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唯一建设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是由教育部和建设部批准的建设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院与中建三局、省建总公司、武汉建工集团、山河集团、鼎元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在汉大型建筑企业联合组建了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董事会及其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实行订单式培养。
学院位于武汉,建有关山校区和藏龙岛校区,总占地面积 680 亩,下设一个二级学院、四个系和一个基础课部,主要开展全日制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同时坚持多层次多规格办学,现已形成集在职研究生、普通高职、成人大专、成人本科、中专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办学格局。现开设的专业有: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城市管理与监察、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脑艺术设计、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文秘、园林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建设工程信息与资料管理,共22个专业。
学院建立了20多个实验实训基地,配备了四个大型的计算机房,两个大型语音实验室,建有32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8500 余平方米的实习工厂、综合实验楼、图书馆,配备了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光盘资料检索系统,建有标准化的体育活动场所。
学院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有一支学科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院专职教师200余人。其中,取得国家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4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50人同时还外聘了50多名教授、专家来校进行教学和指导实训。学院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0篇,编写教材和出版专著100余部。
学院前身是湖北省城市建设学校和湖北省城乡建设职工大学,创立于1978年。
湖北省城市建设学校
1978年湖北省建筑工程学校创建
校园风光1985年湖北省建筑工程学校更名湖北省城市建设学校
湖北省城乡建设职工大学
1980年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职工大学创建
1988年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职工大学更名为湖北省城乡建设职工大学
1988年办学地点迁到湖北省建校校内
2001年与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联合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即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湖北省贸易科技学校整体并入学院
2006年位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藏龙岛新校区投入使用
校园风光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截止到 2018年6月,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共10个教学系部,42个专科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3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湖北建筑工程职教品牌专业群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共享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0余门,省级专业团队2个。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多年办学实践,形成了以土建施工类专业为龙头,建设类专业为主体,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物流、设备、信息等多专业交叉渗透,稳步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2018-06-15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 建筑工程系 市政工程系 经济管理系 环境艺术系 建筑设计系 信息工程系 物流管理系 基础课部 管理机构学院设有党委宣传部(监察室)、党委组织部(人事处、党办)、学院办公室、质量管理处、统战部、校企合作处、教务处、 科研处(职业教育研究所)、学工处(团委)、计划财务处、校友办、保卫处(武装部)、招生就业办公室、工会、后勤集团、图书馆、建筑设计院等党政管理服务机构。
教学场所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截止2018年6月,现有教师共626人(专任教师、辅导员、实训教师、行政岗教师327人,其中正高13人,副高109人,中级教师126人,初级教师79人;外聘教师299人)。湖北省级名师1人,楚天技能名师14人;有277名企业能工巧匠长期在学院教学。有40余人在国家级(省级)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担任副会长、主任委员、理事等职务;有87人拥有注册建筑师、建造师、结构师、造价师、监理师等执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32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80%以上。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两个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图书馆每年入藏中外文图书15000册;全年订阅期刊1000种,报纸50份。截止2018年3月,馆藏文献总量约10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约39万册,期刊合订本3万余册,电子图书约60.8万种(册),电子报刊约4600种(册)。每年入藏中文图书2万余册;全年订阅期刊800余种,报纸60余份。
图书馆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学院实施学术强校工程,教科研成果丰硕。学院健全了推进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制度,搭建了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室等平台,被评为全国科研管理先进单位。近年来,学院主持厅级以上课题(项目)68项;发表论文近2000篇,其中SCI、SSCI、EI、ISTP、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39篇;主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22部,著作2部;获得专利、工法、软件著作权17项;获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省教育科研成果奖。
校训:立德 尚能 笃学 创新
办学理念: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国培、省培项目为载体,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新加坡和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多次选派管理干部、骨干教师赴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等地培训学习;与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与台湾、韩国等地积极对接,洽谈合作办学事宜;与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加拿大木业协会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积极邀请德国、香港、台湾等地资深专家来学院开展互访、讲学等活动;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与湖北建设职教集团内中建三局、山河集团、武汉绿色建筑业协会、武建集团、中建东方装饰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海外项目建立了合作关系。
校园活动校园活动: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女生节系列活动,“城建杯”足球联赛,篮球比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 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二手交易市场,文明寝室评比活动
社团:截止2014年6月学院共有25个学生社团,分别为青年志愿者协会、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氧气英语协会、轮滑协会、九天棋社协会、羽毛球协会、书法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测量协会、乒乓球协会、CAD协会、双截棍协会、保健协会、足球协会、舞蹈协会、心理协会、造价协会、动漫协会、Open乐团、太极协会、武术协会、勤创协会、跆拳道协会、自行车协会。
校园活动图册参考资料来源
学院地处中国武汉光谷腹地、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占地面积近600亩,截止2018年6月,学院建筑总面积为30.5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1.18万平方米,教室面积2.07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2.58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场地面积6.9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3.50万平方米(风雨操场面积为0.2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7.44万平方米,7000平方米的集满足土建类专业教学的全真模拟功能的实训车间。学院固定总资产3.2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905.98万元,拥有9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16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千兆主干校园网,信息点9505个,教学用计算机824台;图书馆馆藏各类书刊46.58万册,建立了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光盘资料检索系统。
(资料来源2015年4月学校官网)
2006年4月,学院学工处被建设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
2007年2月,学院图书馆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2007年12月,学院被中国人事部、中国建设部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
2008年12月,学院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2009年3月,学院被湖北省综治委评为“省级平安校园”
2010年11月,学院被中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委评为“省级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12月,学院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荣誉图册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