 2011年 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 薛小荣 5 2012年 财政学专业教学团队 铁卫 6 2013年 投资学专业教学团队 王小霞 7 2013年 数学专业教学团队 朱少平 8 2014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团队 康萍、蒋梦莉 9 2014年 法学专业教学团队 崔艺红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下设经济学院、统计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13个二级院部,开设47个本科专业。

二级院部 开设专业 经济学院 金融学、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税收学、投资学、贸易经济 统计学院 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数学 商学院 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学 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农林经济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工业工程、工程造价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法学院 法学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环境设计、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新闻学、秘书学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城市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商务英语 继续教育学院 ?? 国际教育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体育教学部 ??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

授权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新闻与传播、工程、工商管理、会计。[6]
重点学科
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统计学。
省级重点学科: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财政学、经济法学。
省级特色学科: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12个省级一流专业、35门省级精品资源课、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3年至2017年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7]
国家级特色专业:统计学、财政学、会计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统计学、会计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统计学、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法务。
省级特色专业: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省级名牌专业:统计学、金融学、法学。
省级一流专业:统计学、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法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物流管理、工程管理。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西安财经大学-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贸易与经济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信息化实验教学中心、统计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双语示范课程:西方财务会计。[8]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序号 年度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2003年 知识产权法学 周作斌 2 2004年 国际金融 陈春生 3 2005年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陈晓莉 4 2006年 统计学 王振龙 5 2007年 宏观经济学 丁巨涛 6 2008年 财政学 李社宁 7 2009年 金融学 胡碧 8 2009年 审计学 陈淑芳 9 2010年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尚宇梅 10 2011年 体育(3)、(4)足球 吕向明 11 2011年 国际贸易 刘丁有 12 2012年 统计学(升级改造) 朱钰 13 2012年 财政学(升级改造) 李社宁 14 2012年 国民经济统计学 宋淑萍 15 2013年 审计学(升级改造) 陈淑芳 16 2013年 抽样调查 于斌 17 2013年 保险学 刘树枫 18 2013年 管理信息系统 邢喜荣 19 2013年 微观经济学 郑毅敏 20 2013年 税收学 李爱鸽 21 2013年 成本会计学 盛碧荷 22 2014年 金融学(升级改造) 胡碧 23 2014年 (升级改造)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尚宇梅 24 2014年 高等数学(经管类) 葛健 25 2014年 会计学 贡晓军 26 2014年 财务管理 马国清 27 2015年 国际金融(升级改造) 张宏丽 28 2015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升级改造) 陈晓莉 29 2015年 宏观经济学(升级改造) 丁巨涛 30 2015年 体育 足球(升级改造) 吕向明 31 2015年 国际贸易(升级改造) 刘丁有 32 2015年 ERP原理及应用 康萍 蒋梦莉 33 2015年 电子商务概论 邢苗条 刘红梅 34 2015年 网络营销 杜延庆 35 2015年 计量经济学 颜卫忠

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一览表

学术研究
科研基地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拥有9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7个校级科研基地。[9]

省部级研究基地

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 西部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西安统计研究院 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陕西省统计研究中心 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陕西省信用研究中心 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基地

陕西能源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现代管理决策与对策研究中心 西部农村公共经济研究中心 西部法制研究中心 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中心 文学创作与文体学研究中心 影视艺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02-2007年,学校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790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2092篇,权威期刊发表及被EI、SCI、ISTP、CSSCI、CSCD收录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47部,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4项,有39项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2018年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纸质图书累计馆藏量192.98万册,电子图书53.64万册,在订印刷型中外文报刊1990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71个,其中自建数据库9个。

学术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创刊于1986年,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由西安财经大学与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教分会联合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设统计理论与方法、统计应用研究、统计调查与分析、统计史研究、统计教育、观点综述、国际统计动态、争鸣、书评等栏目。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陕西省高校权威社科学报、陕西省高校精品社科期刊。[10]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即原《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大学主办的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综合经济类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财政与税收”、“会计与审计”、“西部经济”、“丝绸之路研究”、“金融研究”、“宏观经济”、“秦文化与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三农问题”、“社会保障”、“贸易经济”、“旅游经济”、“法学论坛”等。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7年版)、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陕西省高校权威社科学报、陕西省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文化传统
校徽 西安财经大学校徽 西安财经大学校徽形状为圆形,标准色为绿色,蓝色、红色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三种颜色有严格的色彩坐标参数。正中间为学校英文名简写“XUFE”,英文名下方1952表示学校创办于1952年,上方、下方分别为学校英文、中文校名。
校训 校训:博学?明理?立诚?济世
“博学”出自于《 论语?子张》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礼记?中庸》也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之说。“博学”指广泛学习,也指学问渊博,还有博大宽容、兼收并蓄之意。以此倡导师生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明理”意指明学理,明事理,明做人的道理。“立诚”二字体现了学校“诚信”的特色。孟子认为为“诚”为“天之道也”、“人之道也”,宋明理学认为“诚”为德之本,亦是做人之本。“济世”原意为救助世人,此意为追求远大理想和目标,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济世”也突出了学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经世济民的愿景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11] 。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杨涛 党委副书记、院长 方明 党委副书记 凌喜春、阎东明 纪委书记 薛博 副院长 孙宝柱、丁巨涛、李萍、傅彤、李佼瑞?
知名校友

丁云祥:陕西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江小涓:2011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王莉霞: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 燕:陕西大唐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西安仲裁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青联常委。

吴晓康:西安达生实业企业集团总裁。

张文波:任陕西省物价局局长。

张社年:陕西省林业厅厅长。

刘晓燕:陕西省财政厅厅长。

王改民:陕西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委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万迪?: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组织与管理系主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雷家?: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吴 敏: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兼任“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顾问。

傅德印:兰州财经大学校长,统计学家。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西安思源职业学院

西安阿斯顿英语学校

陕西海荣技术学校

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

陕西省民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西安工业学院附属中学

陕西省烹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周至县职教中心

西安贯通外国语培训学校

西安爱华女子培训学院

西安体育职业学校

西安外事服务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