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和公安部备案,由贵州省公安厅和教育厅共同管理的全日制公安司法大专院校,是贵州省培养造就公安司法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的前身为1949年成立的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及1950年成立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195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更名为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1954年,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合并,为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1955年—1957年,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分为贵州省公安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57年—1975年两校合并,校名先后为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贵州政法学院及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75年—1980年更名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1980年—1985年,学校又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同时成立贵州省人民警察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同时成立司法中专部)。1985年—2000年两校分别升格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院和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两院同时在1997年贵州省成人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甲级(A等)学校。2000年,两院再度合并,校名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建校以来,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教职工的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学院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共举办有普通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专科教育以及中等专科教育等,并先后与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央电大和西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联办成人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为省内外公、检、法、司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数万名毕业生。大部分毕业生现已成为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不少毕业生还走上了领导岗位。在举办学历教育的同时,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学院于1985年建立了贵州省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对省内检、法、司及其它部门的在职干部的培训。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98人,其中专任教师35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2人,副教授107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2人,取得硕士学位的56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6人,攻读硕士学位的39人。学院还先后聘请了18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聘请了64名省内公安司法部门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官。
学院设有经贵州省司法厅批准建立的全省唯一具有司法鉴定权的“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爆炸物品司法鉴定所”和经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建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设有“贵州省金盾工程科技研究所”、“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公安司法教育研究所”、“贵州省公安戒毒研究所”、“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并发起或参与成立了“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公安、武警院校写作研究会”、“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贵州省警察学会公安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贵州省法学会法理宪法学研究会”、“贵州省民法、经济法学研究会”等学术团体。自1985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教材394部,发表科研论文2943篇,获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71个,大多数已结题,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140个,获国家专利5项。35位教师被省内外普通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聘为兼职教师、硕士生导师、专家、研究员或担任学会会长等职务。学院学报作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平台,被评为全国、全省优秀社科学报和国家新闻出版署“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其刊载的论文多次被国家级文摘期刊和北大法意网等媒体转载。学院教学改革经验在1998年第二届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的典型经验向全国公安院校推广。
学院现有刑技系、侦查系、治安系、警体部、公安管理系、法律一系、法律二系、基础部、理论部、计算机中心、实验中心、成人教学部和驾驶培训学校等教学系部。开设有侦查、刑事技术、警犬技术、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经济犯罪侦查、法律等20余个专业(方向)课。经多年打造,形成了治安管理、刑事法学、特警、刑事技术等一批特色专业及特色学科。为强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学院还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26个教学实习实验基地。
学院占地面积788亩,校舍面积22.31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257万元,图书馆藏书69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6万册。目前,学院拥有先进的室内射击馆、图书馆、实验楼、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及校园网络系统,随着模拟实战大楼的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公安司法高等院校已初具规模。
学院的今天,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建院以来,公安部、高检、高法、司法部及省内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始终对学院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巨大的支持,一代代师生为学院的发展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共同为学院的大厦添砖加瓦,他们的业绩将永载学院的史册,并将激励后来者不断地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创造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195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建立。
1954年,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贵阳分校并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更名为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
1955年?1957年,贵州省行政干部学校分为贵州省公安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
1957年?1975年,两校合并,校名先后为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贵州政法学院及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
1975年?1980年,更名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
1980年?1985年,学校又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同时成立贵州省人民警察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同时成立司法中专部)。
1985年,两校分别升格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院和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两院同时在1997年贵州省成人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甲级(A等)学校。
2000年,两院再度合并,成立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200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保留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又赋予了“贵州省人民警察培训学院”和“贵州省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的新使命、新任务。
2015年,在原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基础上筹建贵州警察学院。
2015年7月22日下午,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公安厅长孙立成,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玉广,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赵翔,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碧海,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温贵钦以及省公安厅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调研检查筹建贵州警察学院的有关工作,听取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就切实抓好有关筹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6年1月11日,省政府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孙立成到学院专题听起“贵州警察学院”筹建工作情况汇报,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赵翔参加汇报会,并出席贵州警察学院(筹)新图书馆开工奠基仪式。
2017年5月10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贵州警察学院。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6000人。同意首批设置本科专业5个,即法学、侦查学、治安学、公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
院系专业
根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现有5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
公安大类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公安管理类 专科 本科 侦查 侦查学 经济犯罪侦查 治安管理 治安学 交通管理 警察管理 公安管理学 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防火管理 禁毒 公安技术类 刑事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 警犬技术 法律大类 法律类 法律文秘 法学 法律事务 书记官 司法技术类 安全防范技术 电子信息大类 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公共事业管理大类 公共事业类 社区管理与服务资料来源
学院截至2014年有在职教职工437人,专任教师300人,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3人,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09人,博士10人,硕士104人,有1名教师被评为公安部高等院校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5名教师被聘为贵州省社科院特约法学研究员。有10余名教师被聘为贵州大学等高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和硕士生课程主讲教师,有30余名教师被聘为贵州大学等高校任课教师,有多名教师担任全国、贵州相关学术团体副主委、会长、副会长等。
建校来,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教职工的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学院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共举办有普通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专科教育以及中等专科教育等,并先后与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央电视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联办成人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为省内外公、检、法、司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数万名毕业生。在举办学历教育的同时,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学院先后建立了贵州省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培训中心,积极开展对省内公、检、法、司及其它部门的在职干部的培训。
根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部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
序号 精品课程名称 级别 1 《公文写作》 国家级精品课程 2 《案件言语识别》(非公开) 部级精品课程 3 《文件检验》(非公开) 省级精品课程 4 《法医学》 省级精品课程 5 《犯罪心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 6 《宪法学》(非公开) 校级精品课程 7 《刑事图像》 省级精品课程(信息来源 )
学院占地面积788亩,校舍面积22.51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423.09万元,图书馆藏书40.63万册、电子图书6044GB。学院拥有先进的室内射击馆、图书馆、实验楼、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及校园网络系统,随着模拟实战大楼的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公安司法高等院校已初具规模。
根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
教学实习实训基地:27个。
科研机构 司法鉴定中心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DNA实验室 电子证据实验室 相色谱积极气质联用实验室 指纹对比实验室(以上信息来源 )
根据2018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教师出版著作40部;论文集11部;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92部;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研究课题178项;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3093篇,其中北图核心期刊192篇。此外,学院共获得贵州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省委政法委优秀调研论文奖、省公安科技强警奖等各类政府奖73项。
1985年到2014年来,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教材394部,发表科研论文2943篇,获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71个,大多数已结题,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140个,获国家专利5项。35位教师被省内外普通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聘为兼职教师、硕士生导师、专家、研究员或担任学会会长等职务。学院学报作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平台,被评为全国、全省优秀社科学报和国家新闻出版署“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其刊载的论文多次被国家级文摘期刊和北大法意网等媒体转载。学院教学改革经验在1998年第二届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的典型经验向全国公安院校推广。
学院馆藏适用图书602380册。
忠诚 严格 求实 勤奋
忠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严格: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求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勤奋:孜孜以求,不怕困难,攻坚克难,永不退缩。
一、主色:警院蓝
为警察制式服装的颜色,是人民警察标志性的颜色。
二、双圆同心:
表达人民警察维护社会主义和谐,保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与使命。
三、盾形:
表达人民警察作为共和国之盾的职业特征。
四、长城:
表达警察职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石,是捍卫法律尊严的钢铁长城。
五、五星:
表达人民警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也表达警院学子在警界星光闪耀。
六、1950:
是学院诞生的标识。
七、瀑布:
是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示意,表达贵州元素;也彰显学院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向
公安队伍输送着合格的人才。
八:金色的麦穗:
表达丰收与成熟。无数的有志青年在学院收获知识和希望。
(以上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