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福建省 >>泉州市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电话 : 0595-22783475 传真:0595-22783475
地址 : 泉州市洛江区安吉路2号
中考网 : 福建省 | 泉州市 |
高考网 : 福建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简介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座落在著名的侨乡、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泉州。她的前身是惠世高级护校,1934年5月由英国教会驻泉代表贾丽德主持创办;1952年12月与晋江医士学校合并组建晋江医士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泉州大学医学院;1960年调整为泉州医学专科学校;1963年改为晋江地区卫生学校;1986年随地改市又更名为泉州卫生学校;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我省首批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5月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全日制公办医学普通高等学校。2008年参加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水平评估,成绩名列全省前茅,获优秀等级;200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骨干高职院校。学校是我省“高职服务海西建设”九大课题中护理专业课题组组长单位,是福建省医药护理职业教育集团龙头单位。学校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助产专业等6个专业被评为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诊疗技术》、《外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儿童护理》、《药物制剂技术》等11门课程被评为福建省高职精品课程;护理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实训基地,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临床医学专业新型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药学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全程职业模拟”工学结合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同时学校还是福建省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福建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福建省乡村医生培训分中心、福建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培训分中心;学校先后荣获福建省第八、九、十届文明学校、泉州市第七、八届文明学校、泉州市园林式学校等称号。学校有洛江区和县后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44.2亩,新增建设用地600亩,现有建筑面积141380.82平方米。学校建有设施齐全的图书馆,馆藏书总量27.68万册。拥有数字教学观摩系统,多媒体教室7136座位,语音室584座位。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41223.82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544万元。拥有2所附属医院及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教学实习医院、实习药企共165家。现有教职员工331人,专任教师22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9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总数75.84%,有省级高校教学名师3名。学校设有临床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检验预防系、口腔系、社科公共部、基础医学部、成人教育部、实验实训中心和科研信息中心等10个教学系、部、中心。专业设置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乡村医生方向)、临床医学(精神卫生)、临床医学(妇产科方向)、临床医学(麻醉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护理、护理(英语护理)、助产、药学、生物制药技术、医药营销、康复治疗技术、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等17个专业(含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5606人。成人教育设置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公共卫生管理等7个专业,在学函授学生2771人。办学七十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0000多名大、中专实用型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遍布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许多毕业生旅居港澳台、东南亚,不少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医疗骨干和管理骨干,为福建省和本区域社会经济与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科研优校”的办学理念,强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面向基层、面向社会,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服务好”的高等应用性、技能型医学类人才。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教职员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敬业奉献,形成了“精诚惠世”的校训和“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与时俱进,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地址:泉州市洛江区安吉路2号联系电话:0595-22783475 传真:0595-22783475
简介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惠世高级护校,1934年5月由英国教会驻泉代表贾丽德主持创办,1952年12月与晋江医士学校合并组建晋江医士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泉州大学医学院;1960年调整为泉州医学专科学校,1963年改为晋江地区卫生学校;1986年随地改市又更名为泉州卫生学校。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我省首批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5月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属全日制公办医学普通高等学校。

是我省“高职服务海西建设”九大课题中护理业课题组组长单位,是福建省医药护理职业教育集团龙头单位;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福建省高校精品专业; 《人体解剖学 》 、 《病理学》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 《诊断学》 、 《儿科学》 、 《预防医学》 被评为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学校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福建省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实训基地。同时是福建省乡村医生培训分中心、福建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分中心;学校先后荣获福建省第八、九届文明学校、泉州市第七、八届文明学校、泉州市园林式学校等称号。

基础设施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有洛江区和县后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95亩,现有建筑面积148920.00平方米。学校建有设施齐全的图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书馆,馆藏书总量16.46万册。拥有数字教学观摩系统,多媒体教室38间,语音室320座位,计算机492台。校内实验室总面积达57970.36m2,开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等实验室102间,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313.44万元。拥有2所附属医院及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教学实习医院42所、实习药企26家。

师资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282人,专任教师20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0.79%,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0.99%。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临床医学(妇产科方向)、临床医学(麻醉医学方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护理(英语护理方向)、中西医结合护理、助产、药学、医药营销、康复治疗技术、公共卫生管理等15个专业,面向省内外招生,文理兼收,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3888人。成人教育招收护理、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5个专业,在学函授学生1180人。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办学以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7000多名大、中专实用型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遍布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许多毕业生旅居港澳台、东南亚,不少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医疗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科研优校”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面向基层、面向社会,以培养医药护理等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成福建省医学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领导班子

书记
熊志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62年出生,现任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泉州市政协常委。1983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后,长期从事思想宣传、文化领域工作,先后担任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兼市委讲师团副团长)、科长(兼市委讲师团副团长),泉州市社科联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在安溪县剑斗镇挂职党委副书记,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挂职副处长。曾被团省委授予“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被省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授予1998-2003年依法治省工作先进个人;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被省政府办公厅,省军区政治部、福建预备役高炮师评为2005年度“优秀预备役军官”。
校长
吕国荣,1963年5月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赴美国圣母大学研究生院研修超声医学和胎儿超声心动图学。2002年4月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2006年6月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13年7月任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国荣教授专业特长为超声诊断疑难疾病,研究方向为介入性超声和胎儿超声心动图学,并在国内和国际上率先开展十余项超声诊断和介入超声新技术。现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副主任委员、腹部及妇产科超声专业常委,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腹部专业常务委员。2012年经科技部批准,被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评选为中国百名优秀超声医学专家。曾承担或协作承担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课题,有9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医药卫生和省级科技进步奖;获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主编超声医学专著3部,其中胎儿超声心动图学为国内首部,参编10部;在CSCD源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医学论文180余篇,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6篇,这些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引用600余次;参与中国医师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5部超声专业(行业)指南的制定;是5本超声影像专业的CSCD源杂志的编委、SCI源杂志《UltrasoundMedicineandBiology》特约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副书记
耿永泉,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62年出生,现任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84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泉州师专中文系教师、校团委书记、校党委副书记;2001年起先后担任泉州师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政办主任、外事办主任、成功对外交流学院常务副院长。其间还在厦门大学高教所参加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 曾被评为“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首届泉州市直十佳青年”、“泉州市职工优秀演讲员”、“泉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兼任泉州市名牌研究会顾问、泉州市演讲与口才学会会长。
副校长
陈榕生同志,内科副主任医师,党员,1960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附属人民医院院长。1981年5月毕业于晋江地区医科大专班医疗专业后在泉州卫生学校任教。历任教研组长、政教处副主任、教学副校长等职务。1996年11月至2010年2月任泉州市光前医院院长兼院副书记。2010年2月任现职。在职期间,毕业于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结业于四川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从1981年工作以来,从事基础医学教育、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工作15年;医院管理工作15年,参加了正式出版的《生物化学》教材、《生物化学与临床表现》、《基础医学问答》三本书籍的编写工作。在福建医科大学《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等刊物发表的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和医院管理等论文及全国、省级学术会上交流的论文20余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研究和医院管理工作经验。曾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青年教师”、省卫生厅评为“教坛新秀”和“福建省优秀医院管理工作者”,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并多次被评为泉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现为福建省医院管理协会理事、福建省医学科技教育管理学会理事、福建省医药护理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泉州市医学会常务理事、泉州市急诊急救学会副理事长。
副校长
苏成安同志,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医学士,儿科学教授、主治医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现任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全国高职高专医药类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理事,泉州市儿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93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历任泉州卫生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政办公室主任,从事《儿科学》、《儿科护理学》临床与教学20年,曾被评为“福建省卫生厅优秀中青年教师”。主持全国高职高专国家资源库护理专业??《儿童护理》建设,并主编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儿童护理》课程教材,是福建省精品专业《儿科护理》第一责任人,福建省精品专业《儿科学》第二责任人。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晋江晋兴职校学生工作会议室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市农业学校

鲤城南泽电子技术培训学校

泉州市天成服饰职业培训学校

泉州市丰泽区成人中专学校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鲤城创新鞋服设计培训学校

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

石狮市服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市丰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泉州市丰泽区职教中心

泉州市远见职业培训学校

泉州市双十印刷商务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