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位于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园南路,座落在美丽的旗山脚下。校区占地面积共671.67亩,其中水域面积近300亩。校园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郁,具有完备的教学、实验、文化和体育设施,是融现代化、网络化、人文化、生态化、园林化为一体的“山水学村”。
学院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努力创建特色和品牌专业,目前设有国际商学系、管理学系、信息技术系、经济与法学系、文化产业系、外语系六个系,共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学、广告学等涵盖文、理、工、经、法、管等学科门类2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8600人。
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依托“母体”学校,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超过教师总人数的30%,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每年学生对教师教学测评的总体满意度保持在80%以上。
发展规划作为成长型的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根据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本科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要求,立足福建、服务海西,面向东南亚,以满足学生学习成才的需求为己任,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集中和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社会评价高的顶级独立学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而积极的贡献。
办学宗旨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让每位协和学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以培养“实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强调实践应用能力与一定的科研能力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实行以弹性学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为核心的完全学分制,学生可自主决定修学年限,修满规定学分的可在3?8年的弹性学制内的各个学年申请毕业。
学院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毗邻港澳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学生铺设出国留学的“绿色通道”。目前,学院已与国外多所高校进行办学交流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于2009年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21家、福建第2家、独立学院首家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即SQAHND项目)海外授课中心,先后组织多批学生赴美、澳、日等各国交流学习。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几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校园歌手赛等各类高水平竞赛中屡获佳绩,成绩显著。学院07、08、09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3%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作为成长型的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根据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要求,立足福建、服务海西,以满足学生学习成才的需求为己任,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集中和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社会评价高的独立学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而积极的贡献。
2003年4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由福建师范大学联合福建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盈峰投资有限公司和福建师大经济开发总公司举办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的教学组织管理,独立的财务核算;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闽政文[2003]158号。
2003年5月6日经主办方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常委会研究,聘任汪文顶同志为院长(兼);黄跃鹏同志为常务副院长; 陈友飞同志为副院长。(闽师[2003]干5号)
2003年5月20日福建师范大学第15次党委常委会研究了学院筹备问题。会议提出协和学院要把握“新、特、活”三个字。“新”-要创新办学体制和办学思路;“特”-要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活”-要灵活办学,增强学院发展的活力。会议同意学院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合作办学。
2003年6月份学院设办公室、学生事务部、教务部等管理职能机构,由校本部选派行政管理人员。
2003年7月6日协和学院印章启用(师大办[2003]65号)。
2003年9月8日在海军礼堂召开首届学生开学典礼。副校长、协和学院院长汪文顶,福建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阙国虬、福建盈峰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喻龙、我校经济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赵钦等三位学院副董事长,协和校友会秘书长高孔融,学院领导、全体教职工及近1000名新生出席了开学典礼。典礼由学院常务副院长黄跃鹏主持。典礼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叶一舵教授为新生作了一场生动的心理健康辅导讲座。 学院设有国际商学系、信息技术系、管理学系、经济与法学系、文化产业系五个系,共开设英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法学、经济学、金融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美术学等14个专业,招收首届学生1000多名。
2003年9月12日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委员会成立(闽师团【2003】038号)。
2003年10月13日-10月15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对各地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检查清理和重新报批工作的通知》(教发[2003]8号)文件精神,由原省教委巡视员陈孔德为组长,原福建农学院院长吕柳新、原福建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郑锹、原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郑威为成员的省教育厅专家组莅临我院进行办学检查评审。校党委书记张金栋、副校长汪文顶专程参加本次检查评审汇报会。专家组肯定了我院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并对学院的办学及重新申报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
2003年11月5日美国洛杉矶分校邱宏烈博士一行2人来访,洽谈合作办学事宜。
2003年12月24日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中共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总支部委员会。任命郑鹰同志为中共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总支部委员会书记。
2003年12月27日举办协和学院首届新生文艺汇演。
2003年12月底协和学院首届新生在12月份的全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取得通过率达93.6%的优异成绩。
2004年2月25日?4月自2004年2月25日起,我院先后召开四次教学计划研讨会,全面修订协和学院学分制教学计划,制订出《协和学院学分制教学计划框架意见》。3月27日,由汪文顶副校长主持召开《协和学院学分制教学计划框架意见》修订会,为协和学子量身定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4年3月8日中共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党校协和学院分校成立。 经院务会议研究,决定聘美国南俄勒冈大学KarenGernant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聘期两年。
2004年3月25日校党委副书记郭绍生带领校有关部、处负责人调研。郭绍生副书记肯定了我院创办以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肯定了学院领导班子有着很强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品牌意识。强调学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理顺各种关系。对我院提出的师资队伍建设、资源调配及配套扶持政策等问题,郭绍生表示将带回学校研究,尽量解决。
2004年3月27日召开教学计划研讨会第五次会议。在《协和学院学分制教学计划框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制定出符合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要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可灵活操作的分学科大类的全新教学计划,探索独立学院求质量、求创新、求品牌的教学改革路子。
2004年4月6日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何勇同志为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委员会书记。
2004年4月7日在海军礼堂召开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议由黄跃鹏常务副院长主持。会上陈友飞副院长和基础教学部倪宗武主任分别对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和基础教学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对下阶段的主要教学工作做了认真部署;郑鹰书记对学院学风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动员;汪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会上还进行了表彰和新生奖学金颁发仪式,余文同学代表受表彰同学发言。
2004年5月份学院“教工之家”成立。校工会来调研。
2004年7月2日学院首支社会实践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实践服务团奔赴闽西革命热土开始了为期6天的调查及、交流及服务活动。
2004年9月10日为进一步加强考试工作的指导、组织、监督、仲裁和研究等工作,更好地体现考试工作地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决定成立协和学院考试委员会。组长汪文顶,成员陈友飞、张爱民、倪宗武、马锦云、何勇。
2004年9月12日在海军礼堂举行2004级新生开学典礼。副校长、协和学院院长汪文顶,福建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阙国虬、福建盈峰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喻疆、我校经济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赵钦等三位副董事长,学院领导,全体教职工以及近1300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典礼由常务副院长黄跃鹏主持。典礼上,汪文顶、阕国虬还为孙艺斌、何秀萍两名同学颁发新生奖学金。典礼后,文学院孙绍振教授为新生作了关于大学学习方法的辅导讲座。 增设广告学、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方向)两个专业。
2004年9月22日成立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工会。校工会主席郭丹、办公室主任高惠兰以及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长助理张爱民主持。会议选举产生了协和学院第一届工会委员会,陈友飞、余晓青、陈婷、陈辉、林昌意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经工会委员会选举陈友飞同志为工会主席,余晓青同志为工会副主席。会后,工会委员集中开会并做了具体分工。
2004年9月28日福建中医学院海峡科技学院一行八人来参观、交流。
2004年10月18日为更好地为院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根据《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专业建设规划》,经院务会议研究,成立福建师范大学学院图书馆。图书馆暂以协议委托方式委托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代理。由余晓青同志负责协调采编事务,林昌意同志负责协调技术工作。
2004年10月20日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校长助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际关系处处长RobertElliot教授、国际关系处副处长EmiTamba一行二人来我院访问。副校长汪文顶会见了来访客人。常务副院长黄跃鹏、副院长陈友飞及学院其他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谈。汪文顶首先代表学院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学院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目标。接着双方主要就引进IELTS英语教学体系、“3+1”培养模式及英语教师出国短期培训等合作项目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合作向
2005年1月6日经院务会议研究,聘任张爱民同志为院长助理,聘期三年。
2005年1月12日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林玉辉同志为中共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总支部委员会副书记。
2005年1月14日-16日以北京理工大学原副校长俞信为组长、由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章梓茂、南华大学校级督学张秀云组成的教育部独立学院专项检查专家组于2005年1月14号到。福建师范大学校长、学院董事长李建平,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学院院长汪文顶,学院三家投资方代表及院领导参加了专项检查汇报会。
学校、我院都高度重视此次教育部开展的专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迎检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院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学校相关院系及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此次迎检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学院的办学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2005年1月19日卧龙岗大学项目代表Mr.LesBaxter、悉尼英语学院项目代表Mr.JackLi到我院考察、洽谈合作办学事宜。副校长汪文顶会见了来访客人。常务副院长黄跃鹏、副院长陈友飞及学院其他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谈。汪文顶首先代表学院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学院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目标及合作办学初步意向。接着双方主要就引进IELTS英语教学体系、“3+1”培养模式及英语教师出国短期培训等合作项目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合作意见。
2005年3月7日卧龙岗大学项目代表Mr.LesBaxter、悉尼英语学院项目代表Mr.JackLi到再次到我院洽谈合作办学事宜。副校长汪文顶会见了来访客人。总支书记郑鹰、副院长陈友飞及学院其他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谈。双方就引进IELTS英语教学体系、“3+1”培养模式达成的初步意向进行了实质性谈判,达成了共识并拟签定合作办学协议书。
2005年6月10日至13日在江南太湖大学太湖学院召开的全国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委员会主编工作会议上,我院入选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委员会第一批编写教材主编单位,陈友飞副院长入选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文化产业系主任刘泓被聘为独立学院教材《公共关系学》主编。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委员会是在各独立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进一步做好独立学院试办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的形势下成立的。编委会旨在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办学性质人才培养目标,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加强适应独立学院专业特点的教学要求的应用型教材的建设,以实现独立学院长期稳步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现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基本要求。
2005年8月学院增设招生与就业部,聘任张爱民同志为招生与就业部主任,不再担任学生事务部主任。成立实验中心,聘任刘行川同志为实验中心主任。
2005年9月17日上午,协和学院在校综合体育馆隆重举行2005级新生开学典礼。副校长汪文顶,学院董事单位代表福建大学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活中、福建盈峰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喻疆、经济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赵钦,学院领导,全院各部、系负责人和近1400多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典礼由学院常务副院长黄跃鹏主持。
2005年9月22日成立“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的成立对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院法规的严肃性,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意义重大。
2005年10月13日增设发展与研究室,聘任曾火焕同志为发展与研究室主任。
2005年10月16日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暨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在田家炳楼顺利拉开帷幕。来自各系5个团、学代表团共计300人参加了会议。
2005年12月1-2日由文化产业系主任刘泓博士担任主编的全国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现代传播学》教材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我院举行。该教材责任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王莉编审、陈娟,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江南大学、闽江学院等八所高校的参编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教授对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各兄弟院校领导和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教材责任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王莉编审就编写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教材的若干问题作了发言。副院长陈友飞教授传达了教材编写委员会的精神,并对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工作提出了建议,强调教材内容应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会上,来自各独立学院的编委及代表围绕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教学需要等问题,就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作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此外,本次会议签定了教材编写授权书,并就编写的任务进行了分工并对编写进度作了安排和布置。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海峡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对本次会议的召开做了报道。
2005年12月1日晚,应协和学院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金梦玉教授在图书馆专家论坛开设题为“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模式”的讲座。金教授运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丰富的见闻,结合生活实际,阐述了中国大众传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的发展趋势。[1]
信息管理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化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熟练使用与维护INTERNET(国际互联网),能设计、安装与维护INTRANET(企业内部网)等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修课程:
信息管理基础、市场营销学、知识产权法、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信息存贮与检索、管理学基础、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数据库技术、会计学、运筹学、信息经济学、信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数学、方向一(企业联盟资源计划、CEO领导艺术、大众传播学)或方向二(Delphi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金融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金融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活动、处理金融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在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教育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
经济数学、财政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或保险学、计量经济学、中央银行学、方向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或方向二(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原理、金融法)或方向三(银行会计学、财务管理、基金管理学)
通信工程
郑志苹;文化产业系2003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现任福建省海峡卫视主持人。
王泳达:信息技术系2003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了厦门卓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蒋东进:信息技术系200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任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市场部福建区域技术经理。
邱艺远:文化产业系2004级广告学专业,现就职于福建省纪委驻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纪检组监察室。
李思瑾:文化产业系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攻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文学散文博士。
周佳奇:国际商学系200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任宁波和丰创意广场产业服务部部门经理兼团委书记。
王铀镱:经济与法学系2005级经济与法学系法学专业,现攻读厦门大学法学院环境法博士。
焦峰:国际商学系2006级电子商务专业,在读博士,就读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方向为人机工程和第三方物流金融。
张倩:文化产业系2006级音乐表演专业,现任福建省三明市歌舞团独唱演员。
林煜?:经济与法学系2006级法学专业,现就职于福建省漳浦县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
刘伟:管理学系2006级市场营销专业,现任厦门鑫阳溪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林:外语系2007级英语专业,现任福建省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乘务员。
黄秋思:外语系2007级英语专业,现任上海新东方培训学校TCSOL、TESOL项目负责人。
陈培超:经济与法学系2009级法学专业,现就职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司法局。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郑玫平。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叶婷婷。
“吃耳朵”合唱团,“吃耳朵”合唱团在东南卫视“欢乐合唱团”比赛中已经进入全国15强。
共青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委员会(简称: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团委)成立于2003年9月12日。在2012年获得“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团委各学生组织是一个在院党委领导下、校团委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学生群体,以“服务是本质,沟通是方式,务实是作风,创新是动力”为工作理念,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展开工作。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形成了五大学生工作组织:院团委、院学生会、院大学生艺术团、院青年通讯社、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团属新媒体:新浪微博@福师大协和团委;微信:福师大协和团委(微信号:fsdxhtw)
团属传统媒体:①协和学院团委网;②刊物:《团学信息》、《青年画报》、《协和艺文》、《协和学苑》
学院讲坛:学子讲坛
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形成了五大学生工作组织:团委、学生会、大学生艺术团、青年通讯社、学生社团联合会。
学生会
办公室、学习部、生劳部、学术科技部、体育部、外联部、文娱部、女生部
大学生艺术团
协和学院大学生艺术团是隶属于院团委的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学生文艺团体,代表我院学生艺术活动的最高水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更是有效地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全校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艺术修养的人才。
学生社团联合会
福建协和大学(FukienChristianUniversity,1915~1951)
建校历史:福建协和大学历任校长,EdwinC.Jones(庄才伟)、JohnGowdy(高智)
校长:林景润:1927年?1946年,该校长卸任后不久福建协和大学撤销;
陈锡恩:1947年部分;
杨昌栋:1947年末?1948年。
学院全称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全国代码13472),英文名称为“CONCORDUNIVERSITYCOLLEGEFUJIANNORMALUNIVERSITY”。
办学地址: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
学院办学层次为本科。
学院根据考生志愿和专业招生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学校地址:福州上街大学新区学园南路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邮编:350108
公交车线路
【往协和学院教学区】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①公交仁德站、福州东南眼科医院、浦上大道等站乘坐89路到“师大协和学院”站下车即到。
②福州火车站、五四路、东街口、杨桥路乘坐55路公交车到“福大新区北门”站下换乘48路到“师大协和学院”站下车即到。
③台江广场乘坐82路公交车到“博美诗邦”站下车换乘89路到“师大协和学院”站下车即到。
【往协和学院生活区】
一、协和学院主生活区位于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中北部,距离教学区约1公里。福大东门站乘坐123路到大学城师大校区站下即到;乘坐43路到大学城师大旗山校区东门站下亦可到。
自驾车线路(往协和学院教学区):
①从鼓楼、台江方向来:走西二环路向南,过尤溪洲大桥,A(沿浦上大道直走,过浦上大桥后第一个十字路口右拐进乌龙江大道,沿乌龙江大道向北约500米第一个路口左拐进学园南路),直行1公里左右即。
②从仓山方向来:走闽江大道,到尤溪洲桥头环岛后掉头进入浦上大道,A,直行1公里左右即到。
二、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13级起学生入住协和学院本校区学生公寓,位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本校区内入门左拐。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宿舍风景秀丽,堪称大学最豪华“湖景房”。住宿条件优越,全部宿舍上床下桌,独立阳台,独立卫浴,带热水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