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广西 >>南宁市 >>青秀区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 : 0
地址 : 南宁市秀灵路37号
中考网 : 广西 | 南宁市 | 青秀区
高考网 : 广西 | 投票
学校简介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创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秀灵路37号,校园幽雅,环境宜人。学院占地面积1233.3亩,建筑总面积253205.37?,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32904.52?。现有固定资产1.5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937万元。另外,2005年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学院获得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项目。按合同计划2009年上半年设备到位,合同总值365.1万欧元(按现价折合人民币3066万元)。图书馆藏书57.9万册,其中电子类文献27.3万册。学院以广西生源为主,面向全国11个省、市招生。,在校生人数850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525人。专任教师401人,兼职教师236人,按教学工作量折合为154人,教师总数55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51人(不含高级讲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7%。青年专任教师200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4人,占青年教师总数的42%。目前学院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人数256人,其中193人具有“双师”素质,占75.4%。有教育部2006~2010年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机械职业教育模具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其他各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人。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122项,其中,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项,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33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项,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2项,中国教育学会课题1项,院级科研立项68项,获省级奖励的教研科研成果95项;教师编写著作和编写出版的高职类专业教材76部,其中担任教材主编的教师28人、副主编的教师37人、主审的教师7人、参编的教师86人;教师自编特色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共154本;教师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EI收录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争取到专项科研经费30.9万元,学院资助科研经费64.57万元;获国家专利4项。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辅。设有石油与化学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管理科学系、基础教学部等7个教学系(部),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类、汽车类、化工技术类、食品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等17个专业类别的38个高职专业,56个专业方向。有“十一五”期间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有机化学、甘蔗制糖工业分析、高等数学、MAYA动画技术)。拥有6个校内实训中心18个校内实训基地,共104个实验实训场所和68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学院与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沈阳化工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联办函授成人教育,与美国半岛学院、新加坡亚太商学院、新西兰旅游观光学院、越南清化省清化市兴盛股份公司技术培训??高技中心等国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学院为中国糖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设有科研机构“广西糖业研究发展中心”,是广西糖业教学、科研的基地之一。设有中国化学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中国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糖业南宁培训中心,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培训机构,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Autodesk授权培训中心,以及专门培训危险化学品产销、电工、制冷、焊接等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培训机构。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轻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证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的考试点,计算机ATA特许授权考试站,有鉴定资格的职业工种35个,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84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5人。学院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设有广西首家大学生素质测评基地,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多证书”,在就业市场中占据先机。成立有行业指导委员会,与两广、江浙沪等地的名优企事业单位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天地,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办学以来,学院共向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本科、高职大专、中专毕业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学院党委多次被评为自治区经委及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连续三年获得自治区经委直属院校绩效考核“优胜杯”(该项绩效考核总共开展了三年);获得2005年度和2007年度全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获得“第二届、第四届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自治区直属机关文明单位、自治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园林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学校溯源

?广西轻工业学校

1956年7月,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成立。

1958年7月,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成立。11月,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与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

1959年9月,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原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部分迁往贵县独山,改校名为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曾用校名广西贵县轻工业学校)。

1970年9月,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迁回南宁与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轻化工业学校。

1978年春,在广西轻化工业学校基础上,经广西区党委批准,成立广西轻工业学院(其中,化工类专业分出成立广西化工学校)。

1982年6月,广西轻工业学院普通高等教育部分迁出,中专部分成立广西轻工业学校。

?广西南宁化工学校

1959年9月,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原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部分合并柳州、桂林、梧州三所化工学校后,恢复校名为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并于1960年7月升格为广西化工学院。同年11月,广西水利电力学院、广西邮电专科学校、广西工业干部学校等并入建立广西工学院。广西化工学院被分化组建为广西工学院的化工系和中专一部。

1962年,自治区党委决定对大、中专学校进行调整,原广西工学院并入部分迁出,化工部分本科班续办至1964年毕业,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恢复办学。

1970年9月,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与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轻化工业学校。

1978年8月,化学工业部确定(从广西轻化工业学校分离出来的)广西化工学校为部属学校,并确定为部属重点中专。

1978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化工学校恢复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校名为广西石油化工学院。

1982年6月,广西石油化工学院普通高等教育部分迁出,中专部分成立广西石油化工学校。

1984年,广西石油化工学校更名为广西南宁化工学校。

?贵港职业学院

1904年,贵县高等小学堂创建。

1913年,贵县高等小学堂更名为贵县中学。

1934年,贵县中学(简易师范班)创建(合署)。1937年,停办。

校园风光

1941年,县立国民中学(师资训练班)创建,之后 更名为县立国民中学(师科班),1943年停办。

1944年,贵县简易师范学校创建,1949年,停办。

1950年,复校并更名为贵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8年,贵县初级师范学校更名为贵县师范学校,1962年,停办。

1970年,复校并更名为贵县工农师范学校。

1978年,贵县工农师范学校更名为贵县师范学校,

1988年,贵县师范学校更名为贵港市师范学校。

2003年8月,贵港市师范学校升格为贵港职业学院。

合并升格

2003年5月,经自治区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广西轻工业学校、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合并组建广西工业技术学校。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大专学历),定校名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学校通过高职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被确认为优秀。

2009年,学校被确认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

2013年10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贵港职业学院并入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7年7月,学校设有石油与化学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管理科学系、建筑工程系、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部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业54个。

专业设置
院系专业学制石油与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工技术三年工业分析与检验三年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三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三年冶金技术三年材料工程技术三年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三年安全技术管理三年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机械方向)三年涂装防护工艺三年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三年制浆造纸技术三年食品检测及管理三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三年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三年药品经营与管理三年生物制药技术三年食品生物技术三年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三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三年数控技术三年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三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三年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三年应用电子技术三年通信技术三年移动通信技术三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三年物联网(网络系统管理)三年汽车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三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三年汽车电子技术三年机械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方向)三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三年管理科学系建筑工程技术三年建筑工程造价三年室内设计技术三年建筑工程系物流管理三年财务管理三年商务管理三年营销与策划三年基础教学部产品造型设计三年动漫设计与制作三年环境艺术设计三年软件技术三年资料来源: 备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专业设置及招生专业信息以学校招生网站信息为准。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7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792人,专兼职教师7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职称38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46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281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达60%以上。有全国行业性教学名师5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人、委员23人,有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个。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陶权、尹沾合

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张良军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石油化工技术教学团队(2015年,张良军)

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化工技术教学团队(2010年,韩元山)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7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4个,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项目1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5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课程名称所属系部课程名称所属系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工程系《汽车故障检测技术》汽车工程系《国际货代与报关》经济与管理系《仓储管理》经济与管理系资料来源: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一体化建设项目 课程名称所属系部课程名称所属系部《化工单元操作》石油与化学工程系《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石油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分析检测技术》石油与化学工程系《蔗汁清净生产技术》食品与生物工程系《仪器分析检测技术》石油与化学工程系《MAYA 动画技术》教育与艺术设计系《制糖工业分析》食品与生物工程系《二维动画综合创作》教育与艺术设计系《PLC 应用技术》电子与电气工程系《MCS-51 系列单片机及汇编编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资料来源:

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化工技术实训基地、食品药品实训基地、制糖工程实训基地

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7月,学校与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沈阳化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联办函授成人教育,与美国菲奇堡州立大学、美国半岛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泰国滩亚布里皇家理工大学、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等国(境)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

截至2017年7月,学校与123家广西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2009年,组织了113家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联合成立了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单位。2016年,组织了8所院校、29家企业联合成立贵港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荣誉

截至2017年7月,学校连续八年获得自治区工信委直属院校绩效考核“优秀单位”,连续十年获得“全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连续七年获得“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先后获得“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自治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先进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南宁市园林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南宁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2014年,学校教师申报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达25项。获得上级资助总经费共计32万元。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2013-2014学年,教职工共发表论文共189篇,其中其中EI1篇,核心38篇,优秀期刊及普刊150篇;组织选送47篇参加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2014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获奖7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3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2015-2016学年,学校教师科研总经费60.4万元,其中学院批准费用7.4万元,上级资助费用53万元;纵向科研经费17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0.2万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10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收集了以科学、技术为主,兼顾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等多种类型和载体的综合性文献,还重点收集了体现学院发展特色的制糖、食品生物、石油化工、电子、机械、建筑、汽车、经管等学科门类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文献。图书馆馆藏总量已达到65.3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40.68万册,电子类文献20多万册。形成了以工业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文化传统
校徽校徽

释义: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标志取材于中国传统书法??篆书“工”字与机械齿轮形象之组合造型,既保留“工”字的可读性、完整性,又表达出中国传统工业之特色。取篆书“工”字之笔画(竖划)与齿轮形象异质同构;标志中的“工”象征机械齿轮互相联动运转并带动工业不断向前发展之势。整个标志既稳定又显灵动,配以相应的中英文作弧,使标志整体感更趋向完美??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以蓝为标准色,象征着工业技术博大精深;以绿为标准色,昭示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和对美好未来之憧憬。

校训

明德”、“亲(xin)民”、“至善”

释义:出于《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句(见《五经四书诠释》大学篇首句)。全句的意思是:《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使美德(光明的德性)表现出来;

亲(xin)民:使天下的人革除旧的思想,观念,陋习,形成新的思想观念;

至善:各方面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涵义:倡导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要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不断完善自我,要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尤其在品德方面要达到完善的境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邓明珍院长邱镇林党委副书记罗桂全副院长龙伟忠 、郑琪、尹子云、罗生芳资料来源: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中学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芬妮美容美发艺术学校

贺州市技工学校

广西南宁创艺艺术职业学校

桂林理工大学北海函授站

南宁市南方电力职业技术学校

南宁财贸管理学校

广西艺术学院(广艺)

南宁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