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29日。它的前身为广东汕头教育学院(1982-2002年)、汕头幼师(1970-2002年)、汕头商业供销学校(1964-2002年)、汕头机电学校(1976-2002年)。2002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在“争创省内一流、部分专业国内领先”的同时,积极与国际先进教育接轨,现已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三年专科毕业后可直接进入胡佛汉顿大学攻读本科(一年)获得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学院还与国内数所著名本科院校达成合作办学协议,以利于学院毕业生在国内继续深造。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东墩校区前身是汕头机电学校学校,创办于1976年,是粤东地区办学时间较早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承担工科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任务。校区地处汕头中心城区??金平区南墩蛇针路8号,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校区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配备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图书馆、体育运动场及计算机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汽车拆装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金工实验室等教学、生活及实习实训场所。
校区拥有一支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教职员工5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人,中级职称
的教师16人,多数教师属双师型人材。学校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娴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现在校学生人数1000多人,分属六个专业,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机电技术人才尤其受企业青睐。
东墩校区开设的专业是:1、机电技术应用,2、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方向),3、电子技术应用,4、汽车运用与维修,5、计算机及应用,6、计算机软件(蓝领方向),7、计算机教育,8、初等教育(数学)。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新津校区的前身是汕头商业供销学校,创办于1964年,是汕头市一所创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全日制财经营销类普通中专学校。2002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是学院中专部的一个校区,主要承担财经类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任务。学校位于城市规划绿带区中的汕头特区珠池外充公,毗邻韩江支流新津河及汕头海湾大桥,与旅游景点妈屿岛隔海相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为29210.54平方米(约44亩),建筑面积14252平方米,有教室三十间(每间标准位数60位),电脑室三间(现有电脑217台),语音室两间(共140个座位),多媒体教室八间,会计模拟实验室一间,烹饪模拟实验室一间,图书室一间(现有藏书37000册),运动场一个(面积有7000多平方米)。主要设有财会电算化、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英语(五年大专)、中文(五年制大专)、烹饪与管理(潮菜方向)等专业。
校区拥有一支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在编在职人员60名,其中,专任教师36名,行政人员24名。另有行政兼课及外聘教师18名,外聘工作人员30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7名,中级职称23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共有32名。校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38人,凭借校区的师资优势及深厚的办学底蕴,新津校区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该系教学、科研力量较雄厚,教师中有曾梓教育基金奖三等奖获得者2人,省南粤教坛新秀1人,市优秀新秀1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先进劳动者1人,市优秀教师5人,市优秀班主任1人,市第三届十佳青年科技带头人1人,市政府首届政务咨询员1人,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历史)组长1人。
该系教师共出版个人专著5部,合著8部,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著获省、市有关奖项,主要有: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门业委员会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广东省第三届期刊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三等奖,广东省教科研成果“黄华奖”二、三等奖,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一等奖以及市级奖多项。
共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教育科研项目三项、市级课题多项,均取得较好成果,在省、市同行中有一定影响。该系注重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长期坚持学术讲座活动,坚持对学生进行“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在学生中长期开展“三字一话”、“小论文”、“读书笔记精品展”等活动,在汕头市天竺中学、海棠中学、金砂中学等中学均建有常年见习基地,学生中现有社团和自办刊物有:“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班、“潮汕文化研究小组”、“星野剧社”、《红河谷》、《牧草天》、《教与学》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写作、文体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全系师生正团结一心,争取在教学科研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自然科学系由原汕头教育学院数学、物理、生化、地理四个学系合并组建而成。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现设有数学教育、生物教育、化学教育、物理教育、地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生化实验技术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小学教育(数学与科学方向)等专业,现有22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852人,是学院规模较大的学系之一。
该系重视教学研究工作,重视良好学风的树立,2002年合并组建以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学院首次组织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中,通过率86.9%,名列全学院第一,2003届毕业生在各地组织的新教师竞争上岗考试中也取得好成绩。
网络实验室机电工程系简介该系注重培养学生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2003年5月汕头市劳动局技能鉴定和考核中心组织的技能实操考核中,通过率高达94%,得到了汕头市劳动局的高度评价。全系师生正齐心协力,争取在教学科研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计算机系组建于2002年9月,目前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教育、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五个专业。目前全系共有25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100人,其中师范类学生530人,非师范类学生570人。该系现有专业教师39人,其中副教授、高级讲师等副高职称以上6人,讲师、工程师16人,助教17人,教师中有硕士研究生10人,本科生29人(其中已有6位教师已读完研究生课程,另有14位中青年教师继续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该系拥有一支以中年教师为骨干,以青年教师为接力队的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开发了一定数量的软件,得到社会的应用,直接转为生产力。八年来,全系教师共编写教材和教学指导书9套,有96篇教学教育、科研论文在全国省市和本院刊物上发表。教师中有全国优秀辅导教师1人,省优秀班主任1人,获省科技成果奖1人,省教学优质奖1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先进德育工作者3人,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7人。该系党支部2006年度还被学院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该系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学用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致力于打造优质课程和特色专业,使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第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各届毕业生均以良好的实用能力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2004--2008年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达到98.3%、97.8%、96.2%、98.3%和96.3%,充分展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效。目前,该系全体师生精神振奋、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和谐发展,致力为高职教育、为我省的IT行业进一步发展而共同努力。
外语系是在原汕头教育学院英语教育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语教育系创始于1984年初,以培养培训初中英语教师为主要宗旨。从198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英语教育大专班,至今已培养了16届英语高师专科毕业生。
该系现设有英语教育、二年制小学英语教育(高职)、三年制小学教育(英语方向)、商务英语,成人业余和脱产英语教育等专业,共19个班。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达938人,是学院规模较大的学系之一。同时该系还承担着全院公共英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该系团总支2001年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2003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学生还组织有“英语话剧社”、“英语俱乐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外语系舞蹈队”等社团,大大活跃了学习气氛。
网络实验室经济管理系社会发展需要大批经济管理人才。经济管理系将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扬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加大科研力度,扩大办学效益,为汕头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并输送更多更好的经济管理人才。
自成立以来,经济管理系一直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实际技能与必备理论兼有的一线财经管理和业务人才为宗旨,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突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重视学生专业实操能力的培养,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积极探索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探索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将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角色演练、实习实践等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学院首次组织参加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中,该系学生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为29.0%,略高于全国非重点本科院校一次性通过率(28.87%),部分学生已通过六级考试。在高要求、严管理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该系还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平台强化专业技能,已经组织的中级秘书、助理电子商务师、导游员等资格考试和普通话测试,均取得好成绩
艺术体育系是2002年在原汕头教育学院美术系、音乐系和体育专业的基础上整合组建起来的,拥有师资45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名,中级职称教师17名,还配备了助教、实验及教辅人员15名。开设美术、音乐、体育艺术设计四个专业,共20个班,全日制在校学生442名。
为适应教学需要,该系相应建立了美术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造型设计、服装制作)等的实训、实操工艺制作室;音乐专业的音乐制作室的实训、以及体育专业等的训练基地,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上下了功夫。该系正致力于培养一批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致力为广东省和汕头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4月4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开始筹建。2000年以汕头教育学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筹〕)的名义计划分三个类别23个专业招生1100名,实际录取新生1189名。其中普通高师专科类11个专业511名,非师类高职班4个专业180名,高职类(小教大专班)7个专业498名。新生实际到学校报名注册就读总数为964名。报到率为81.1%,其中普通高师类461人,主要在教育学院就读;非师类高职班134人,教学点设在机电学校和商业供销学校;高职类(小教大专班)369人,教学点分别设在汕头幼师、潮阳师范学校和澄海师范学校。
2001年继续以汕头教育学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筹〕)名义计划分三个类别23个专业招生1185名,新生实际到学校报名注册就读总数为1124人。
2002年3月29日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正式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名义计划分三大类别25个专业招生1650名,实际录取新生人数达2121人,到校报到注册的新生为1727人,总报到率达81%,完成招生计划任务的105%。
2003年学院为适应汕头产业结构的调整,并考虑到汕头高校师范专业布局的合理性,在2002年增设旅游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了物流管理、烹饪与餐饮管理(潮菜方向)、产品造型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行政管理和商务英语等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并根据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改造了部分传统师范类专业的专业方向;增设了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的五年制大专学制和面向中职类毕业生招生的普通类大专专业。招生计划为3460人,实际录取新生3604人,到校报到注册新生为27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