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标代码:13776)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统招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市,截止2016年6月,根据学院官网显示,目前学院占地面积3000亩,教学用地近2000余亩,在校生21000余人,学院已累计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25万余名,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学院从2005年开始建设“笔记本大学”,目前95%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超过5000名师生开设了个人博客。学院已经建设170个网络教室,拥有超过21000个网络端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在线实训,真正做到了“网络化教学”。
学院建有四大特色实训基地??国家级计算机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江西省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企业化实训基地,致力于帮助学生增强独立生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IT应用能力、上岗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现有专业实训室19个,语音教学516座,教学用计算机480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25余万元。
学校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和教学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了网络化教学,建有15个实训室,配有教学用计算机480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8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507元。拥有语音教室516座,多媒体教室22间,电子教室85间,每间电子教室设有65个网络端口,全校现有有线端口15000余个。师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学生可享受随时随地上网所带来的便利,学生对现代化设备的使用率很高。
体育运动设施 学院运动场地总面积达13825平方米,其中田径运动场为5434平方米,篮球场8个,面积为4886平方米,小型足球场为1368平方米,另外还有网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室外双杠练习场,小型高尔夫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全,中小型体育器材的总价值为102290元。
校内实训条件:
学院现有15个校内实训室,涵盖全院40个专业。这些实训室是:IBM实训室、企业信息化实训室、校务通实训室、LINUX实训室、电子政务实训室、构件库实训室、嵌入式实训室、ITS实训室、电脑艺术实训室、网络化教学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电子商务平台实训室、营销实训室、服务外包实训室。
各实训室配有先进的计算机及其配套仪器、设备,确保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
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充分利用校企融合的优势,依托先锋软件集团,在南昌高新区设立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校外实训基地。另外还和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江西电信有限公司南昌市分公司、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韩国首尔国际游戏学院(株)、台湾耀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莱斯达航空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8个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各实习基地常年接纳学生实习,同时也帮助学校修订教学计划,各实训基地均签订实训协议,并根据实习情况安排学生就业。学生能参与各企业的实际生产岗位实习,实习效果良好。
学院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建立了以工学为主体,重点发展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学科专业,下设聚诚分院、软件工程分院、网络工程分院、电商经贸分院、艺术传媒分院、智能建筑分院、国际合作分院等七大院。学院还聘请了原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衍达院士及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倪光南院士为名誉院长。[1]
学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抓住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管理和激励等环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调整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重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到2010年,专任教师400名,其中硕士学位比例达到50%,博士学位达到10%,副教授或副高职称达到30%,正教授达到20%,80%以上的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或具有双师素质。
客座教授
设有软件分院、信息分院、电子商务分院、经济贸易分院、建筑分院、传媒分院、艺术分院、国际分院等;开设了22个热门专业方向,学院实施“校企融合,产学结合”,用企业家的理念来办学。
2016年统招、单招专业介绍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方向学费1610205软件技术JAVA软件开发8000元/年嵌入式软件开发APP手机软件开发网络游戏开发12000元/年软件测试技术8000元/年2540301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施工技术3540404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560101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560060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6610202计算机网络技术6800元/年7610203计算机信息管理VR虚拟技术应用8000元/年8610204计算机系统与维护9610207动漫制作技术10610210数字媒体应用技术11610211信息安全与管理网络攻防技术12610301通信技术13630302会计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金融与证券14630506报关与国际货运15630601工商企业管理16630801电子商务17630903物流管理6800元/年18650103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8000元/年19650104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室内装潢设计20650105产品艺术设计21660201新闻采编与制作22670202商务英语涉外酒店管理6800元/年涉外旅游管理23国际合作专业国际软件(本科)12800元/年24国际商务(本科)25国际金融(本科)先锋软件学院校园欣赏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主要专业课程:《安装工程制图》、《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楼宇设备工程与电气控制系统》、《安防与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建筑消防工程技术》、《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安装工程造价》、《毕业设计(含答辩)》、《顶岗实习》[1]《plc编程设计》。就业方向:建筑安装公司、建筑消防工程公司、安防工程公司、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监理公司、建筑设计公司(院)、房地产开发公司、造价咨询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电梯公司、宾馆酒店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员(电气智能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施工员(建造师)、资料员、监理员(监理工程师)、造价员(造价工程师)、质检员、安全员、物业管理员等。
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设备、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模具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艺管理、数控加工技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英文缩写)设计、制造,设备管理工作。也可在机电部门从事高级职业技术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主要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基础、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城市轨道交通站场与枢纽、客运服务与礼仪、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
就业方向:本专业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轨道交通的运营、票务、站务、管理、规划等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毕业后将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及调度组织、客运组织、综合管理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主要课程: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应用软件、JAVA编程基础、服务器配置与调试、网络硬件的配置与调试、计算机网络软件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程序设计、网站建设、网络设备调试、网络构架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数据恢复工程师、网络安全分析师等岗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VR虚拟技术应用)
主要课程:企业管理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及其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会计学、计算机原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经济学、运筹学基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结构导论、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C++程序设计、软件开发工具、计算机网络原理、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其主要业务范围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实施管理和评价,行政部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程序开发设计等工作。
动漫制作技术
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绘画基础训练、构成艺术、动漫基础、动画前期设计(包括动画前期的策划,剧本,背景/人物……设计,课多)、原画设计、音效处理、Photoshop、加动画、Flash、3Dmax、摄影技艺教程、电视编导或影视编导、Maya建模(CG人物)、3D场景设计、游戏设计、动画制作实践(其实就是制作自己的动画,跟本科的毕业设计差不多,课多,自由分组制作,老师辅导,除音乐外一切要求原创)、生产劳动、社会实践、顶岗实训、静态网页设计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在动漫行业从事动画导演、动画编剧、动漫造型设计、动漫角色场景设计、动漫角色动作设计、动画特效处理等工作的动漫技术人才。学生可以在湖南三辰卡通集团、中奥动漫等企业实习基地进行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公司录用优秀毕业生并负责推荐毕业生对口就业,就业率高达95%。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主要课程:表导演基础、视听语言、影视剪辑、动漫创作、计算机图形学、游戏引擎原理及应用、移动平台游戏开发、游戏创作、摄影摄像技术、艺术设计基础、数字媒体技术概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交互式多媒体网站开发、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数据库。
就业方向:毕业生从事的主要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影视、娱乐游戏、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及其他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企业。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音视频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
主要课程:计算机基础(含注册表设置)、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含MSWindows2003)、CISCO路由器交换机安全应用基础、操作系统安全、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病毒与黑客防范、ORACLE数据库设计、TCP/IP网络编程、Web网页开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及服务器管理等。
就业方向:信息安全具有专业“新”、资格证书“硬”、毕业生“少”,需求部门“多”、用人单位“大”,就业前景“广”等特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计算机、电子信息、金融、商务、政务和防务等与IT有关的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应用、管理方面一线工作,能胜任信息处理技术员工作: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销售、安装、维护与用户培训工作,能熟练地安装和维护网络设备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通信技术
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交换技术、无线技术、计算机通信网、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等。
就业方向: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是掌握通信工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型,具有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通信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能熟练掌握通信设备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应用、调试和维修人员。
财务管理
主要课程:《财务管理学》、《税法》、《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电子商务概论》、《项目评估》、《资产评估》、《资本运营》、《中高级理财学》、《投资学》。
就业方向:会计、出纳、应付会计、应收会计、总账会计、财务助理、财务经理、预算专员、成本会计、FP&A财务分析、风控主管、内审主管、融资主管、资金主管、税务主管、内审主管、审计经理、统计主管、财务分析经理、财务计划经理等。
金融与证券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市场基础、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基金、期货交易实务、财经管理、金融会计、证券交易模拟实训、岗前实习等。主要专业课程:金融市场概论、货币银行学、财务会计、国家金融、银行会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银行业务综合实训、投资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原理、期货投资理论,期货交易实务,证券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分析与操作等。
就业方向: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服务员、证券营销服务员、金融机构财务管理员、证券经纪服务员、银行协储员、保险公司中介服务员及企业的理财人员,也可以自己炒股创业。
会计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统计原理、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理财、财务软件、税收基础、财务报告分析、会计实务、中国税制、财经道德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银行实训等。
就业方向:
(1)从工作内容看:主要从事各类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审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等工作。
(2)从岗位名称看:主要有各类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的收银员、会计核算员、报账员、出纳员、记账员、报税办税员、工厂车间核算员、仓储货运管理员、内部审计员,以及一般财务文员。
(3)从职称方面看:主要有会计员、助理会计师(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会计师(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助理审计师(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和审计师(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
(4)从职务方面看:有分工作岗位的会计核算员、主办会计,通过努力,可以晋升为财务主管、财务科长、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总会计师。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审计业务、会计咨询和服务业务,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出纳、会计、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维护、开发设计及销售等工作。也可从事各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仓库保管工作、产品营销工作等。
报关与国际货运
主要课程设置:国际货运实务、外贸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现代物流管理、报关原理实务、海关法、海商法、海关管理信息、海关估价、国际经济法、填单制单操作、maya基础建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积极与各类工业、商业企业展开合作,建立了多处校外实习基地,如青岛海通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北京瑞恒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山东物流企业协会等大型企业,并定期就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与实习基地进行交流。校企之间的合作,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可以更好适应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与实习基地展开学生就业合作,根据企业需要,为其推荐毕业生,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工商企业管理
主要课程设置: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宏观(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以及实习等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国际商贸基础与实务理论知识,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中国对“大通关、大经贸、大物流”的要求,具有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技能,适应国家建设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电子商务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支付、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网络营销等专业课程,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在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等课程。
就业方向:
⑴企业电子商务的建设、运营、维护与管理的相关业务员;
⑵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营、维护与管理员;
⑶物流、金融等行业的电子商务服务与管理员;
⑷网络公司的电子商务推广业务员;
⑸企业市场部门销售代表。
物流管理
课程设置: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采购过程演练、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国际物流实务、成功学、创新学、素质拓展训练等。
就业方向: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前景良好。今后一段时期,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吃香。
广告设计与制作
主要课程: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告心理学、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经营管理、中外广告法规、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效果研究、广告摄影与摄像、广告美术设计、计算机美术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与图像信息处理、3DS、广告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市场营销学。
就业方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广告设计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在企业企划部门和广告设计部门的工作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多种广告学科知识和解决广告设计所涉实际问题的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就业岗位:1、在各类广告公司从事广告设计、策划、制作等工作2、在企事业宣传部门从事宣传、发布和管理工作3、在电视台从事策划、摄像、采编等工作4、在出版社、报社从事美术编辑等。
室内装潢设计
主要课程设置:计算机基础2、室内设计制图3、素描色彩4、构成设计5、计算机辅助设计6、家具设计7、建筑设计基础8、室内效果图表现法9、室内装饰材料10、3DMAX及图像处理11、室内照明与配电12、室内装饰概预算13、室内装饰设计14、室内装饰施工技术15、装饰工程项目管理16、合设计17、室内装饰监理18、室内景观设计19、装饰图案20、毕业综合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室内装饰行业的设计、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
产品艺术设计
课程设置:设计素描、设计表达技法、平面构成与设计、色彩构成与设计、立体构成与设计、工业设计导论、工业设计史、模型制作、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平面设计、产品形态设计、多媒体设计表达、技术美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计划与价值分析、产品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原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艺术公司从事艺术设计等工作。
新闻采编与制作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新闻评论学、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基础、广播电视主持、媒体管理与经营、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等。
就业方向:通过三年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类媒体采编、节目制作、媒体管理等工作,也可以胜任企事业单位对外宣传、网站管理等工作。该专业就业前景广泛,尤其是既懂新闻和经济理论、又懂网络操作的技能型新闻人才具有较大社会需求。
酒店管理
主要课程设置:饭店管理概论、现代饭店营销、现代饭店财务管理、现代饭店餐饮管理、现代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服务技能、中西餐知识、食品营养卫生、饭店英语、公共关系等。
就业方向: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门迎、前厅接待人员和客房服务人员;各类旅游公司,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各类酒店、饭店、宾馆楼层管理、大堂管理、咨询、会展等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商务部门从事业务洽谈、对外联络服务工作;各类酒店、饭店、宾馆的商务部门从事市场调查、情报、信息服务等工作。
旅游管理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管理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业务、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英语、旅游会计学、酒店管理学、酒店餐饮学、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学、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景点规划与管理、旅游安全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态旅游、旅游客源、地区概况、旅游财务管理、旅游项目管理、旅游信息系统、微观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旅游与休闲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或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
专业学科带头人名单
1软件技术朱军高级工程师
2计算机应用技术袁可风教授
3计算机信息管理庄力可博士\研究员
4通信技术万承兴教授
5电脑艺术设计曾会文高级工程师
6动漫设计与制作谭兆国研究员
7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朱龙发研究员
8网络系统管理周定康教授
9计算机系统维护熊苏琴教授
10计算机网络技术张军高级工程师
1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勒中坚教授\博导
12IT商务管理与营销张伟高级工程师
13电子商务董永波高级会计师
14计算机应用熊欣教授
1、学院的办学宗旨:立足行业、面向市场,通过实施“十一工程”,培养“三好一专”(人品好、外语好、计算机好、掌握计算机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的高质量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
2、学院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为辅,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培养高质量实用型的软件技术人才,服务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IT产业的发展。
3、学院的第一个五年(2006-2010年)发展规划:在规划期内先锋学院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各项指标达到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优秀等级所规定的标准。建成一所符合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8000人左右,具有良好办学条件、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享有社会知名度、办学特色鲜明、以软件技术类专业为主体的国内一流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4、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形成了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为特色的,工、文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培养就业能力强,质量高的实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在教学中提倡“教的都是新的,学的都是用的”教育思想观念,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进步,快速发展;在教学模式上,坚持特色创新,网络化教学,订单式培养,公司式实习,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江西在中部崛起培养急需的软件技术人才。
5、教学中心地位: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教学副院长为副主任的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务处以及各个分院教学管理干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历和管理经验。学院建立了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具体指挥,教务处负责计划、协调、调控,督导专家负责检查、监督、评估,各个分院院长对该院各个教学环节及教学质量负总责的教学管理体制。院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课堂、实验、实训、实习场所听课、检查,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安排布置教学工作。学院每年都要进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奖励先进,及时表彰;年末,对整个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学院还建立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专家评教,人资部门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对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院制定了向教学、教师倾斜的分配政策。在教师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和年度考核中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学院经费主要用于教学并逐年增加。
教师教书育人,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身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1)办学形式。形成全日制、非全日制、网络教育、短期培训兼备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格局,成为IT行业的高职教育基地和职业技术培训。
(2)办学规模。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8000人,各类培训10000人次,形成以高职教育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教育体系,在高职教育的教学研究、科研开发和人才培训方面在国内处于比较领先地位。
(3)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要,建设特色专业,形成软件技术为主体专业和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其它类专业共同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重点建设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IT助理等专业,将专业建设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发展,开拓市场需要的新专业。设置专科专业30个左右,专科专业中争取5个列入国家级示范性专业,10个成为省级示范性专业。
(4)课程建设。建立以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应用性课程体系。分期分批进行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所有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争取建成10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中5门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组织编写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80%的课程使用高职特色教材。
(5)师资队伍。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抓住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管理和激励等环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调整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重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到2010年,专任教师400名,其中硕士学位比例达到50%,博士学位达到10%,副教授或副高职称达到30%,正教授达到20%,80%以上的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或具有双师素质。
(6)实践教学。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大投入,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智力含量和创造性含量。重点建设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网络实训室、信息安全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嵌入式实训室、影像动画实训室等校内实训中心,做到每个专业都有一定规模的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每个专业有3?4个校外实训基地。
(7)教学改革。全面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完善并切实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的监督,完善以就业为导向原则的教学管理工作体制。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实施“双证书”制度;开展专业主干课程的质量标准研究,深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推进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按市场经济原则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8)教学研究。加强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教育思想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条件保障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使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9)、科研工作。通过加强学院与集团公司及其他IT企业的校企合作,促进内部员工双向兼职的“双职双薪”的概念,即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到学院兼职教学,学院的专职教师到公司兼职从事软件开发与市场推广。实施“紫阳湖计划”,打造“百千万工程”,争取通过5年时间,引进100家IT企业,开展1000个项目的合作,培养10000名IT实用型人才。同时完成5-10个国家级科研课题,完成15项省级科研立项。
(10)产学合作。加大产学合作力度,提升产学合作举办分院、专业及合作开展订单教育的数量和规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合作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内容、多形式、多模式的产学合作格局,使产学合作办学成为学院的基本办学模式和办学途径。充分发挥发展规划委员会和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等产学合作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从企业聘请的特聘学科带头人、特聘教师在专业设置、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11)馆藏图书。提高高职适用图书的比例和图书文献利用率,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积极推进馆藏载体现代化,图书馆与教育科研网联网,能进行网上查询。电子阅览室能网上浏览,阅览室及自修室的座位500席。馆藏图书(适用图书)60万册以上,开架率达到100%。到2010年建成与有关高校资源共享的可容纳200万册电子图书、1000种电子期刊。
(12)教学技术。全面推进网络教学进程,促进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现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覆盖整个校园,建成学院校务通办公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内部管理系统。2010年实现全院90%以上课程运用电子教室进行网络教学,其中80%的课程建有网络课件辅助教学。
(13)学生工作。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观念,健全完善“三好一专、十一工程”培养模式。完善奖学金,困难补助、助学贷款等学生工作各项制度;注重学生道德规范的养成,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加强院内各种人文社科类讲座和学生科技、文艺体育社团的指导,确保其正确的政治导向,并形成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14)就业工作。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强毕业就业工作的指导与跟踪调查,依托校园网建立并用好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库,办好企业进校召开的大型招聘会,努力为毕业生踏上岗位、适应社会提供各方面的优质服务,确保每年的就业率不低于90%,力争每年都达到95%以上。
(1)校园文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处室、文明系部、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努力使学院成为省级文明单位。
(2)校园文化。树立“创业创新、知识报国”的学院精神,并按照这一精神,相应地形成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提升校园空间的文化品位。广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创新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技文化活动,继续多方面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通过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在规划期内,建设学生宿舍三幢,教学楼一幢和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实训大楼、大学生创业中心大楼等,使新校区总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按在校生8000人规模建设的现代化新校区。
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周晓东
省教育厅督导专员、学院党委书记:黎细保
学院院长,先锋集团技术总监、先锋软件(北京)研究院院长:庄力可
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旺根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鲍庆军
副院长:李宜忠、周定康、范红铭
学院顾问:李志勤
院长助理兼招生办主任:夏光辉
院长助理兼教务处长:颜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