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福建省 >>福州市 >>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电话 : 0591-83563727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140号
中考网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高考网 : 福建省 | 投票
学校简介 :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省唯一的金融财经类专门高校。学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创建的福建银行学校,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面向全国招生。2000年, 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学院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划转福建省管理,直属福建省教育厅领导。2004年2月, 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更名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从成人高校转型为普通高校。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根据福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学院加入了我省新近筹建的本科院校——江夏学院的组建工作,开始全力向本科层次办学方向迈进。


201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在同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一起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福建江夏学院。同时,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与其他三校同时被撤消建制,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其历史使命。


学院地处福州市仓山区,毗邻风景秀丽的高盖山公园,紧靠首山路和南二环路的交叉路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季,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学院占地面积近3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教学实训设施,图书馆藏书20万余册,建有宽带社区,形成教学教务管理和图书馆自动检索三个网络体系。学院与全省各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有长期的同行业合作传统,与6家大银行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在全省各地银行设立58个业余教学点,在校内建有21个专业实训室,涵盖了金融、保险、证券、信息网络、文秘办公、法律、商务英语等应用专业。

学校简介
校园校园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福州市仓山区,毗邻风景秀丽的高盖山公园,紧靠首山路和南二环路的交叉路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季,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学院占地面积近3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教学实训设施,图书馆藏书20万余册,建有宽带社区,形成教学教务管理和图书馆自动检索三个网络体系。学院与全省各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有长期的同行业合作传统,与6家大银行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在全省各地银行设立58个业余教学点,在校内建有21个专业实训室,涵盖了金融、保险、证券、信息网络、文秘办公、法律、商务英语等应用专业。

专业设置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在有教职工300多名,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0%,同时礼聘邓子基、江其务等39位金融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院内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丰硕,是全省第2家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省社科联的高校。2005年7月,福建省唯一的和谐社会研究会在我院成立。学院《学报》拥有CN、ISSN刊号,公开发行。

学院开办三年制高职、两年制大专、两年制本科的学历教育,设有金融、会计、经济贸易、信息技术、人文法律、应用外语六个系,开办金融、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与金融、会计学、财务会计、计算机财务应用、保险、证券投资、法学、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21个专业。成人脱产本、专科面向全国招生,成人业余本、专科、高职高专面向全省招生。截至2005年上半年,学院在校生逾9000人。此外,学院还承担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职干部的各类短期岗位培训任务。2003年底,学院被授予福建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建校至今,已培养人才近3万名,历届毕业生遍布全国全省银行和金融机构,担任各大行、司的各级领导达数百人。

办学条件

27年来,学院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严治校,与时俱进,形成了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鲜明特色,树立了良好品牌,“银行家摇篮”之称享誉东南沿海八闽大地。1997年,学院在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高校办学评估中获得“优良”等级。十余年来,学院连续4届获省级“花园式单位”称号,连续3届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文明学校”。

目前,学院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厉行教育改革,强化办学能力,潜心拓展以金融专业为特色、财经类应用型专业为主干的专业结构,形成多科性的办学格局;积极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为今后办好“江夏学院”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发展历史

1978年8月3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创办福建银行学校,由毕士英、史守山两同志负责,就在鼓屏路省分行大院内借用一间办公室,开始了紧张的筹建工作。

10月26日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以后就以这一天为校庆日。同时,采用辑鲁迅先生墨宝的“福建银行学校”校牌。福建银行学校的成立从此结束了福建教育史上没有独立设置金融院校的局面。

1979年,为了加强对全国银行中专的统一领导,人总行于9月4在江西庐山召开全国银行中专工作会议。确定全国各省(自治区、市)银行中专学校实行双重管理的体制,即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委托各省人行管理。

1980年5月,省人行党组决定,银行学校在面向社会招收中专学生的同时,也作为人行系统干部培训基地。至此,福建银校初步奠定了双重管理(总行和分行)的体制和两个基地(培养中专人才和培训干部)的任务。

1981年,首山校舍建成。经过边办学、边建校的发展,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专业设置日趋齐全,招生规模相应扩大,学校工作逐步上了轨道。80年代初,学校陆续开设城市金融、农村金融、保险、国际金融4个专业,以后又增设金融管理专业和农村信用合作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均为两年。学生实习和毕业后,根据合同对口安排:金融管理专业到中国人民银行,城市金融专业到工商银行,农村金融专业到农业银行,国际金融专业到中国银行,保险专业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村信用合作专业到农村信用社。

根据人总行教育司1981年10月在江苏无锡召开的全国银行中专工作会议精神,学校联系实际,对课程设置提出宽口径、高起点、开拓创新的模式。围绕教学中心,开展教学改革,学校建设和各项工作进一步得到发展。

1985年5月管院成立后,银校作为管院的中专部,继续存在,对外保留福建银行学校。1993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1995年起,银行学校不再招收高中毕业生。顺应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专业上也逐年取消以往分别对口各金融机构设置的方式,改为金融专业。1997年起,银行学校的毕业生不再由学校统一分配,而改为学校推荐和学生、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000年8月,鉴于学院总体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高职的迅速发展,经与福州市教育局、福州盲校洽商,租借盲校闲置校舍,中专部迁至福州盲校。从此,在管理体制上,中专部单独设立,学生的日常管理,由原来按专业分散各系负责,改为集中由中专部负责。中专部的教学则由教务处根据全院教学计划,协调各教学系、部统一安排。

1999年,正当我院顺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之时,学院的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国务院1999年12月22日《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除特定的部委外,国务院部门和单位不再直接管理学校,所属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均划归地方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原属16所高等院校以及30余所中专学校,除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保留作为总行培训中心外,其他一律划归所在地方管理。

2000年1月13日,召开院第四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院党委明确提出要“稳住阵脚,留住人才,从容应对,迎接挑战”。党委向全体教职员工作出了“三不变”的承诺,即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工作作风,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坚持爱岗敬业精神不变,保持学校规模和不断发展前进的决心不变,教职工待遇争取不变。强调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半年之后,全院教工在院校改制的大转换形势面前,不仅阵脚没有乱,人心没有散,反而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平静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2000年1月与人民银行脱钩至2001年1月省教育厅正式接收的一年多里,由于交接双方尚未办理移接手续,学校实际上处于没有主管部门管理的状态。在党委领导下,学校抓住改制给我们的自主发展空间,加快改革的步伐。2001年1月17日,在省教育厅举行了院校划转移交仪式,管院成为省教育厅直属院校,宣告我院体制划转程序全部完成。

职能部门

图书馆 体育部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党办、院办 纪检监察室 组织部 人事处 宣传部 学生处 教务处 科研处 财务处

保卫处 总务处 干部培训处 工会 院团委

办学文化
校歌

勤奋、严谨、务实、创新

校徽

中考信息

学校大全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莆田城厢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技术学校

福州蓝天艺术培训中心(包含音乐高考辅导)

福建省长汀师范学校

福州东煌职业学校

福州市聋哑学校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工贸学校

福州逸仙业余职业学校

福建省兰德职业培训学校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

福建省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

福建省大田县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