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创建于1960年,先后隶属于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学校之一。1999年学校由国防科工委划转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是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2003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被财政部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院校”,2005年学校被国务院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学校被国防科工委遴选为全国15个重点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之一,被财政部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院校”,2010年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2010年6月,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我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1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学校共有58个专业,其中5个国家示范专业,8个国防军工特有专业,7个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8个江西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船舶工程、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为主要特色,兼有经济、管理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在服务船舶军工行业的能力上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
学校建有1个工业工程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实训室16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8亿元。学校是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基地、江西省职业培训综合基地、江西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5个国家示范专业实训基地、3个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10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实训基地、3个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中心。此外,与中国船舶两大集团公司等200余家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
学校拥有专任教师605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7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6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江西省高校名师等39人,省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市拔尖人才等22名,外聘兼职教师355名,初步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校荣获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多所职业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选派骨干教师100余人次赴境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助学项目,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学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学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学年2000-4000元;勤工助学岗位每生每学年1200元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贷款每生每学年6000元等。
当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力争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防军工高职教育办学典范,成为行业领先、江西领军、全国一流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475亩,设有6个系共43个专业,全日制在校高职生12685人。现有专任教师62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68名,博士、硕士156名,建立了与各专业配套的实验室、实训室56个,生产性实习工厂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6430万元。学校建有2个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9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拥有2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8个江西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8个国防军工特色专业,具有38个专业(工种)技能培训资格和22个职业工种的鉴定资格,承担了24个船舶特有工种的培训和鉴定工作,是江西省船员培训基地和江西省职业培训综合基地,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003年,学校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5年2月又通过江西省的优秀评估。学校连续七届被授予“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授予“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年11月,学校被国务院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建校48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以先进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为主要特色,兼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学生收费严格按省政府规定执行,学费标准5000元/人?年,住宿费标准普通宿舍400元/人?年、公寓1000元/人?年(如有新规定则按新标准执行)。学校设立了“奖学金、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助学项目,发放了国家奖学金,启动了国家助学贷款,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建校以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培养输送了近4万名各类专门人才。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创建于1960年,先后隶属于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学校之一。
1999年学校由国防科工委划转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同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
2003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4年被财政部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院校”;
2005年被国务院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学校被国防科工委遴选为全国15个重点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之一,被财政部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院校”;
2010年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
2010年6月,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1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据学校官网2014年10月信息显示,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共有58个专业。
院系设置
序号门类专业名称1交通运输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检验、游艇设计与制造、报关与国际货运2材料与能源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3土建室内设计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4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5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6轻纺食品印刷技术7财经国际金融、会计、经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8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管理9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10文化教育商务英语、旅游英语11艺术设计传媒艺术设计
师资力量据学校官网2014年10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专任教师542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4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江西省高校名师等34人,省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市拔尖人才等21名,外聘兼职教师357名。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彭晓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魏寒柏)
省级教学团队(4个):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彭晓兰)、检测技术及应用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熊望志)、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团队(吴毅)
教学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10月信息显示,学院有5个国家示范专业,8个国防军工特有专业,7个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8个江西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专业。学校是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基地、江西省职业培训综合基地、江西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5个国家示范专业实训基地、3个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
重点专业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10个):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检测技术及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船舶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与装备技术
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3个):数控技术等
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7个):检测技术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会计、船舶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等
江西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8个):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信息来源:根据各学院官网介绍整理
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船体识图与制图、船舶焊接、机械零件常规加工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船体识图与制图、船舶焊接、机械零件常规加工
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等
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交流合作据学校官网2014年10月信息显示,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多所职业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选派骨干教师100余人次赴境外学习培训。
据学院官网2014年10月信息显示,学校建有1个工业工程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现代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信息技术基础实验室自动化技术基础实验室通信技术基础实验室
科研成果2012年度,学校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153篇,其中核心29篇;获省级以上成果奖励7项、国家专利3项。学校获7项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高校科技项目。
学术资源据学院图书馆官网2014年10月信息显示,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62年,有文献百万余册,电子期刊近万种。订购有各类纸质中外文期刊400余种,报纸50余种,同时建有图书馆主页,可支持包括馆藏数据查询系统、CNKI中国知网总库、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及读秀学术搜索、书生读吧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校园网数字化信息服务,已形成了以理工科类文献为主体,以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专业文献为特色,兼收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文献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
党委书记:张威
党委副书记、院长:魏寒柏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凡龙
党委委员、副院长:魏东红、刘南平、彭晓兰、汪永根
德行大道,技承天工
校徽
校徽以学院英文名称的首写字母JVTC为创意元素,以鸿雁、红日、江水等为寓意出发点来表现学院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1、JVTC几个字母组合成为昂首飞翔的鸿雁造型。代表了学子具有鸿鹄之志,寓意全院学子壮志凌云,展翅高飞,也寓意学院追求卓越的理想与雄心。
2、图案中心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造型,寓含学院发展气势如虹,如日中天,同时寓含学子朝气蓬勃、积极阳光。
3、下方蓝色弧线代表长江,点明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寓意学院青年激情澎湃,学院为社会不断输送优秀青年。
4、最正方1960代表了学院建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