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师范高档专科黉舍陇南师范高档专科黉舍简介陇南师范高档专科黉舍,是国度教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整日制浅显高档师范专科黉舍,位于素有“陇上江南”佳誉的甘肃省成县,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浩繁,天然风景娟秀。黉舍创办于1937年,原名为“甘肃省成县师范黉舍”;2001年与甘肃省礼县师范黉舍归并,改名为“陇南师范黉舍”;2003年,经教诲部批准,改建为陇南师范高档专科黉舍。黉舍占空中积331亩,修建面积12.5万多平方米,牢固资产1.3亿元,讲授仪器设备总值1577.4万元,馆藏图书35.6万册,中外文期刊858种。建有设备齐备的办公楼、讲授楼、综合楼、科技楼、藏书楼和标准化门生公寓、门生食堂,具有CNKI期刊数据库以及当代化的多媒体课堂、说话室、尝试室、千兆校园网,接入了CERNET和CHINANET,装配了双向闭路电视讲授体系和卫星长途教诲领受体系。根基完成了讲授、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办理收集化。黉舍现有教职工345人。兼任西席254人,此中传授2人,副传授54人,讲师108人,研讨员1人,副研讨员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西席60人,在读博士学位的西席3人,在读硕士学位的西席32人,外聘传授7人,客座传授33人。目前,黉舍整日制在校浅显专科生4418人。黉舍内设16个处室天性机能部分、2个校级科研机构、1所从属尝试黉舍和10个讲授系。现有语文教诲、英语教诲、学前教诲、思惟政治教诲、数学教诲、物理教诲、化学教诲、当代教诲技术、生物教诲、汗青教诲、地理教诲、初等教诲、音乐教诲、美术教诲、体育教诲等15个教诲类专科专业;有计算机利用技术、文秘、旅游办理、法律事件等4个非教诲类专科专业;有语文教诲、数学教诲、英语教诲、音乐教诲、美术教诲、初等教诲等6个成人教诲类专科专业。设立了天下计算机品级考点、天下大学英语“4、六”级考点、浅显话程度测试站、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诲函授站和西北师范大学成人教诲讲授点。在7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黉舍秉承“守节须坚,力行以苦,朝夕勤奋,兼善求达”的初期校训,艰苦创业,奋力开辟,已为陇南及周边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根本教诲师资和其他各种人才,为陇南以及全省根本教诲奇迹和社会经济生长做出了首要进献。进入新世纪以来,黉舍担当和发扬畴昔良好的办学传统,重新建立了“养正育德,博学新民”的新校训,对峙“迷信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性兴校、创新活校、从严治校”的办学主旨,建立了“安身陇南,办事全省,为陇南及周边地区根本教诲、处所经济和社会生长办事”的办学定位,慢慢构成了具有区位办学上风和特性、以师范教诲为主、高档职业教诲和持续教诲调和生长的办学格式。比来几年来,黉舍不竭改良办学前提,进步教诲讲授质量和办学效益,慢慢构成了“厚根本,重技术,强本质”的办学特性。所培养的门生在国度公派留门生测验、浅显专升本测验、西席特设岗亭测验、西席应考等各种测验中成绩优良,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线,深受社会好评。地点: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陇南路德律风:0939-3203309友情援助,中国校园网 http://www.cnxyw.org/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陇南师专,位于甘肃省成县陇南大道。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有设备齐全的教学楼、综合科技楼、行政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工住宅楼、标准田径运动场等配套教学基础设施和1所附设实验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和校园网络。至2017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03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7.7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97.11万元,馆藏图书65万余册;共有教职工582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6133人;开设14个教学单位,开办36个专科专业。学校历经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具备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较高的办学水平,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速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
学校将立足陇南,面向全省,服务全省基础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专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高等继续教育,创造条件发展本科教育;以师范教育为主,适当发展非师范类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基础扎实、专长突出、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的高素质初等教育师资和实用技术型人才,逐步形成具有区位办学优势和特色、以师范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素有“陇上江南”美誉的甘肃省成县。
学校始建于1937年,原名成县师范学校;
1994年,成县职业技术学校、成县人才培训中心、成县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省高校教学团队:美术教育教学团队(负责人:宋涛)
教学建设:根据2016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3项。
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陇南金石题壁文化、古代文学。
数学系
培养目标
陇南师专数学系,设有全日制高中起点三年制数学教育专业,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
课程设置
数学教育专业开设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学建模、常微分方程、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中学数学教学论、初等代数研究、初等几何研究等学科基础课,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等教育类课程,音乐、美术、教师口语、书写等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教学实践、见习、实习等实践类课程,以及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学、数学学习论、数学方法论等10余门专业选修课。
师资介绍师资结构
现有专职教师25人。其中硕士7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占40%,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迅速增加。职称结构为:副教授11人,占44%;讲师6人,占24%。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上1人,占4%;36?49岁11人,占44%;35岁以下13人,占52%。学科教研室分布:数学分析教研室7人,代数与几何教研室7人,初等数学教研室5人,应用数学与公共课教研室6人。
兼职教授
从2004年9月起,长年聘任原西北师大和天水师院2位《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省级精品课主讲教授作为数学系兼职教授。
教师在职培训
采用“他培”和“自培”相结合的措施,使教师尽快胜任专科阶段的教学任务。“他培”又分为:“派出去”和“请进来”。“派出去”——即由陇南市教育处统一组织,派往国内知名大学深造。“请进来”——即将知名教授专家请到数学系,对广大师生面授机宜;数学系在2004年暑期成功地举办陇南师专三学期制试点,聘请西北师大和天水师院6位知名教授专家任课、办讲座、专题交流、听评数学系教师讲课, 广大师生受益匪浅;由两位长期兼职教授全面深入地指导全校数学课的教学;请省内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等。“自培”即校本培训:数学系积极组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听课评课、学科讨论班等形式的教研活动,学校也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鼓励教师自己的教育科研。这些措施的实施,为陇南师专数学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效果基础知识扎实。参加全国计算机(一、二级)考试,03级累积过关率78.2%,04级累积过关率73.5%,05级目前过关率已达88.9%,06级目前过关率已达76.3 %。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03级累积过关率65%,04级累积过关率80.3%,05级目前过关率已达63%,06级目前过关率已达76%,07级目前过关率已达57.8%。本专业学生参加历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6年共考取16名,其中西北师大5名(有4人分别名列专业成绩第1,4,5,6名),天水师院9名,陇东学院1名,河西学院1名;2007年共考取13名,其中西北师大3名(专业成绩最好名次为第3名),天水师院9名,河西学院1名。录取人数分别占数学教育专业03、04级学生总数的14%、8%。
基本技能过硬。师范性突出,学生从进校起,就苦练教师职业技能。本专业学生语言表达、文字图形表达、美育与艺体活动等技能较强,在校内考核过关率较高,参加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过“二乙”以上者,03级达91%,04级达93%,05级目前已达89.5%,06级目前已达82%。校内考核过关率较高,三笔字过关率,03级达90.2%,04级累积达94.8 %,05级达93.2%,06级学生目前达86.7%。课堂教学技能方面,通过教学设计、讲课、说课训练,进行反思性实践,由老师指导,分小组进行试讲、试说、考核过关,并在实习中得到强化、检验、反思和更正。
基本能力强、素质高。通过规范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具备了较强的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实习中,数学教育专业03、04、05级学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受到实习学校师生的肯定。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陇南师专数学系校友遍布全省,远走全国,毕业后有十多人考上了兰州大学、西北师大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有几名已经博士后出站,一名为天津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导师。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
2010年11月,学校5项科研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其中2项获优秀等级。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59.8万册,电子图书5.8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多种,拥有CNKI期刊数据库。《陇南文化研究》是由学校“陇南文史研究中心”和“陇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2014年6月,发表有关陇南的史地、语言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学术评论、民俗民艺方面的学术论文。
《陇南师专学报》是学校内部刊物,主要刊登各学科(专业)论文、高校管理研究论文、精品(重点)课程建设论文、实验室建设论文、图书情报研究论文、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各类研究文章,涉及陇南文史研究、文学艺术研究、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等栏目,其中陇南文史研究是特色栏目。
校长:刘先春
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王莹成
副校长:孔庆庭
副校长:张建辉
副校长:任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