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866年的中国近代官办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福建船政学堂。
交院风貌1994年福建船政学校搬迁至仓山,后合并到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999年由原福建交通学校、福建船政学校、福建交通干部学校、福建省公路技工学校四所学校合并升格而成;
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
2009年12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验收;
2011年6月28日,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据学校官网2015年4月显示,学校设有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汽车运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道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交通经济系、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能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外语系、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成人与继续教育部等15个教学单位;开设63个专业,涵盖了公路、海运等领域技术及新兴的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专业。
专业名称 科类 性质 学制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管理方向)应用型本科专业 理工 专科 4 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服务与维修方向) 文史 专科 3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文史 专科 3 建筑工程管理(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 文史 专科 3 建筑工程管理 文史 专科 3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文史 专科 3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文史 专科 3 安全技术管理 文史 专科 3 航海技术 文史 专科 3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文史 专科 3 海事管理 文史 专科 3 应用英语 文史 专科 3 商务英语 文史 专科 3 交通运营管理 文史 专科 3 营销与策划 文史 专科 3 电子商务 文史 专科 3 连锁经营管理 文史 专科 3 物流管理 文史 专科 3 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方向) 文史 专科 3 集装箱运输管理 文史 专科 3 报关与国际货运 文史 专科 3 资产评估与管理 文史 专科 3 会计与审计 文史 专科 3 国际商务 文史 专科 3 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服务与维修方向) 理工 专科 3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理工 专科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理工 专科 3 汽车电子技术 理工 专科 3 汽车整形技术 理工 专科 3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理工 专科 3 电气自动化技术 理工 专科 3 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 理工 专科 3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理工 专科 3 机电一体化技术 理工 专科 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理工 专科 3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模具设计与制造 理工 专科 3 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专科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港口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工程测量技术 理工 专科 3 工程监理 理工 专科 3 市政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理工 专科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理工 专科 3 基础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建筑工程管理(道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 理工 专科 3 建筑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安全技术管理 理工 专科 3 工业分析与检验 理工 专科 3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理工 专科 3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食品营养与检测 理工 专科 3 管道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矿山机电 理工 专科 3 新能源应用技术 理工 专科 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闽台合作) 理工 专科 3 计算机网络技术 理工 专科 3 计算机应用技术 理工 专科 3 嵌入式系统工程 理工 专科 3 嵌入式系统工程(闽台合作) 理工 专科 3 软件技术 理工 专科 3 图形图像制作 理工 专科 3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理工 专科 3 海事管理 理工 专科 3 航海技术 理工 专科 3 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制造与维修方向) 理工 专科 3 船舶工程技术(船机制造与维修方向) 理工 专科 3 轮机工程技术 理工 专科 3 制冷与冷藏技术 理工 专科 3 商务英语 理工 专科 3 应用英语 理工 专科 3 电子商务 理工 专科 3 交通运营管理 理工 专科 3 连锁经营管理 理工 专科 3 物流管理 理工 专科 3 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方向) 理工 专科 3 营销与策划 理工 专科 3 报关与国际货运 理工 专科 3 国际商务 理工 专科 3 会计与审计 理工 专科 3 集装箱运输管理 理工 专科 3 资产评估与管理 理工 专科 3 师资力量据学校官网2015年4月显示,学校有教职工837人,其中专任教师603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8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并大量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已建成一支具有专业理论水平高、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沈斐敏)、汽车检测与维修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傅高升)。
省级教学团队(8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沈斐敏)、汽车检测与维修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傅高升)、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傅高升)、物流管理教学团队(江明光)等。
合作交流校企合作
校园一角据学校官网2015年4月显示,学校积极依托行业企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先后与国内外337家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共育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双方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过程培养、师资提高、技术支持、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现已合作开发课程69门、教材54种。推行多样化订单培养模式,实行“入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为毕业生就业奠定基础。与丰田汽车、东风雪铁龙、苏宁电器、沃尔沃建筑设备等20多家公司长期合作,分别举办了“丰田T?TEP学校”、“雪铁龙班”、“苏宁班”、“沃尔沃班”等,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实施“定向”人才培养,与福建煤监局合作培养矿山地质、矿山机电、煤矿开采技术等专业的煤矿紧缺人才。还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中国铝业集团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福建省路桥总公司、福建省交通控股公司、福建省轮船总公司、盛辉物流集团公司、麦德龙、沃尔玛等大型企业合作,全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对外交流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据学校官网2015年4月显示,学院已与台北城市科技大学等十余所台湾职业院校签署了交流合作意向书,承担了闽
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等4项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邀请台湾教师为学生授课;先后选送47名教师、110名学生赴台湾高校研修学习,并接待了来自台湾高校领导、学者的来访计98人次,双方就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依托省教育厅授予我校“福建省高职院校高级教学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先后与台湾高校合作为我省高职院校培训校级领导153名、教学管理干部324名。同时,学校还与福建江夏学院联办“4+0”应用型本科试点班,与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合作举办“3+2”本科教育项目,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BSK德国大学联盟)合作实施毕业生赴德专升本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与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集美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合作开办本科学历、研究生学位的自考、函授教育,为广大学子构筑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识水平的立交桥。
教学建设据学校官网2015年4月显示,学院有国家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项目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优秀教材1部,省级精品专业8个,省级示范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31门,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立项1项、国家级教材2部,省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4项。有校内实训基地73个,实验实训室16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95个。其中,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4个。
重点专业
国家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项目(8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省级精品专业(8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物流管理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与控制
省级精品课程(31门):道路工程造价编制、航海气象、仓储与配送管理、集装箱运输实务、安全评价、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船舶结构与设备、高职实用英语课程、物流运输与组织管理、道路勘测设计、航海仪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物流管理、底盘结构与检测、桥梁工程、雷达操作与模拟器、高等数学、船舶辅机、船舶柴油机、航海气象、海上货物运输、网络技术应用实务、应用文写作、综合货代实训、分析化学、道路建筑材料、轮机自动化等
实训基地
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汽车维修技术专业
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4个):车辆工程技术、煤矿安全等
教学成果
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还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50强” 等的荣誉称号。
在福建省2012-2013年首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估中,学院交通运输类和汽车类等18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进入前3名的有29个。
学院荣誉
学院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级文明学校”、“福建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福建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是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长联席会议的执行主席单位。
学校有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级教科研项目60余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12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项,获国家专利6项,受理并已公开的发明专利1项,获外部科研经费资助500余万元。
学术资源学院图书馆学院图书馆每年征订中文期刊1000余种、各类各地报纸一百余种;现有藏书112.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4.5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拥有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超星读秀知 识库、网上报告厅、教学视频库、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源。正加大各类型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合网上其它信息资源(数据容量已达近40T)。
创新,求实,求是,自强
喷泉水池创作灵感: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学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放眼看世界"的活动,但由于晚清政府的腐败,国门被列强所破,致使船政一度没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才重新恢复了对船政文化的建设。2006年,福建船政学院140周年校庆,作为献礼,船政学院"ZOO乐队"创造了《船政之光》。歌曲由乐队的原贝斯手蔡汉峰作曲,在填词方面,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来渲染我们的船政,但当时词作者本人认为用最质朴的言语最能体现当代大学生,而且是身在船政本校的学生自己对学校由兴盛到没落的哀叹,对列强踏破国门的愤怒,以及对学校从没落到如今初春嫩叶般欣欣向荣,表达今后蓬勃发展的期望。这首歌经过多次的改编,如今大家听到的是最新的版本,一条长长的校园林荫道,承载了船政学子百年的兴衰。
歌词:
当你来到这个世界,如传说般轰轰烈烈
所有人为你欢呼,燃烧起激情的火焰
是你让我看清世界,摆脱落后向封建告别
所有人为你高歌,系上百年情怀的结
有一天我会老去,你依然会散发朝气
这一天为你高歌,让你的光芒照耀天际
让船政之光照耀世界
让我们团结在一起
让船政之光环绕世界
祝福你(有)更辉煌的明天
船政文化1842年,西方列强炮火轰开福州大门。一个多世纪以来,面对血与火的洗炼,福州人沉思、探索、追求、呐喊、拼搏。1866年(清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要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他们曾先后活跃在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紧跟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术,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直面强敌,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疆场上浴血奋战,慷慨捐躯。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第一次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因时代局限,福州马尾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为此,我们将之称为"船政文化"。它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化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图书馆图书馆是一座适应当代教学需要的新型图书馆。她座落于天鹅湖畔,建筑雄伟,环境优美,楼高6层,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在创办人和学校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图书馆硬件设施配备一次到位,馆藏图书文献资料建校4年不断充实完善。现有图书文献总量14万册,报刊杂志600多种。设有综合阅览室、借阅流通书库、特藏书库等专业部门,文献信息资料齐全。以及多间自修教室,能同时容纳上千位读者。
通过积极有序的资源建设,我馆形成了以茶学科为主要特色,其他各类学科并重的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今后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我馆在不断加强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将电子化、数字化资源建设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逐步实现期刊、电子图书的在线阅读和检索。茶学院图书馆机构设有两室三科:馆长室、学报校报编辑室、综合科、流通科、期刊教材科,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在"共享文化资源、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为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服务,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尽心竭力,作出特有的贡献。
馆藏分布楼层
室名
馆藏范围或服务简介
一层
自修室
供学生自修使用
学生活动室
供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储藏室
存放教材及过期的报纸
二层
综合阅览室
包括部分图书及各类的期刊
借阅书库一
收藏G、H、I类的图书
三层
借阅书库二
收藏A~F类的图书。
过刊阅览室
存放过刊
四层
借阅书库三
收藏J~Z类的图书。
电子阅览室
提供各种电子资源
五层
特藏书库
包括四大类图书
院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 江定涛 院,长 陈瑞晶 党委副书记 陈炎生 副院长 王兴中,韩孟强,陈贞健 发展目标 立足交通,服务行业,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严复(1854~1921)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
萨镇冰(1859~1952)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先后担任过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
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詹天佑(1861~1919)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学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基本能够对所有专业进行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并颁发国家、行业或企业资格证书,形成“招生、专业教学、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就业推荐”一条龙的教育服务体系。学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获取率达99.24%,位居省内高职院校前列。
生源质量随着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近几年,学生报考学院第一志愿上线率均超过100%;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连续三年就业率都高达99%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50强”等荣誉称号。良好的品牌效应使学校形成了报考率高、录取分数高、报到率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的良性循环。
新的世纪孕育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继续弘扬“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船政文化精神,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新的起点,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为海西交通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再立新功,再铸辉煌。
经过多年辛勤不懈的努力和耕耘,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显着的成绩,获得社会各界充分的肯定与广泛的赞赏。先后荣获:
★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福建省级文明学校
★福建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福建省“平安校园
★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长联席会议执行主席单位。
★2012年交通经济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参赛选手获得全国报关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
图书馆简介
图书馆环境优雅、设备先进、资料齐全,是教师、学生学习与教科研的好去处。图书馆在南北区和排下学区都有分布,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并将在2009年建成一个环境更为优美、设施更为先进、布局结构更为合理、美观实用的综合性的新型高职院校示范性图书馆。
图书馆设有馆长室、综合办公室、采编部、技术咨询部和流通部等五个部门;设有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纸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大阅览厅等十一个阅览室厅,有3300余阅览座位。
图书馆每年征订中文期刊1000余种、各类各地报纸一百余种;现有藏书112.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4.5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拥有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超星读秀知识库、网上报告厅、教学视频库、船政文化特色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源。正加大各类型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收集、整合网上其它信息资源(数据容量已达近40T),通过对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升级和扩容和IREADER远程访问系统软件的安装,为读者提供高速、便捷、稳定的网络信息服务,从而为学院的教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学院始终以争创教育、教学水平一流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取得了显着的成绩。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经贸委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财政部、教育部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央专项建设经费,2005年又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助的“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经费。2003年、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福建省第九届“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11月,在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中首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长联席会议的主席单位。2006年,学院又做为福建省的唯一代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重视产学研结合,与丰田汽车公司联合举办了“丰田--TEP学校”, 与省内外多家航运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与麦德龙、沃尔玛、盛辉物流等企业合作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加大了对教科研的投入,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气氛。现共有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教科研项目3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项,外部科研经费资助近300万元,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将继续开展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同时,学校还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BSK德国大学联盟)合作实施毕业生赴德专升本和攻读硕士学位项目,与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集美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合作开办本科学历、研究生学位的自考、函授教育,为广大学子构筑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学识水平的立交桥。
船政学院
船政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1866年的马尾船政学堂,有143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出诸如严复、邓世昌、詹天佑等众多的仁人志士,校友遍布海内外,影响深远。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目前开设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制造与维修)”、“船舶工程技术(船机制造与维修)”、“制冷与冷藏技术”和“海事管理”。其中“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是首批进入“国家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中唯一的航海类专业。
现有专任专业教师四十多人,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9人(教授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取得硕士学位和在读硕士有26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55%,航海类专业群教师队伍中具有“双师型”的教师32人(其中远洋船长5位),占70%。船政学院拥有七门省级精品课程:船舶辅机(2004年)、雷达操作与模拟器(2005年)、航海学(2007年)、船舶结构与设备(2007年)、航海气象(2008年)、海上货物运输(2009年)和轮机自动化(2009年)。专业教师大部分被国家海事局聘为“高级船员适任评估考试”的评估员。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的成果多,水平高。进几年主持“福州港罗源湾港区15万吨级散货码头工程通航安全评估”等二十几项码头工程码头通航安全评估。2008年航海技术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荣获福建省第四届(2008年)教学名师,主编《航海学》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国家精品教材。
船政学院具备一流的教学设备。建有各类实验室30多个,拥有水上实习基地“古田”轮和“船政”轮,开发研制了多种航海模拟器,部分设备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水平。在教学计划开发中,注重以能力为本位,优化综合课程体系,突出素质和技能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获得多项技能证书,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具有的甲类一等三副证书,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具有的甲类一等三管轮证书。船政学院具有一流的海上职业培训条件。经国家海事局批准,具有熟悉和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船上医护、精通急救、雷达观测与雷达模拟器、自动雷达标绘、GMDSS通用操作员、精通船电业务、值班水手、值班机工、各航区各等级的高级船员适任考试等十几个项目的培训资格,并能举办海员劳务外派岗前培训、英语强化培训和计算机在船舶中的应用等适用性和综合性船员素质培训。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培训体系。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成立于2005年,2011年经系部重新调整后,目前有安全技术管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建筑装饰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五个专业,在校生近1000名。系部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毕业生深受欢迎,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6名、讲师(工程师)11名;有博士(含在读博士)5名、硕士(含在读硕士)20名;双师素质占专任教师总数75%,企业兼职教授22名。2007年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年工业分析与检验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双师素质优异,双师结构合理。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拥有一个集实训、科研、对外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投入资金700多万元,总实训面积近5000m2。下设安全技术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工业分析实验实训中心、环境监测实验实训中心、建筑装饰实验实训中心,能够满足各个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要求,同时实施科技开发与队伍服务,平均每年对外培训人次近2000人次。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系部成立安全技术研究所、隧道工程研究所、职业技能鉴定站、并主要负责福建省三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运行与管理,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承接和完成多项教、科研课题,如福建省交通科技项目《福建省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研究》、《公路长隧道地质灾害超前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等,完成或正在承担科技服务与开发项目18项,经费突破300万元,完成或正在承担各类教改项目13项,经费突破590万元,出版专着3部,出版教材5部,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
交通土建工程系
交通土建工程系组建于1999年7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福建交通学校公路与桥梁专业。现开办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市政工程技术,港口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程测量七个专业,目前在校生超过1600名。是培养土木工程类、土木工程管理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材的教学单位。交通土建工程系拥有一支素质优秀、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教授1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7名、讲师(工程师)25名,其中双师素质占师资总数80%以上,绝大多数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能够熟练地讲授各专业主干课程、指导专业实习实训课程,能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要求。
交通土建工程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交通建设,系部成立以来,完成多项交通科研课题和对外技术服务,出版教材12部,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交通土建系教学仪器设备优良。在校内设有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结构检测、土建工程专业软件等8个实训室,与福建省14家大型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作为会员单位与福建省公路学会,道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学会,港口学会等多家行业协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全方位的合作办学,不仅为教学提供了实训场所,使学生及时地掌握了最新的实际操作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而且也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汽车运用与工程机械系
交通工程管理系
交通工程管理系(简称管理系)设在学院南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生活设施齐全,学子置身其中,可以感到一种与众不同的舒心氛围。管理系现有教职员工5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35人,讲师以上职称15人,助教9人,专职辅导员13人。在校全日制高职学生近2900人。
在管理中,围绕“和谐管理”,紧扣一个严字,渗透一个情字,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先后获得“2002-2004年度福建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总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第一名”、连续三年校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信息系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是福建省唯一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座落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占地面积580多亩。现设有船政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道路工程系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涵盖当今公路、海运等领域技术与管理专业及新兴的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54个专业,在校生13000多人。
基础部
基础部现有外语教研室、思政教研室、基础课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和一个部办公室。主要承担着全院高职英语、高等数学、体育、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程和人文 选修课程的教学,同时开设“应用英语”“应用日语”两个专业。
基础部现有教师92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具有硕士学位26人。现有4个现代化语音室、4个外语学习无线调频电台、4个多媒体教室和设施较为完善的体育场地。
基础部在完成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在教研和科研方面也取得显着成绩。近年来获得院级教科研项目立项20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2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立项2项。“应用文写作”、“航海数学”课程获得院级精品课程,“高职英语”、“高等数学”获得省级精品课程,数学教研组获院级教学团队。
录取分数线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2 530 413 296 专科1批 2011 473 428 383 专科1批 2010 413 371 329 专科1批各专业设置及分数线
具体专业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464 495 专科第1批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436 482 专科第1批省部重点(1个)
物流管理
国家重点(1个)
航海技术
专科专业材料与能源大类(1个)
制冷与冷藏技术
工学(1个)
航海技术
土建大类(9个)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2个)
工程测量技术矿山机电
文学(1个)
商务英语
生化与药品大类(1个)
工业分析与检验
财经大类(5个)
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营销与策划会计与审计资产评估与管理
制造大类(8个)
汽车整形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管理学(3个)
物流管理国际商务海事管理
其它(1个)
新能源应用技术
文化教育大类(1个)
应用英语
轻纺食品大类(1个)
食品营养与检测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2个)
安全技术管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电子信息大类(6个)
嵌入式系统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图形图像制作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大类(13个)
管道工程技术报关与国际货运港口工程技术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交通运营管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