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福建省 >>泉州市 >> >>泉州市农业学校
泉州市农业学校
电话 : 0595-22101805 13015814541
地址 : 福建省泉州市坪山路
中考网 : 福建省 | 泉州市 |
高考网 : 福建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泉州市农业学校创办于1932年,迄今已有七十三年历史,当代文豪巴金曾三次在此讲学。办学以来,共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名,校友遍布海内外,他们中的一些人走上了科级、处级、厅级领导岗位,一些人成了各单位的技术骨干,一些人成了企业老板。1996年6月,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学校迁至大坪山麓现址。迁址后的新农校占地面积317亩,建有室内体育馆、图书馆、培训大楼、学生公寓套房等现代化设施,校园绿茵匝地,花树满庭,景色怡人,曾先后被授予省级“绿化红旗单位”、“园林式单位”称号,是莘莘学子学习深造的理想场所。2005年,经上级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学校获准开办全国中专学校第一个 “周恩来班”。 教学设备先进。学校拥有多媒体、电脑、电工、电子、语音、财会模拟、电算模拟等现代化实验室58间,校园网实现宽带接入。图书馆藏书16万册,配有现代化的图书检索系统,建有电子阅览室多间。 生活设施齐全。建有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的室内体育馆,标准的田径运动场,两个灯光篮球场,两个标准网球场。学生公寓套房4幢,配有淋浴、电扇、电话等生活设施,部分套房配有太阳能热水器。 优秀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9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107人,中级职称以上“双师型”教师47人,本科学历152人,硕士研究生15人。拥有国际网联一级教练员,一批国家一级网球裁判员。学校教师不断在相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主编或参编国家、省级各类教材,获得多种奖项。学校教师参与完成的“CL—89程控高度系统设备”等科研项目,先后荣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优秀产品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8项国家级技术专利。 优越的办学模式 教学质量一流。学校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经济师、国际商务师、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点和考点,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正规的毕业证书,而且还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各种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双证”兼得,就业竞争力强。近几年,我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和计算技术达标率均名列全省前茅,组队参加全省首届农牧垦系统计算技术比赛获团体全能第一并襄括所有单项冠军,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第七届计算技术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优良的就业氛围 就业渠道畅通。学校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2004年与泉州市人才中心联合在我校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型供需洽谈会,取得圆满成功,在全省中专学校中首开记录。学校还与福、厦、泉、漳等市建立了人才供需网络,与10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升学门路宽广。学校与黎明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联办商务英语、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园林花卉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等专业五年制大专,毕业后由相应大专院校颁发大专文凭。对学有余力的在校中专生,学校举办高考强化辅导班,积极为他们参加高考创造条件。近几年,每年均有数十名在校毕业生考入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正规中专优势。学校是一所公办的、正规的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农村学生入学可转城市户口,毕业生由人事局开具报到证,学校负责推荐就业,学生可享受到其他职业学校所没有的有利政策。 选择公立名校,成就时代精英。 欢迎家长及学生到学校考察(18路公交车终点站)。 一起来吧,泉州农校将因你而骄傲!

历史沿革
泉州市农业学校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创建于1932年秋,其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学增办的农校教育科和私立民生农校,前期仅办初农,直至1947年秋季起增设高农班,创始人叶非英在此任教。[1]
1937年民生农校从泉州文庙迁至泉州凤池前崇正书院旧址。
1952年9月,由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接管后改为公办学校,始称福建省泉州农业技术学校,同年12月,改定校名为福建省晋江农业学校,隶属于福建省农业厅,开设作栽、植保、牧医、农机、果茶蚕五个专业。
1958年春,晋江专区农业合作干校并入该校;1959年秋南安农业学校并入该校。
1960年,据福建省委决定、省农业厅通知,更名为福建晋江农业专科学校,开办大专班。
1961年,恢复为福建省泉州农业技术学校。同年9月,为贯彻调整方针,停办专科班,恢复福建省晋江农业学校的校名。[2]
1968年,因时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学校停止办学,该校因处于中国大陆,也是其中一所。直至1975年10月后复办,1977年6月正式开学,校名为福建省晋江地区农业学校,招收统招统配生,设农学、牧医,茶果、植保、农机等专业,学制高中3年。[3]
1979年10月开办泉州地区农业领导管理干部培训班,1984年6月创办晋江地区农业干部学校。
1985年,由于晋江撤销区、改成市试图独立于泉州,该校为校名也随之被分配改为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1987年起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
1996年6月,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九一街迁校指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坪山路,总面积301亩。
1988年,泉州平民中学、民生农校校友会在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设立叶非英图书馆,在泉州法石海印寺附近山上建立敬师亭,纪念叶非英等先师。亭中悬挂叶非英的纪念石匾,匾上刻有叶非英的事略,并附石雕半身像。
2000年9月30日,在诸多海内外校友和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耗资近六万元,献书近九千册,杂志近六千册的非英图书室(馆),在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正式筹建。著名作家巴金老先生也通过其女儿李小林女士和其侄儿李国糅女士及其挚友李秋叶先生,帮助巴金向“非英图书室”捐赠188本高档的图书,并在此讲学,至今校内仍然珍藏有巴老亲笔书写真迹。
2002年,吕孙博先生为纪念培育他的恩师叶非英先生,慷慨捐资五十万元,在泉州市黎明大学(黎明职业大学的简称,巴金曾任名誉董事长)建立"叶非英奖学金",以表达对叶非英先生永久的怀念。
2005年6月,教育部、福建省农业厅批准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申请创建了全国市级中职学校首个“周恩来班”,并得到广大新闻工作媒体的报道。
院校规模
地理环境泉州市农业学校泉州市农业学校当前全日制在校生2800多人,校园面积300多亩,被授予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市级“平安校园”、省绿化红旗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南京林业大学成考大专教学点、泉州市园林式单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农科教结合工作先进单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学校”等多种荣誉。学校坚持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坚持以中职教育为主体,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
教学范围泉州市农业学校开设农林、财经、外语、计算机、艺术、教育、加工、建筑、交通等九门类21个中职专业和6个高职专业,三年免学费,就读涉农专业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可在第一、二年级能享有每学年相应的国家助学金补助。学校建有3间校园网吧,为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无线Wi-Fi覆盖全校。学校配有男、女生公寓套房各2幢,套房内设施齐全:有书箱架、电扇、太阳能热水器、空调等。拥有一座两层的校内大食堂和小超市,饮食、购物方便。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
校园团体泉州市农业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并建设校学生会、青年志愿者等校园团体,多次与其他学校合作,协助维护市容市貌,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提及。
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泉州市农业学校建有同类中等职业学校中首屈一指的室内体育馆,标准的田径运动场,两个灯光篮球场,两个标准网球场。学生公寓套房4幢,配有电扇、电话、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活设施。
师资队伍泉州市农业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62人,其中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98人,中级职称以上“双师型”教师42人,本科学历145人,硕士研究生15人,省级骨干教师20人。。学校教师不断在相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主编或参编国家、省级各类教材,获得多种奖项。学校教师参与完成的“CL?89程控高度系统设备”等科研项目,先后荣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优秀产品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8项国家级技术专利。
教学质量泉州市农业学校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经济师、国际商务师、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点和考点,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正规的毕业证书,而且还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各种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双证”兼得。近几年,该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和计算技术达标率均名列全省前茅,组队参加全省首届农牧垦系统计算技术比赛获团体全能第一并囊括所有单项冠军,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第七届计算技术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外界评价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作为一所历史悠久而又具备现代气息浓郁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技术院校,无论是给学生塑造的学习环境,还是给教学质量,亦或者在社会中潜在的影响力都是深远巨大的,尤其是年年派遣教师去西藏帮助一些贫困学生的壮举。但是在学生管理制度与校园安全上依旧还是有待完善,比如出现学生上课时间买早餐、学生财务失窃、学生之间打架斗殴和抽烟喝酒等一系列事情。如何努力在教和学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值得学校内部管理高层和全社会各界人士需要反省和关注的地方。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晋江晋兴职校学生工作会议室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市农业学校

鲤城南泽电子技术培训学校

泉州市天成服饰职业培训学校

泉州市丰泽区成人中专学校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鲤城创新鞋服设计培训学校

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

石狮市服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市丰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泉州市丰泽区职教中心

泉州市远见职业培训学校

泉州市双十印刷商务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