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县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 : 0591)22869902
地址 : 福州市闽侯县荆溪关口366号
中考网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闽侯县
高考网 : 福建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理病理学教研室始建于1954年的福建省福州卫生干部学校生理、病理学教研组,1959年因学校正式定名为福建卫生学校,遂隶属于福建卫生学校基础科管理。2002年12月,福州卫生学校与福建卫生学校合并,两校生理、病理学教研组合二为一。2005年12月6日成立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理病理学教研室。教研室现有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5人、实验师1人,其中硕士及在读研究生占50%。教研室常规承担护理、助产、检验、影像、口腔、药学和医学专业大专学生的《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


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改革,积极开展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溶入科研模式,侧重技能型实验开设,努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适应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的需要。近几年教研室积极承担院级教学科研项目6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多篇。

历史沿革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它的前身福建卫生学校创建于1954年,原名福建省福州卫生干部学校。

1953年,正是中国经济建设由恢复时期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当时卫生战线面临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批在基层担任卫生行政领导职务、建国前参加工作的同志迫切需要提高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以适应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大量初中级卫生人员需要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国家卫生部据此通知各省立即创办这类学校,以解决上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省卫生厅选派高胡同志负责筹建学校。1953年开始选址、基建,1954年正式开办。

当时的校址设在鼓楼区河东路得贵巷17号,占地面积约百亩,建校初期,开办干部文化班,开设药剂士、检验土两个专业。学员都是从福建省选送来的在职干部。1955年,药剂士、检验士专业开始面向福建省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

1958年,福州医士学校撤销,卫生医士专业调整到该校。

1959年初中毕业生大量增加,卫生干部学校名称已不相适应,于是学校正式定名为“福建卫生学校”。

1963年春,南安中药材学校中药材专业并入该校,调整时将中药材专业改为中药剂士专业。从此,该校共开设药剂士、检验士、卫生医士、中药剂士四个专业。在此期间,学校还先后举办厂防疫干部培训班、妇幼保健干部培训班、工业卫生干部培训班、医药财会班、药训班等各种短训班和药学、检验专科函授班。

1966年.全国爆发“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闹革命,人串连形成热潮,不久,军宣队进驻学校,组织教工开展“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学校处于瘫痪状态,当年停止招生。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至1969午下半年,学校被撤销,教工下放劳动锻炼,校园校舍被外系统所占,图书和仪器设备全部被分光。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福建省医药卫生人才严重匮乏,影响了医疗卫上部门工作的开展。在社会的强烈需求下,学校于1972年在福州助产学校旧址筹备复办,1973年恢复招生,仍然开设药剂土、检验士、卫生医士、中药剂士专业。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连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全国务条战线发生了历史性伟大转折,祖国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该校也不例外。

1978年,开办了药学大专班。1979年,开办检验大专班。1982年起,该校先后与闽清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附属一院、二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职防院、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建省肿瘤医院等单位合作,以该校名义招生办班,开设助产士、护土、卫生医士等专业。

该校相继成为中国药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函授站、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外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成立了福建省乡村医牛培训中心、医学美容培训中心。特别是中国药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函授站,1987 年创建,培养高中起点药学专科函授生,2001年开始培养专科起点本科函授生,函授站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达750人,为促进福建省药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990年,药学大专班挂靠福建医科大学,更名为福建医科大学药学专科班,成为福建医科大学专科班教学点;1998年,招收药学、检验高职生,2000开始招收护理高职生。

1996年该校与福建黎明企业集团联合创办了福建省内首家民办中等卫生学校??福建私立黎明卫生学校,由黎明企业集团投资建校,由该校组织实施教学,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开设药剂、护理、护理(英语专门化)、医学检验、助产、卫生管理等社会急需的专业。2003年来共招生1376人,向社会输送了1006名中等卫生人才。

2003年,福建私立育才卫生学校并入该校。

2004年,该校与福建黎明企业集团再次合作,联合创办的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获福建省政府批准,2004年秋季开始招生,开设食品卫生与检验、园林花卉、药物制剂和药品营销四个专业。

2002年12月,福建省政府同意福州卫生学校并入该校,通过土地置换,筹集资金,迁址重建。组建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该校获准以福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筹)的名义开始招生,首届招生的专业有药学、检验和护理三个专业。2005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10月,该校选定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洽浦村附近535亩土地作为福建医高专建设用地。2004年2月,福建医高专建设项目经福建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并被福建省政府列为2004年省预备重点项目。项目规划投资30937万元,总建筑面积139910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于2005年10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临床医学系、4个系部,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开设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助产、生物制药技术、卫生信息管理等2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序号
系(部)
专业名称
1
护理系
护理、助产、医疗美容技术 2
药学系
药学、医药营销、中药 3
医学技术系
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 4
临床医学系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眼视光及康复治疗技术

(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

师资力量

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400余人,专任教师32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7.7%,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2.0%,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占46.4%,兼职教师482人。

对外合作

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与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福建惠好医药集团、国药控股福州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长春迪瑞医疗科技有限公 司等医院(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院举办了福建省立医院护理班和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方向)班、福建省肿瘤医院护理班和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 方向)班、福建惠好医药集团药学专业订单班、莆田九五医院助产班、厦门鹭燕大药房有限公司药学班等8个校企合作基地班。

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境)外十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2005年以来,该院教师在全国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3篇(其中CN级刊物上发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论支共计87篇),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39部,自编教材16部;主持或参与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校级37项)。其中张静、邓元荣、黄仁杰等老师主持的4项科研课题入选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资助计划。该院药学系承担了卫生部课题《十一五期间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药学专业设置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该院的食品药品研究中心正在进行三类新药他米巴罗汀的研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刘韧老师参与的《安多霖胶囊的研制》获国家经贸部第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杯奖;陈玲珑副教授、兰宝金副教授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应用解剖》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陈明非副教授的科研成果“复方庆大霉素膜”完成与福药海王制药有限公司的技术成果转让。两个附属医院科研工作成绩喜人,2007年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3项,获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另有多项科研课题获省科技重点项目资助、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或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立项、福建省卫生厅创新课题立项。

2005年来,学院先后被授予“省文明学校”、“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平安先行学校”、“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省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学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在2008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1年底,被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改委、福建省财政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研究机构

学院拥有福建省级机关医院1所直属附属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清市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医院、建瓯市立医院、莆田涵江医院等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等14所教学医院,并拥有173个稳定的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建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信息管理、康复治疗、医学营养、医学基础和文化基础等11个实训基地,其中药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福建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和福建省乡镇卫生技术人才培训中心设在该院。

学院建成了一座药物制剂实训车间、一个药用植物园、二个馆(人体科学馆和中药标本馆),建立了护理实训基地、临床医学实训基地、基础医学实训基地、生物制药实训基地、医学检验实训基地、医学影像实训基地、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文化基础实训基地在内的八大实训基地。其中护理实训基地被列为2007年福建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获福建省财政支持经费130万元。2007年建成药物制剂实训车间,该项目获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专项资金100万元和财政厅拨款30万元,2008年被列为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已申报中央财政支持)。此外学院还接收了福建省肿瘤医院捐赠的一台西门子CT机,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

学术交流

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境)外十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对台对外教育学术交流取得了新进展,学院国际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领导
职务
名字
院党委书记 林春明
院长、党委副书记
郭素华 副院长、附属省级机关医院院长 季晓林 副院长
廖伟坚

(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

文化传统
办学特色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专业优势明显,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此外,学院还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举办药学专业专科函授、专升本函授教育,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医药卫生类本科、专科现代远程教育。

办学宗旨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大胆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传承历史,再创辉煌。面对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学院实施“小课堂授业,大课堂育人”的人才培养工程,坚持“强内涵,创特色,树品牌,争一流”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严格规范、严谨求实、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秉承“业精德诚”的校训,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正坚定地朝着创建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学院现任领导

严肃:中共党员,在职本科学历。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5年11月至1980年11月顺昌县洋?卫生院医生,1980年12月至1985年9月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干部,1985年10月至1996年6月任福建省卫生厅医教处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1996年7月至2000年10月任省卫生厅办公室助理调研员、调研员,2000年10月至2008年12月任省卫生厅人事处处长,2007年8月起任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林春明: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副研究员。1986年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辅导员、药学系办公室主任、药学系副书记、院团委副书记。1996年9月至1998年2月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州立大学国际经营管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8年6月起先后任福建中医学院团委书记、外事办公室主任、台湾中医药事务办公室主任、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学院办公室主任(其间,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在漳浦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2009年5月起任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书记。

陈雄:中共党员,省委党校在职大学学历。1970年2月参军入伍,1988年1月转业,先后在福州市卫生局党委办、监察室、纪委工作;1996年8月任福州市第一医院书记、副院长;2002年4月任福州卫生学校书记、副校长,2004年9月任福建卫生学校副书记、纪委书记;2005年9月起任中共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时委员会委员、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时院务委员会成员。2009年5月起任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季晓林: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76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先后在福建医科大学基础部、福建省立医院工作,1996年8月任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2001年8月起在省级机关医院工作,任常务副院长,2004年2月任省级机关医院院长。2009年5月起兼任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现任福建省神经病学学会副主任委员,省老年保健学会副理事长,福建医学会常务理事,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2007年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8年获福建省职业道德标兵称号。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莆田城厢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技术学校

福州蓝天艺术培训中心(包含音乐高考辅导)

福建省长汀师范学校

福州东煌职业学校

福州市聋哑学校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工贸学校

福州逸仙业余职业学校

福建省兰德职业培训学校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

福建省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

福建省大田县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