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四川省 >>绵阳市 >>游仙区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 : 0816-2202104
地址 : 绵阳市游仙区仙人路1段32
中考网 : 四川省 | 绵阳市 | 游仙区
高考网 : 四川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为适应全国建材行业企业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于2001年4月经国务院授权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国家建材局直属的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为主体组建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全省首批8所高职院校之一,是绵阳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机构。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占地面积728亩,建筑面积22.5万余平方米,教学综合大楼、实验实训大楼、学术报告厅、图书馆、标准田径运动场、游泳池、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完善。全日制在校学生10108人。现有专任教师455人,其中 ,教授6人、副教授137人、讲师17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70%;另有外聘兼职教师203人,其中高级职称187人。设材料工程、信息工程、机电工程、管理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8个教学系及成人教育部,先后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川-181所、国家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12个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机构,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28人,其中高级考评员47人,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达到90%以上。学院以市场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以工科为主体的专业体系,开设44个高职专科专业、53个专业方向,其中,省级精品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IT类试点专业2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建立了6个技术中心、142个实验实训室,创办了4个产学研结合的校办实体,建设了196个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为四川省高校学分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学院具有75年办学历史。建院以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努力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全面发展、适应职业岗位、具有“零适应期”特点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以科技城建设和建材行业发展为依托,以科技城教育体制创新为契机,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努力为科技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灾后重建工作服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以师资和实验实训设施为重点的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学院招生工作连年上台阶,近三年来,高职报考率均超过170%、新生报到率平均为90%;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就业率连续7年达到98%以上,在全省高校中一直位居前列,学院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学院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受到教育部等中央七部委的联合表彰。学院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走出了一条地方政府举办普通高职教育的成功之路。

学校概况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起源于1933年创办的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在80年来的办学历史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行业和社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10余万人,涌现出了中国国画领域葡萄画的一代宗师苏葆祯、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庞中华、中国第一代非职务专利权人曾祥炜、重庆市经济风云人物敖志平、四川汽车跨国收购第一人董平、全国劳动模范李华胜等一大批成功人士。

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绵阳机电工业学校、绵阳工业学校组建成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学院坚持“诚信为基,能力为本,创新为魂,特色为翼”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传承建材行业优势,服务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政校企研四方联动共育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先后获得“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社科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占地面积5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亿元。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集生产实训于一体的“数控加工车间”、“电子产品生产车间”等“校中厂”,院内生产性实训车间达到14个;与中物院五所及长虹电子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80余个。以此为依托,学院紧紧围绕“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建成了以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主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构建了“模块式工学结合”等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突出了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000余人,其中高职专科11000余人,高职本科近200人。开设50余个高职本、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示范专业5个,材料类特色专业群在全国建材职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旅游、财经、土建、艺术等多个优势专业群强力支撑地方支柱产业发展。设有材料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管理工程、计算机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等8个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教育、中专教学等3个教学部。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川-181所、国家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10余个技能鉴定、培训考核机构。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达90%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1]

历史沿革
大学沿革年份学校全称隶属关系校址校长(院长)1933年江苏省立宿迁玻璃职业学校江苏省宿迁县章继南1939年江津窑业技术学校江津大面坡章继南1949年川东区江津窑业技术学校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江津大面坡漆宗棠1950年西南工业部干部学校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巴县百节乡名誉校长:万里 谭申平1952年西南建筑工程学校与重庆第一土木建筑学校合并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重庆沙坪坝井口乡戴金山 魏文引1953年重庆建筑工程学校西南建筑工程局代管重庆沙坪坝井口乡宋涛(代)1954年重庆建筑工程学校中央建筑工程部重庆沙坪坝陈家湾苏云1957年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中央建筑工程部重庆沙坪坝陈家湾资文斗1965年四川非金属矿山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建筑材料工业部石棉县石棉矿资文斗1974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绵阳市彭家湾资文斗1978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中专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绵阳市彭家湾辜忠政(副主任)1982年绵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绵阳市仙人路李伯峰(主任)1983年绵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绵阳市仙人路姚洪均1995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绵阳市仙人路文化川1998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绵阳市仙人路文晓璋2000年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绵阳工业学校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仙人路文晓璋2001年由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绵阳机电工业学校、绵阳工业学校合并成立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仙人路赵万杰2004年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仙人路文晓璋2011年4月至今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仙人路何礼果[2]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8个系和3个教学部,开设3个本科专业、50个高职专业(含54个专业方向)。院系设置材料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人文科学系信息工程系艺术系思想政治教育部本科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科类

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理科

02

材料学与工程(与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培养)

理科

03土木工程(与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理科专科专业教学系部材料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科学系专业设置

材料工程技术(水泥方向)

材料工程技术(混凝土方向)

材料工程技术(玻璃方向)

材料工程技术(陶瓷方向)

工业分析与检验

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

应用化工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工程监理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应用英语

文秘

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英语

教学系部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艺术系专业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通信技术

微电子技术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旅游管理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

会计与统计核算

市场营销

酒店管理

景区开发与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

导游

产品造型设计

装饰艺术设计

广告设计与制作

服装设计

印刷技术

家具设计与制造

教学系部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专业设置[3]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数控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电一体化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软件技术

图形图像制作

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美术方向)

物联网应用技术

师资力量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760余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150余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职教育水平评估专家1人、教育部建材职教教学指委会成员2人,绵阳市科技专家库成员近4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博硕士学位的12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团队比例达到80%;兼职教师达到40%,2名专业教师获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省级教学名师(1人):肖争鸣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教学团队王荣海2010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校园风光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示范建设专业项目5个、省级精品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示范建设专业(5个):材料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省级精品建设专业(1个):材料工程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水泥工艺技术、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编程省级精品课程(13门):水泥工艺技术、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电视及维修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水泥煅烧技术、机械制图、建筑制造、推销实务与技巧、包装设计、EDA技术、水泥生料制备、基于C#的Windows程序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基地建设

学校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农村青年转移培训基地、绵阳国家科技城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绵阳市农村劳务开发培训基地、绵阳市创业培训示范基地、绵阳市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并与四川长虹集团合作建立了家用电器师资培训基地。

合作交流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与韩国东国大学校、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南台科技大学和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等高校有过深度合作。[1]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校园风光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先后先后承担省市各级科研项目80余个、各类科技创新项目100余个,取得专利20余项,帮助中小微科技企业争取国家、省市技术创新基金近300万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入藏文献总量63余万册,各类刊(含电子刊)种类达8925种,生均1.815种。拥有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知网CNKI使用权、22万册超星本地安装电子图书、远程66万册电子图书访问权,并购置学院相关专业标准数据库,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机械、电子、电气、通信、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为特点,并与经济、管理、文秘、艺术等文科专业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存的藏书体系。[4] 学术刊物《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校园风光性学术刊物(内部刊物)。主要刊登刊登工业技术、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的理论探讨、科学实践及其研究成果。辟有《高职教育研究》、《工业技术》、《基础科学》、《环境与安全》、《经济与管理》、《文化与传播》、《专业建设与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法律研究》、《人文研究》等栏目。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设计采用了火焰、手掌等形象元素,是校训的生动化体现。校徽圆形边缘以中英文标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便于识别、记忆和交流。校徽中心下方注明学校创建于1933年,表明学校的办学历史。

校训

求实,重德,创新,精业求实: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重德:以品德为重。汉阮?《吊伯夷文》:“东海让国,西山食薇,重德轻身,隐景潜晖。”创新: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精业:精通业务,在自己从事的行业内兢兢业业。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姓名校长钟乐海党委书记何礼果院长、党委副书记肖争鸣副院长钟志万副院长王荣海纪委书记左明扬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沈利剑副院长[5]
知名校友
中国国画领域葡萄画的一代宗师苏葆祯中国硬笔书法家庞中华中国第一代非职务专利权人曾祥炜重庆市经济风云人物敖志平四川汽车跨国收购第一人董平全国劳动模范李华胜等[1]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职业教育学院

四川省绵阳农业学校

绵阳市御营职业培训学校

绵阳市微波电子职业培训学校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舞蹈学校绵阳分校

雅格丽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校

绵阳市工艺技术职业培训学校

四川省绵阳职业技术学校

绮仕美容美发职业培训学校

绵阳天厨烹饪学校

四川省盐亭职业技术学校盐亭职中

绵阳市明星烹饪学校

四川省绵阳医科学校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